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褒姒蠱惑的周幽王身死申侯和戎狄人之手。既是周室國戚又是諸侯國君的申侯,引狼入室,致使戎狄人盤踞鎬京,卻無力討伐,只得密書諸侯“勤王”。
前太子宜臼復立,為周平王。平王為避戎狄鋒鏑再犯,東遷以求久安。值此風雲變幻之際,附於諸侯的秦人之首,秦襄公,審時度勢,帶領心懷赤子的“附庸”之國,走上了富強之路。
早在犬戎入侵鎬京、烽火連天的時候,與犬戎做鄰居的秦襄公,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消息。在這個需要抉擇的時刻,秦襄公冷靜地選擇了裝聾作啞,靜觀其變。因為,他知道,他出兵的時機還沒有完全成熟。當犬戎攻破鎬京、申侯無法控制局面、密書求救時,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的秦襄公,立刻名正言順地出師“勤王”,抓住了出擊的主動權。在申、鄭、衛、秦四路諸侯商討如何進攻犬戎的時候,秦襄公沒有顧慮自己附庸的名分,而是毛遂自薦,充當起出謀劃策的角色,擔負起了驅趕犬戎的實際責任。
周平王東遷之時,各路諸侯國都面露難色,不願去做這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秦襄公卻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機遇。他拋下自己的國家於不顧,立即親自率領他的隊伍千里迢迢護駕東行,表現出了只有“附庸”地位的秦人的赤膽忠心。在“護駕”的整個過程中,秦襄公一定表現得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周平王也一定被照顧得處處滿意。
秦襄公的忠心與攻心之術,很快就到了收穫的季節。其實,秦襄公心中明白,按國家禮制,自己這個附庸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一睹天顏的、更沒有名分護王伴駕。現在,你周平王雖擁有天子的名位,但卻處於弱勢的地位。弱勢的人一般都很難忘記患難之情的。“勤王”與“護駕”,很可能就會突破周平王的心理防線,讓他對自己有所回報。
總之,現在是一個機會,一個千古未有的機會。秦襄公他要緊緊地抓住這個機會。果然,秦襄公的赤膽忠心得到了豐厚的回饋。東遷成功之日,周平王立刻封賜秦襄公為諸侯,並且“賜之岐以西之地”。周平王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到公元前771年,經過300多年前赴後繼的接力奮鬥,秦人終於又從奴隸做上了將軍。
從洛邑回到西垂之地後,秦襄公並沒有陶醉在取得諸侯名分的喜悅上。他清楚地看到了秦人落後的危險性,立刻用周天子將岐、豐之地賜封給他的口頭許諾,將沒有來得及遷走的周之遺民籠絡在他自己的旗幟之下。
秦襄公大口大口地猛吃周人先進的文化與生產技術,促進秦人將遊牧與農業生產結合起來,讓秦國迅速向東方各國文明靠近。秦襄公的拿來主義的胸懷與氣魄,給他的後代立下了值得效法的榜樣與標尺。既然周天子允許了秦人建國,並且周天子還把周王朝的龍興之地岐、豐一同讓給了秦襄公,那麼,秦襄公就有理由認為,自己是受命於天。既然周王朝在岐、豐興起,那麼,如今秦國也將擁有這塊天賜的富饒寶地,秦國也應當從此興起,直至最後統一天下。
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至犬戎敗幽王,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禮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君子懼焉。”
可見,秦襄公在開始建國時,就把天地作為自己祭祀的對象。這說明,他根本就沒有將周天子放在眼中。通過“勤王”和“護駕”,秦襄公已經看透了周天子紙老虎的實質。他雖然因為實力不足,在名分上仍然尊奉周室,實際上,骨子裡,代周而起的願望已經在他的心中深深紮下根來。
從秦襄公開始,秦人的受命於天,代周而起的建國意識越來越強烈。整軍經馬,通過刀劍趕走狄人,奪回岐、豐之地,將周天子許給的空頭支票變為實有並加以兌現。
秦襄公剛建國時,只有秦地尺寸之土。周圍是一片莽莽荒原,間有戎狄出沒、騷擾、掠奪。周平王感秦襄公忠心護駕東遷之功,給秦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所謂賜地於秦,所給的其實僅僅是一個合法居留的名義,實際上是一件惠而不費的事情。周室東遷之因,正是因為抵擋不住戎狄的烽火侵擾。東遷之後,岐、豐之地也已經為戎狄佔領。東遷後的周室根本就沒有能力收回祖宗的這片龍興的聖地。
周平王賜地於秦,意思本是:岐、豐之地我是收不回來了,留給戎狄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秦襄公你有這個能力,你就去奪回;你沒有這個能力,對不起,我也愛莫能助。實際上,周王室認為秦國沒有收復岐、豐故地的能力。如此分封,實際上是讓秦人自己去與戎狄拼殺,把秦人真正地推到抗擊戎狄的第一線。然而,周平王本來給予秦襄公的是一張空頭支票,但後來事態的發展卻顯然出乎了他的意料。
周平王沒有想到,數百年的苦難與艱辛,早已經將秦人錘鍊成為強悍尚武、堅忍不拔、從來就不會把希望與命運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一個充滿生機的民族。他們需要的,不是依賴別人的幫助,而是一個好的政策與光明正大的名分。秦人成為正式諸侯,極大地激發了秦人的民族生存潛力,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秦襄公率領大軍終於從根據地西垂一直打到岐下,取得了對戎人戰爭的巨大勝利。“
戎主遠循西荒。岐豐一片,盡為秦有,闢地千里,遂成大國。”秦襄公終於把當年周平王的口頭封賞給自己的土地變成了實有。此後,他的子孫,踏著他的足跡,不斷開疆拓土,不懈地追求征服天下。
秦襄公的遠大理想與目標,化入秦人的民族心理,成為一種把握時機,積極進取,拼搏奮鬥的符號象徵。它激勵著秦人去代周而起,去實現天命歸秦的宏偉目標。
閱讀更多 歷史品讀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