06.04 破解“溧阳制造”的创新基因密码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得知,江苏制造业规模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近年来,紧随《中国制造2025》,我省各地纷纷出台“本地版”实施规划,政府与企业齐头并进,推进传统制造业加速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加快制造业振兴步伐,如何转型?如何突围?早在2015年,溧阳便开始实施“向先进制造出发”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提出到2018年底,新增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不少于4个,力争突破百亿元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00家,制造业在财政收入中的贡献提升5个百分点。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如今这里涌现出一批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一场场“先进制造业”的生动实践,赋予这座山清水秀的长寿之乡新的无限可能。

小部件成就大制造

坐落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内的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发展壮大,在2014年成为溧阳市首家新三板成功挂牌企业,今年又在主板上市。提到这个小小的零部件,就不得不谈到让无数车迷疯狂的涡轮增压动力。科华控股采用当前最新技术生产制造出高镍、耐热钢的涡轮壳、中间壳,正是高端涡轮增压器总成的关键零部件。

“随着发动机油耗和尾气排放环保法规愈加严格,配置涡轮增压器的汽车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放眼整个汽车市场,带‘T’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科华控股管理顾问张扬告诉记者,公司是国内最早介入涡轮增压蓝海的企业之一,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自2009年开始大规模投入至去年年底,公司的经营和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年销售额增长13倍,出口增长15.7倍,利润总额增长29.6倍,缴税增长16.9倍。“制造业投入大,资金肯定较为紧张,但溧阳财政给了我们投入的信心,尤其是近3年来,财政补贴和奖励公司近9700万元,其中涉及先进制造业方面就奖补了5800余万元。”

在溧阳天目湖工业园区,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诠释着小部件如何成就大制造。短短11年,成功完成了330kV、500kV电缆连接件国产,研发的100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管道(GIL)获得全球第一个认证报告,相比同类电缆输电能力提高5至6倍,实现了中国地下输电技术从高压到超高压、再到特高压的革命性跨越。

“溧阳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5年,被誉为“世界最长大坝”的苏丹麦洛维大坝水电站突发故障,引发该国大停电。安靠公司经过4个昼夜的鏖战,让原本预定一个月的抢修任务提前顺利完成。苏丹人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赞赏,并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

在苏丹抢险中大显身手的,是安靠生产的500kV电缆连接件。安靠财务总监王春梅直言,电缆连接件是电缆输电最为关键的技术,功率越高,技术难度越大。特别是超高压电缆连接件,此前,国外企业为了垄断我国500kV电缆高端市场,一直拒绝向中国出售电缆连接件。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安靠坚持自主研发,500kV大容量电缆生产系统最终取得了突破,填补了中国超高压电缆连接件生产的空白。“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给力的扶持,溧阳正通过多项措施争取成为制造业‘成本洼地’,我们先后得到专利、设备、人才、技术研发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财政真金白银助推我们迈向高端制造之路。”王春梅说。

科华控股在2006年尝试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如今,已成为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之一,被霍尼韦尔、博格华纳、石川岛等国际行业巨鳄认定为全球供应链的战略合作者,产品大量出口美洲、欧洲、日韩等地区。

财政杠杆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安靠智电和科华控股是溧阳先进制造业正在前行的缩影。作为溧阳“四大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当地财政近年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有力促进了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中,企业装备水平的提升是关键,因此,三年行动计划对于企业装备投入扶持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溧阳市财政局局长高伟新表示,对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制造业项目,当年设备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新建项目设备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按4%奖励,每增1000万元设备投入,奖励标准提高0.5%,最高可达10%。3年来,该市累计有182家企业获得设备投入和机器换人项目奖励资金。

为了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溧阳财政强调资源集成与专项基金结合,重点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装备更新、机器换人。同时,在重点产业培育上,市级财政已投入6亿元,设立“向先进制造出发”投资引导基金,吸收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实行滚动发展。如今,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汽车及零部件等四大重点发展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增长21%,钢铁、水泥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下降到39.6%,产业结构调整显著。

江苏经济报记者 朱梦笛

实习记者 俞 航 通讯员 孙春花 李 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