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才是真正的修養?

噴火的貓


修養是雙方舒適的距離

記得聽過一個冬季刺蝟報團取暖的故事,太近容易刺傷彼此,太遠又會讓寒風吹進來!所以要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而這種保持適當距離的意識和技術和人與人打交道的修養很相似。回憶身邊認識的朋友,那種讓彼此相處很舒服,並且能夠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人,大部分是不是都很有修養。說白了,就是會把我一個度,一個合適的距離。別信什麼朋友非要好到穿一條褲子了,除了極個別,大部分最終都難免不歡而散。我離你太近了,看到的是太過真實的彼此,好的地方讓我提高了對你的心理預期,壞的地方又讓我不知所措。而人是會變的啊!

“有了預期,就會有比較!”

“我跟你這麼好,你幫他的時候出了十一分力,”

“而幫我卻出了四五分!憑什麼?”

卻很少注意或者想到到,朋友當初那是光棍一條熱血少年!如今卻是好破孩子熱炕頭,上有老下有小,能幫四五分已經很夠意思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因為“幫朋友”,卻幫到分道揚鑣了!

修養如優雅的舞步

文學作品裡,西方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主要是舞會,音樂會等等,而跳舞時彼此的舞步配合,和刺蝟取暖是不是很相似,太近了,容易踩到對方,太遠了,就會彼此貌合神離。這也是人類社會長時間社交總結出的經驗吧,修養帶來的彼此最合適的距離,投資回報比大概率最高!

為什麼說是大概率,因為修養是“術”的範圍,太精於術很容易成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把術當成生活的核心真理,會失人的!什麼叫失人,文學家很喜歡這類例子,加工後就是最吸引讀者的屌絲逆襲故事,或者是衣錦還鄉揚眉吐氣的故事,例子很多。

沒修養是什麼

很多人經常把言語談吐優雅當做是修養,其實這只不過是修養的表面外衣罷了,很多人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些並不是很熟悉的人,突然以為了你好為藉口幫你做決策!這類人就是沒修養的典型!有經驗的人會一眼看出這是交淺言深!是大忌!而如果這麼做的人心思不那麼單純的話,那就更可怕了!就好比一個彪形大漢,闖進了主人的領地,卻聲稱是為了你好,絲毫不在乎已經侵犯了主人的財產權!

這類人挺可怕的!但經驗不足的人很容易將其與老實人,和為人仗義混淆!其實這是一種不容易被發現的小聰明!他們在涉世未深的人身上以這種方式獲得了太多的收益,就開始套路其他人了!


船伕聊名著


有一期的奇葩說辯題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張泉靈覺得,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一種美德。她講了一個同學的故事。

在上海長大的同學,有一次帶朋友去家裡住,朋友一大早起來洗漱,結果發現街坊鄰居都盯著他看,他心裡納悶,不就是刷個牙嘛,值得這麼被看嗎?

張泉靈解釋,在上海,一般人家住的是筒子樓,往往好幾戶人家共用一個廚房,每天早上,二三十個人就用那一個水龍頭,刷牙洗臉做飯。

你要是佔著水龍頭,一直刷完才讓位置,那就是佔用別人的時間,給別人添了麻煩。

因為每天早上就那半小時的時間,小的趕著要上學,年輕人趕著上班,老年人趕著做飯洗碗......你佔用的兩分鐘雖然很小,看起來是小事,但後面幾十個人都因此慢了兩分鐘,你自己方便了,卻給別人添了麻煩。若是人人如此,那每個人的生活都會被攪亂。

於是在上海,人人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刷牙接杯水就到一邊去刷了,洗菜接好一盆水,擱邊上洗,懂得把水龍頭空出來給別人用。

很多時候,自己麻煩點,其實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這樣的良性循環,人際關係,社會關係才會更加和諧、合理。

