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瓊瑤的作品毀三觀,那麼問題來了?

姝念念


瓊瑤的作品不都是為小三寫的愛情,有的描寫學生戀情,有的是寫三角戀,但《梅花烙》中的白吟霜是男主認識在前,二人有感情在先。是父母包辦婚姻讓他娶公主在後。白吟霜作為婚姻中的第三者是男主反對父母包辦婚姻的。白吟霜受同情是因為孤女身份低下,而正妻公主身份高飛揚拔扈。

《啞妻》也是瓊瑤作品,描述了一位美麗啞女嫁給富家男主,二人感情好,因為母親反對,對啞女懷孕要她墮胎,怕遺傳孩子。啞女不同意。在家庭施壓下二人感情不睦,男主一走日本十多年。在日本娶妻生子,啞女來信也未回。直到有一天帶日本生的孩子回到家。啞妻已死,只留下一個啞女,與他寫字交流,說她母親天天去外面望盼他回來,其母讓她父親回來後好好照顧父親。父親帶回的孩子不懂事,惹事。孤老之時只有啞女陪伴,內心無時不想著啞妻。而日本的女人也是因為與她像。

瓊瑤的作品豐富了人的內心,給人的精神上帶來過感動,真摯與對愛情的嚮往。從中認識各種人性,見識社會,讓人對愛情充滿幸福。她的作品中有不同人的不同人生,也是七八九十年代她所處社會婚姻現象的一種寫照,一種社會現實。用以愛情為主調傳達出來。人應該客觀看問題。


青木皮


7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引進臺灣影視作品,作為70年代的父母,甚至老師,都是戰爭年代及以後經濟並不發達的時期成長起來的,那時候溫飽是首要問題,即使是學校也不教三觀問題,所以70年代的孩子,是自我,個性,情感,等新時代青年特徵的萌芽,對於瓊瑤那種愛情至上,悲催,悽美的故事,對比高深,晦澀的名著,更容易引起人的眼球,同時她過分強調的是愛的美好,激烈,讓人忽略了它是怎麼得來的,現代社會,大家生活安穩,各種媒體,網絡發達,各種聲音大家都能聽到,也是一些真相暴露在人面前,也是這個小三越來越多的社會,引起大家的共鳴,所以才讓大家發現瓊瑤那刻意扭曲的三觀,這也凸顯了我們的教育多麼缺失,怎麼去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是我們下一個要面對的問題


魅兒155058642


小時候看瓊瑤作品雖有不懂處,但也常浸潤於詩情畫意中,以當時的社會風氣毀三觀真談不上。

脫離當時環境今天來挑不抵抗的刺邏輯上行不通,起碼認真勁兒上先輸一城。

男女主人公的個性使然、命運弄人和獨立之意識,好過同時代的許多作品。

甚至她的連續劇中反映的家族興衰,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數十年的動亂變遷,較客觀地展示了歷史發展的部分軌跡。

意境優美是瓊瑤作品當時帶給我的真切感受,回過頭看作品中詩詞的運用仍具超脫的飄逸氣質,真愛是心中想,無情是現世報,瓊瑤第二,至今未得見。

一家之言,不吝指正。


冷美人


認真講並沒有看過瓊瑤的小說,但是小時候看過她的劇,《婉君》《青青河邊草》《還珠格格》《一簾幽夢》。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瓊瑤小說裡的人物很多人三觀不正……說實話,小的時候並不懂什麼是三觀,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個是好人,這個是壞人單純的希望善良的人們都能有一個幸福的結局,自己也並沒有因為看了瓊瑤的影視劇就“三觀不正”了。這是現在長大了,覺得有些劇情很狗血。不過話說,現在的影視劇又有多少不狗血呢?就像不喜歡“傻白甜”的劇一樣,生活沒有那麼多的波折也沒有那麼多的狗血,更多的是平淡。


蹦噠來


那時候的人主要是喜歡她小說裡面塑造的那些楚楚動人的,女主角吧。而且她又把她的所謂愛情裝扮得十分唯美,就等於有了個障眼法。所以人們就感覺怪怪的,但是說不出哪裡怪。當年也不是自媒體時代,沒有人提質疑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