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本號(紀巖松)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30篇。


1003年八月,寇準入主中書的當月,契丹就捲土重來了。

歷經二十多年的風霜雨雪和紛飛戰火,紅顏的鬢邊已經見了白髮,垂髫幼童正步入壯年。這年契丹蕭太后已經五十一歲,耶律隆緒也已三十四歲了。

這麼多年的大戰小戰,雙方死傷無數,卻始終沒佔到大便宜。他們母子決定幹單大的,舉全國之力再次親征,最好能夠畢其功於一役。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開始是遊騎四處流竄,不戰即退。

寇準知道,這是契丹在騷擾,也在偵察。大戰在即,他要求各地積極備戰。果然,這年九月,蕭太后母子開始調兵遣將,大戰即將到來。

皇帝何時親征?

邊關不斷傳來戰報,宋真宗趙恆知道這次非同以往,親征是避免不了的了

九月十六日,他特意召集輔臣們商議。

畢士安認為,親征去到澶淵(即澶州)即可,但不著急議定進發日期。

王繼英持相同觀點,並說澶州不宜久駐

澶州之行,大家是沒有異議了。親征到澶淵,是因為朝廷重兵集於河北,如果敵人直驅南下澶州,則可令河南、河北大軍腹背夾擊。聖駕親征澶州,既可鼓舞士氣,又無以身犯險的擔憂

關鍵是這個進發日期不好定。

畢士安、王繼英覺得事情不急,可以緩一緩。

唯獨寇準這個新上任的宰相催得急,他認為親征這事不能拖著,就得早出發

既然有爭論,趙恆採取拖字訣,你們各自回去寫奏章,講明理由吧。

契丹長驅直入

趙恆這一拖,就到了閏九月。

初八,蕭太后母子正式南伐;十二日,到達固安;隨後,統軍使蕭撻凜率部四處攻城。

不過這次宋軍準備充分,契丹攻城能力又不行,所以蕭撻凜沒取得什麼成效:攻威虜、順安軍,結果被魏能、石普率兵擊敗;攻北平寨,又被田敏擊走;再攻保州,又沒攻下。一直到當月二十二日,契丹十天的進攻沒有收穫。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既然如此,蕭太后母子決定,乾脆繞過宋軍的第一道防線,與蕭撻凜合兵於望都,目標直指定州的唐河大陣

此時,統領唐河大陣的是王超和副手桑贊

王超不久前剛乾了件事。他向皇帝趙恆報告說,我在這裡每天與知州、通判、軍官們聚餐,喝酒喝得太晚,怕會影響公務,請陛下下令,讓我們別聚得太頻繁,就隔一天聚一次吧。

趙恆基本是被先皇親信坑死、也願意被坑的人。傅潛、王顯、王榮是這樣坑他,王超也是如此。

面對王超的撒嬌,趙恆寬慰他說,如果突然更改軍中舊制,怕大家有意見,還是照舊吧!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就這樣整日醉醺醺的王超,怎會主動出戰?況且,趙恆之前有過“堅守勿戰”的指令

所以,王超就手握重兵,堅守不動

不過,這算是錯有錯著。契丹一看大軍雲集,自己攻城又攻不了,索性繞過宋軍第二道防線繼續南下,駐軍陽城澱(望都東南的博野縣)。蕭太后下一步打算是,調轉方向,兵分三路,東南下瀛洲、祁州,然後進攻貝、冀州及天大名府。

寇準的小計策

寇準知道形勢危急了,契丹長驅直入,直逼最後一道防線,而且東路沒有屯兵,防守空虛。

所以,他建議,從天雄軍調配萬人前往貝州,並調河東雷有終所部由土門進入河北定州。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寇準知道皇帝太軟了,但親征澶州時不我待。為了促成趙恆成行,不能再斯文勸諫,他玩了一手策略。

他把前期的緊急戰報藏了起來,等文件積到一定程度時,再一股腦兒拿給趙恆。

趙恆一看,這也告急,那也告急,河北四處告急,形勢很嚴峻啊,寇準,你看怎麼辦?

寇準從容答道,想退敵也簡單,聽我的,五天就見成效!

趙恆大喜,你有什麼妙計?