過去有一種觀點說,感情是麻煩出來的,朋友之間要多拜託對方幫忙,這樣一來二往,感情就建立起來了。

其實,這個道理原本的意思應該是,朋友之間,如果長時間不聯繫,感情容易變淡,要想維繫、促進朋友之間的感情,需要多聯繫,多慰問。但這種聯繫不一定是要麻煩別人。

只是單純的聊天,或者一起吃飯,一起相約旅行,甚至是分享看過的電影、電視劇,護膚品使用心得,都可以促進感情。

而且有時候,一些“麻煩”還可能造成關係的複雜化,處理不好更容易產生矛盾。我見過家族裡太多老一輩親戚之間的感情齟齬,有許多就是因為離得太近,利益關係太近,而產生的矛盾。

我欣賞這樣一種態度,獨立自主,過好自己的日子,體諒別人的辛苦,遇到實在不得已的事情,不妨去求助,但並不覺得這求助是理所當然,會有一絲不好意思,覺得給別人添了麻煩。

我喜歡蔡康永的觀點,麻煩別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這個人沒有教養,沒有素質,但根源其實是他沒有把別人放在心上,不懂體恤別人的處境。就像在公眾場合肆意抽菸,大聲喧譁。

不給別人添麻煩,應該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修養。它不難,就在我們的生活細節裡。如果身邊都是有修養的人,我們的社會生活將會和諧許多,生活也會美好許多。


十點讀書


真正的修養包括三個方面:終極意義、致良知、有知識。

1、終極意義

當你老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至少得明白世界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有極少一部分人弄清楚了終極意義,那麼,你至少得知道或理解他們眼裡的終極意義。

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蠅營狗苟的生活挾持,站得更高看這個世界。

100年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很快就會死去,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如果連終極意義都沒有聽聞,怎麼談得上真正的修養?

2、致良知

明白了終極意義,還得踐行,也就是陽明先生說的致良知。

致良知,是觸達終極意義的唯一途徑、不二法門。

致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說吃飯睡覺是致良知,工作戀愛是致良知,創業科研、維護世界和平都是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在做每件事時,問問自己內心的善惡。

沒有致良知的踐行,所理解的終極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知道大道理而淪為禽獸大有人在。這樣的知道,哪裡談得上真正的修養?

3、有知識

不管這是不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總有人不學習,也總有人只爭朝夕,埋頭於各種知識。

真正的修養必須加上一條:有知識,而且是專業級別的知識。

比如你是餐飲行業的專家,你是做帽子的專家,你是互聯網的專家。你對名著很有見解,對於優劣美醜瞭如指掌......

也就是有人提出的“Y型知識”,或者“π型知識”。博通百家的前提是必須深入研究一兩家。

綜上所述,我認為,真正的修養必須包括三個方面:終極意義、致良知、有知識。


歡迎您給我留言。

我是作者陳橋,堅持原創,傳播傳統文化。


作者陳橋


真正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培養、歷練、塑造出來的,是長期學習實踐的積累,是長期思考總結的昇華,是長期自我警醒、自我教育形成自覺的過程與結果。修養既要解決“心”的問題,也要解決"為”的問題。心為一致,知行合一,內增素質,外塑形象,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才是真正的修養。

真正有修養的人,首先是一個精神上富足的人,也是一個有十足安全感的人。這樣的他們,往往自信、豁達,更不會炫耀自己擁有什麼,在他們眼裡,自己和旁人沒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炫耀也好,貶低也罷,實質上都是一種攀比心理,而攀比心理的深處源於內心的自卑。愛炫耀的人更多見於一度生活在底層的人,一朝富足,就按耐不住,想狠狠炫耀一把的人。

修養,簡單易懂的解釋就是修身養性!也就是修行身心,涵養性情!修,就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改造;養,就是通過自主修為達到的一種境界表象,如做人彬彬有禮,處事泰然超脫!古代哲人聖賢對修養的論述浩若煙海,很多直到現在仍有非常好的警示和借鑑意義。如,關於“修”,吾日三省吾身。關於“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修養,是一個綜合的價值觀體系,既包括做人之標準,也涵蓋處事之準繩,簡而言之就是《論語》中所講: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那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呢?一般來說,要做到“四德”、“四心”、“四情”。


