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小学生课上爱讲话,做小动作,怎么办?

小学生课上爱讲话,做小动作,怎么办?

网友提问:读四年级的小朋友,在学校上课时爱讲话,做小动作,除了班主任课以外,其他课程爱讲话,做小动作,屡教不改,怎么办?如果孩子没有多动症等障碍,如果同班同龄的孩子存在这个问题的不多,这就说明有可能孩子从低幼期习惯养成的时候,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纪律淡漠,行为散漫,控制不了自已,造成上课讲话,做小动作,屡教不改。在班级中,因为班主任具有管理的绝对权威,因而,孩子在班主任课堂上对自已的行为强加抑制,但孩子需要释放强加的抑制,就会导致他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变本加厉地讲话、小动作不断,孩子原有抑制行为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宣泄与放松,导致其他科任老师一再提醒也是无济于事。

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建议如下:

小学生课上爱讲话,做小动作,怎么办?

家长要花大气力重建规则意识。

“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孩子在低幼期的时候,正在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家长没有重视或者没有时间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应该说,目前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时此刻,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只能花大气力帮助孩子重建规则意识。如用餐规则、做作业规则、打扫自已的房间规则,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不行?对孩子讲清规则后,写在纸上,再与孩子共商,形成孩子在家庭里应该遵守的各项规则,挂在墙上,不断督促,以鼓励为主,促使孩子知规则,懂礼仪,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妄图几天内孩子就来个大变身,反复再反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家长要有十足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去帮助孩子,当孩子行为进步时,及时递上微笑与鼓励;当孩子出现行为反复时,切勿斥责和打骂孩子,以免前功尽弃,只能用父母的包容去原谅孩子,找到问题所在,用放大镜找到孩子行为的闪光点,一次又一次…,花大气力为孩子重建规则意识。

小学生课上爱讲话,做小动作,怎么办?

家校合作促孩子纪律意识的形成。

小学的孩子非常在意教师对他的鼓励与肯定,建议家长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联系,表明自已作为家长要为孩子重建规则意识的计划与决心,寻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帮助,请求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的时候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在孩子出现正面行为时,多表扬孩子,让孩子品尝被肯定的感觉!即而用正面的行为去克服自已的不良行为,家校合作促孩子纪律意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

最后,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朋友一定要克服所有的困难,既然已下决心,就要很强的执行力,孩子才会一天天进步,教育自已的孩子没有客观可讲,如积习已成,积重难返,以后想改就更加困难!

(阳光之下,所感所思,与您共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