寇準就一句話,請陛下立即御駕親征!

趙恆一聽,又猶豫了。寇準本想借此激他迅速出戰,沒想到趙恆反而在壓力面前退縮了。

居然有人反對親征

趙恆現在心裡想的,不是何時進發澶州的問題,而是朝中對是否親征都有不同意見。反對親征的,既有中書的人,也有樞密院的人。

中書持反對意見的是參知政事王欽若,樞密院持反對意見的則是籤書樞密院事陳堯叟。

王欽若憑著當年他化解了趙恆做太子時的危機,這幾年步步高昇。他是個極善於揣摩和迎合聖意的人,因此趙恆愈發喜歡上他。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趙恆繼位不久,王欽若在主持三司工作催繳百姓欠稅時,他的下屬跟他講,從五代到現在,稅收太重,老百姓實在負擔不起,就一直拖欠著,但賬上又有這個數,導致官吏們年年藉此機會去敲詐勒索,老百姓只能到處逃亡,所以我要上書皇上,申請減免這筆錢糧

王欽若一聽就想,皇帝剛繼位,需要施行仁政,這不正是送上門來的措施嗎?可以收買天下人心,穩賺不賠。於是,他連夜命人核算數據,第二天就將方案報給趙恆。

下屬的功勞就這樣被他搶了。這還不算,真正引起趙恆注意的是他後面的對答。

趙恆見了方案,很是吃驚,他問,這麼大的事情、這麼好的方案,難道先帝都不知道嗎?

這話不好答。你說先帝知道,那就是說先帝不作為,心裡沒有百姓;你說先帝不知道,那就是百官不作為,沒提好建議。

王欽若的回答堪稱絕對。他說,先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有意留著這條仁政給陛下施行。

趙恆一聽,先帝真是英明神武而且愛子心切。這項利國利民的舉措就這樣出臺了

王欽若因此受到重用,沒幾年就到了參知政事的位置。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現在他見敵人長驅直入,而宰相、樞密使議定的親征又過於兇險,皇帝看來是心有餘悸。

於是他夥同陳堯叟,揹著上級,私底下勸說趙恆不要親征。他們一個建議皇帝移駕金陵,一個請皇帝移駕成都。

威逼皇帝親征

趙恆也怕親征出事,一旦出事,身家性命不保。所以,他覺得兩個建議不錯。但畢竟原本已經議定了要親征,現在改變還是要看寇準的意見。

寇準心裡對這些小變故比什麼都明白。他知道王欽若是新喻(今江西新餘市)人,陳堯叟是四川人,所以他們提出南遷或西遷的下策。但一旦皇帝打定主意,示弱於契丹與大宋軍民,那麼敵人必將渡河南下,國家和百姓危在旦夕。

當此危難之際,必須強硬表態,不管是威逼也好、利誘也罷,再次堅定趙恆親征的想法是首要任務

寇準明知王欽若、陳堯叟就在邊上,仍然大聲說道,誰為陛下出此策劃?我看他們其罪當斬!斬了他們,才好北伐!現今天子神武、將帥和諧,如果御駕親征,敵人自然望風而逃;就算他們要硬戰,我們也可以堅守抗擊、出奇制勝!如此勝券在握,怎能拋棄宗廟社稷,遠逃楚、蜀?只要一逃,人心崩潰,敵人乘勢而入,天下為之不保!

宋史筆談130:契丹長驅直入,寇準威逼利誘使計策只為讓皇帝親征

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語,雖然得罪了王欽若、陳堯叟,但卻立刻止住了趙恆南遷的心態。

寇準仍是擔心,趙恆太容易退縮,一旦有人吹吹耳邊風說不定他又會改變主意,所以關鍵時刻還得把王欽若調離皇帝身邊。

正好天雄軍(大名府)大敵當前,必須要有得利干將鎮守,誰去呢?寇準向趙恆推薦了王欽若

既然他想南遷,就將他派到最前線去,與周瑩一道防守大名府,看他還怎麼退縮。

王欽若還沒來得及推辭,寇準先堵他的嘴,說,皇上都要親征,當此為難之際,身為國家重臣的參政,就不要推辭啦!

王欽若被氣得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只好北上抗敵去了。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紀巖松),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