趣文看點


修養,簡單易懂的解釋就是修身養性!也就是修行身心,涵養性情!修,就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改造;養,就是通過自主修為達到的一種境界表象,如做人彬彬有禮,處事泰然超脫!古代哲人聖賢對修養的論述浩若煙海,很多直到現在仍有非常好的警示和借鑑意義。如,關於“修”,吾日三省吾身。關於“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修養,是一個綜合的價值觀體系,既包括做人之標準,也涵蓋處事之準繩,簡而言之就是《論語》中所講: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那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呢?一般來說,要做到“四德”、“四心”、“四情”。

一:四德

1,社會公德。《靜靜的頓河》有一句名言:不要向井裡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這就是社會公德。做人一定要有公德之心,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

2,職業道德。古人云,在其位要謀其政。職場中人一定要有職業操守,要有敬業心和責任感,不能尸位素餐、無所作為;要能守住心、管住手,不能慾壑難填、貪贓枉法!

3,個人品德。在生活中,要做到尊老愛幼,兄友弟恭。在工作上,要做到在上而不驕,在下而不諂。古人說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尊重每個人,哪怕他的地位很低!

4,家庭美德。家庭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場所。無論有多高的職位和地位,也要重視家庭。對愛人,要理解包容,相敬如賓;對孩子,要悉心教育,杜絕打罵。特別是,維護琴瑟和諧,不能花開數朵。

二:四心

1,敬畏之心。無論做事還是做人,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處事敬畏,則體現素質,做人敬畏,則彰顯修養!

2,感恩之心。對父母要感恩孝順,“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知道感恩,何況人乎!對同事要感恩回報,獨秀不是春,一木不成林,沒有領導支持和同事配合,哪有你的地位和事業!

3,守拙之心。群處要守住嘴,獨處要守住心。做人要彬彬有禮,而不是滔滔不絕。“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體現的不僅僅是處事之道,更是一種道德修養。

4,寬容之心。一個有修養的人,永遠有一顆善良寬容之心。對人苛刻嚴酷,甚至是呼來喝去、非辱即罵,折射的是低下的素質!而寬容的人,則會以責人之心責已,以恕己之心恕人!

三:四情

1,有感情。人是有感情的,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一個有修養的人,會重情重義,而不會刻薄寡恩!人,只要有感情,就會有良善,有良善,就會有涵養!

2,懂人情。待人接物要有禮,說話辦事要有度。有修養的人,對人絕不會飛揚跋扈,因為那是膚淺。對事絕不會索取無度,因為那是貪婪!

3,真性情。真正有修養的人一般都是性情中人,做人比較豪爽大氣,不會斤斤計較。做事比較光明磊落,不會陰謀詭計!

4,重友情。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從交友可見一斑。真正有修為的人,貴而不絕舊交,富而不忘賤友。那些嫌貧愛富,恃富而驕的人,絕對沒有修養!

個人粗淺之見,歡迎大家交流!


管理那點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修養?

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人品。這點上,就可以看看活該紅一輩子的胡歌。一個處女男,一位上海人。讀書,修煉演技,帶來好作品的同時。自己也開始了自己的話劇導演之夢,在這個自導自演的過程中,也請來了老一輩的藝術家。當藝術家行走時,前方出現障礙物,胡歌的態度是一馬當先的為對方開路。其實,真的不止這樣,胡歌有很多方面也做的很好,深得人心。



所以,修養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舒服。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也會讓大家注意到你。比如,別人幫助你的時候,就要說謝謝你。其實,你看似無意,但在無意中,也更拉進了我們的距離。


也為每一位進來或出去的人打開門吧!其實,在說話方面才是大學問。知人不論人,生氣的時候也要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這點,也是人際交往中一些很重要的前提。沒錯啦!這些體現就是修養,看著其實也不難,但做起來真的考驗你的人品和別人對你的信任。


by創可貼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的修養非常重要,那到底什麼算是修養呢?之前看到過一句話,覺得非常好,一個人的最高修養就是讓別人覺得非常舒服,就是說這個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感覺非常的舒適。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和別人打交道。那天我們會認識很多人。在我們結識的這些人當中,我們肯定會共過事。共事之後,你會發現有些人比較真誠,有些人比較虛偽。有的人非常的有修養,有的人非常的無禮。於是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分清那些人應該交往,哪些人不能交往。我個人覺得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具備如下一些特徵。

第一就是多讀書,多學習。讀書學習的人往往知書達理。說出來的話和做出來的事,讓人感覺非常的得體大方。我們很多人都願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某種程度上來說,多讀書多學習也是一種修養。其實是一種內在品質的修煉的一個過程。很多人都會說,沒文化真可怕。其實這句話看起來不好聽,但是卻有道理。有文化的人做出來的事情,讓人非常佩服。


第二就是有寬廣的胸懷。俗話說宰相肚裡能乘船。一個人有寬廣的胸懷能夠容納很多事情。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不斤斤計較。斤斤計較的人有的時候愛佔便宜。但往往越佔便宜越光。反而那些比較寬闊豁達的人,得到的會更多。寬廣的胸懷還表現在一定要能夠容忍。容忍的人不是說讓大家受委屈。在某種程度上說,不跟人計較,不爭理兒。因為很多事情上爭來爭取,即使你爭贏了,也沒有意義了。所以說無論在什麼方面,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有豁達的胸懷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有修養的人,一定要有善良的心。善良的人終究有好報。仁慈和善良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很多時候,善良的人他的人脈資源和交際圈會非常的廣,一個真優秀修養的人,會把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都經營得非常好。我們不必去羨慕別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是一個自信和陽光的人!


文史大世界


修養,就是修正涵養。修正我們的身心,涵養我們的人格。

我們人,本來就是動物,我們的心理行為,都是動物的習性。後來,慢慢的轉化,轉化的與動物產生了差別。這些差別,在於,我們會害羞,懂得廉恥,更有愛心,有責任心。而且,人更有規矩了,相信大家聽說過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可是呢,人,不是天生就有這些特徵現象的。都也要學的嘛,不僅要學,還要克己。那麼,這個就是修了,不修達不到。修了也不一定滿分,有可能是三十分,五十分,七八十分。如果是一百分的話,那就是完人,是聖人了。

不管是修到什麼程度,都要涵養聖胎啊,保持至少所修到的這個程度,不要退步了。這個就是養啦,一般人是不懂得這個道理,沒能想到這一層的吧。

今天,關於修養的話題,我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我是命理師陳一宏,歡迎關注交流。


命理師陳一宏


一個人真正的修養應該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個校訓來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具體的意思是說:君子要效法於天,像天地自由運行一樣,不斷努力。君子還應取法於地,像土地一樣厚廣,積累道德,方能承載各種事物。讓人們效法天地,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

天地之道,也是人生修行之道,一個人的修養也就是天地的平衡,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才有德”,德才兼備”有修養之人。


明月籠沙


何謂真正的修養?

真正的修養,是一個想完善自己的人所自覺地涵養真善美人格及其境界的一種綜合精神活動。用今天的話講,體現為綜合素質,思想道德,“真正有文化的人”所在。用古人的話講,體現為明理做人之學,修身養性之學,身心之學所在。

真正的修養有哪些?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修養,我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理解的真正修養:

文明修養

文明修養指的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應該遵循的做人規範與基本禮儀,比如學習人際交往禮儀,遵循社會公共秩序等。在這個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日本人與英國人。近幾年,中國人到世界各個地方去旅遊,經常會被報道很多不文明的做法,這是缺乏文明禮儀意識與習得的體現。當然,這個層面的修養,會隨著城市化生活與公民教育,文明禮儀規範教育的深入,會逐漸地得到改善。這是一種表層的修養,但又是最基本的修養。

思想修養

思想修養指的是一個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是一個人對人與世界關係的一種根本看法的體現,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們學的各種科學人文知識,都要在三觀的統帥下才能獲得正確的使用方向,才能真正地為人類社會所用,不至於走向反自然反人類反社會的人格趨向。需要強調的是,正確的三觀思想修養,不僅僅只是一種學習認知,更應該上升為一種自覺的確認與堅持,否則對人就沒有一種真正的效用,這種流於認知型的三觀就無法真正上升為主體自覺的思想修養。這是修養的中樞,類似於大腦在人身上的作用一樣。

品德修養

品德修養指的是一個人基於仁性良心而自覺發散出去的言行及其為人處事的人格狀態。在這個方面講得最好的是儒家,比如為人的溫良恭儉讓,四維八德(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忠恕之道,五常之德,智仁勇三達德等。按孟子的話講,人與禽獸幾希,根本的體現就在於人的良知及其品德修養。當然,這是人之為人的一種標準狀態與君子人格。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都是遠遠沒有做到這個標準的,所以世道人心悽迷,人人相愛相殺,所有人與人關係的遭遇,也就必然地陷入到了一種囚徒困境的局面中。這是修養的根本,是做人之學的內核。

情緒修養

情緒修養指的是在人際關係中學會認識並管理情緒的能力。在今天人們常常把情緒修養稱之為情商。情商的主要內涵,包括這樣五個方面:認識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的情緒,處理好人際關係。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是不能覺察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因為情緒而干擾自己的理智,傷害人我之間的關係;一個人若不能有效的識別並疏導別人的情緒,就不容易推進事情的有效開展。這是修養的核心,是每個人首要去提升的修養關口。

性情修養

性情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個性、性格及其情意情操情愫的運行狀態。一般而言,人的性情修養可以通過文藝活動與情感交往來培養。人的性情修養尤其體現在男女兩性的性別特質上。以男人為例,男人若是具有陽剛健動進取成熟睿智擔當負責的性情特徵,會帶給女人迷之攝心的一種吸引力,在這樣的男人身邊,女人可以感受到一種深切的錨定,可以安然地抒發自己的天性,可以本真地袒露自己的真情,愛情便會翩翩起舞,靈魂便會自由翱翔。同理,女人若是具有溫柔寧靜聰慧可愛通情達理的性情特徵,會帶給男人戀之失魂的一種吸引力,在這樣的女人身邊,男人可以感覺到一種深沉的滿足,從浮於表面的好色而歸於一種高尚的專情,從理性剛硬化為柔情蜜意,內心迷失的“小男孩”會再次復活,在女人溫柔的滋養中會逐漸變成真正的齊家男子漢乃至經世大丈夫。這是修養的靈魂,此中有真意,其誰人能知?

心性修養

心性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乃至明心見性了生死的大雄追求。心性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存在,它是儒釋道乃至一切宗教最高的生命追求。它最根本的命題就是了生死。生死問題是一切哲學或宗教的最根本問題,也是人之為人最根本的恐懼與無明之源。破不了人的生死之惑,就無法徹底地超越人的最根本的煩惱與束縛。心性修養的核心在於定慧修煉。古人有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美色坐於懷而心不亂,此泰定之故也。又有人說:每遇大事有靜氣,此豪傑之風範也。這是修養的本源,一切修養都可以以此為根。

綜上所述,真正的修養,是以心性為本源,以性情為靈魂,以情緒為核心,以品德為根本,以思想為中樞,以文明為基礎,並把這些因素辯證地結合起來,綜合塑造一種具備真善美人格及其更高境界的精神心靈狀態。

真正的修養,它追求的是精神心靈的道義性命天爵,而不是俗世凡塵的名利富貴人爵。

真正的修養,它看似無用而無所不用地體現在一切活動中。

真正的修養,它看似無形而無所不形地包含在一切人事中。

有道是:

知者自知心自用,

愚者無知笑呵呵。

不笑不足以為道,

真懂修養亦如此。

僅以此答,回贈相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