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科學技術界有哪些世界頂級人物是中國人?

VIP-linxi


袁隆平


中國著名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獲得過第一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所發明雜交水稻種植技術,無論是產量還是抗病性以及其他各種綜合狀況都要比普通水稻有明顯提高,解決世界上人口與糧食不足的問題。他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僅僅中國6%的耕地是就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這其中雜交水稻功不可沒。2017年10月,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更是達到了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新的水稻單產世界紀錄。

楊振寧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和美國科學院院士。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後於1964年加入美國籍。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楊振寧還在粒子物理、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場論、相變理論等多個領域擁有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在美期間,楊振寧博士積極推動中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2003年,楊振寧開始回國定居,並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年逾九旬之時還親身為本科生授課,為中國教育事業以及高端人才引進作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2017年2月,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轉而加入中國國籍,並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屠呦呦

著名藥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5年10月,因為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了中國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第一人。青蒿素是一種可以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主要來自於植物提取物,是目前公認的當下治療瘧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上億人因此而受益。

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3年,他發表了著名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與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攻克了困擾數學界200多年世界級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引起當時的轟動,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國際上將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命名為陳氏定理。1996年3月19日,陳景潤因病在北京去世,年僅63歲。

吳文俊

我國最具國際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金獲得者。他對數學領域最大的貢獻在拓撲學,最著名的就是引進了“吳示性類”和“吳示嵌類”,以及建立了“吳公式”,這在上世紀50年代拓撲學領域是重大突破,這項成果影響深遠。此外,數學機械化領域是吳文俊率先開創出來的,他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吳方法”,被認為是自動推理領域的先驅性工作,對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錢學森

著名空氣動力學家,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935年9月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師從著名航天工程學家家馮·卡門。新中國建立後,錢學森準備回國為祖國效力,但卻遭到了美國當局的阻撓和關押。在國內外交談判的努力下,錢學森於1955年回到祖國。回國後,錢學森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工作,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使得中國導彈和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黃昆

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半導體和固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主要有兩項開拓性的學術貢獻。一項是提出著名的“黃方程”和“聲子極化激元”概念,另一項是與他的妻子里斯(A.Rhys,中文名李愛扶)共同提出的“黃-里斯理論”。

劉東生

地球環境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東昇一生從事地球科學研究,解決了170多年來的黃土成因之爭,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此外,劉東昇在中國的第四紀地質學、古脊椎動物學、環境地質學、環境科學、極地考察、青藏高原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在黃土領域研究上創立了黃土學,使得我國在古全球變化研究和第四紀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姚期智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目前唯一的華人獲得者。姚期智於1946年出生在上海,1967年前往美國留學,師從世界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格拉肖。1973年,姚期智放棄物理學轉而投向計算機技術。姚期智主要從事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領域的研究,在通訊複雜性和偽隨機數生成計算理論、現代密碼學、解決線路複雜性、計算幾何、數據結構及量子計算等領域有突出貢獻。2017年2月,在楊振寧教授的推動下姚期智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熊貓愛飛行


一、錢學森

他是中國導彈技術的奠基人,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兩彈元勳。


二、錢三強

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勳。

三、鄧稼先

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四、王淦昌

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五、孫家棟

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技術負責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兩彈一星元勳共23位頂尖科學家,他們也功勳卓著,極具國際影響力!恕不能一一例舉,僅例其中幾位代表。

六、

袁隆平 提到他老家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七、潘建偉

獲稱“量子之父”,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



八、馬偉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國產航母能不能用上電磁彈射全靠他,網傳上艦試驗的電磁炮也出自他手!


九、屠呦呦 醫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的科學家,一項又一項的科技創新在中國誕生,中國科學家在世界的影響力也隨之增強。中國科學家在各個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一些領域的科學技術趕超歐美強國。現在科技看美國,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科技得看中國!


原點視頻


世界頂級人物的中國科學家有


1,錢學森(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


2,李四光(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化石新分類標準的提出、中國南方震旦紀與北方石炭紀地層系統的建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與研究是他對地質科學的重大貢獻。)


3,鄧稼先:物理學家,在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取得突出成.


4,于敏,氫彈之父,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他完成了氫彈最關鍵的基本構型設計,外媒稱中國的氫彈構型為“于敏構型”,認為它是與美國提出的“泰勒·烏拉姆”構型各自獨立發展的氫彈構型。這種構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機密之一。


5,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 港中文大學 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6,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7,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8,錢偉長兼長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9,周培源:著名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0、茅以升(著名橋樑專家、土木工 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

著名的科學家還有,孫家棟,郭不懷,趙九章,王大珩,王淦昌、童弟周,屠呦呦,潘建偉,施一公……


魯南觀點


近現代科學技術界成就最高的中國人毫無疑問是楊振寧。楊振寧是無可爭議的近現代史上在人類科技史上地位最高的華人,現在國籍又重新轉回中國,肯定可以算中國人了。

一般來說,諾貝爾獎在自然科學方面可以認為是大致靠譜的,獲得自然科學方面的諾獎可以在人類科技史上記一筆。

自然科學方面獲得過諾獎的華人中,毫無疑問是楊振寧成就最高。楊振寧在物理學史上的地位,一般認為能最少能排到前十位。除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無可爭議的比楊振寧地位高以外,其餘任何物理學家,楊振寧都有至少相提並論的資格。

楊振寧毫無疑問是到目前為止,在近現代科學史上地位最高的華人。其它頂級華人科學家,都和楊振寧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2017年,楊振寧註銷美國國籍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現在毫無疑問是中國人。

(年輕時的楊振寧)

有人認為楊振寧是貪圖國內提供的優厚待遇回國養老的,這種說法實在小瞧了楊振寧的地位。以楊振寧的在科學界的資格,無論去哪裡都會被封為上賓,不會缺少優厚待遇。

楊振寧也是一位有愛國情懷的人,為中國科學界做出了不少貢獻。

但目前楊振寧在國內被熱議最多的,竟然是晚年娶了個年齡遠比自己小的女人為妻。楊振寧娶翁帆,無非是一樁個人私事。對一位華人中成就最高的科學家,只糾結這點個人私事格局太過於小了。


仁勇校尉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中國可以堪稱世界頂級科學技術科學家有不少,例如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等。而在這裡筆者介紹的這一位土核專家,也是能夠堪稱世界頂級科學家的人物,他就是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為啥稱于敏為土核專家呢?那是因為于敏是諸多兩彈元勳之中唯一一個沒有出過國的專家。而因為保密的原因,于敏的名字和身份直到1988年之後才被逐漸公開。那為什麼說于敏世界頂級科學家呢?是因為在中國氫彈的研製工作中,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時由於全世界封鎖,中國根本沒有辦法從外界獲得與氫彈相關的各種資料。可以說在當時,中國的氫彈技術完全就是一片空白。而在這種情況下,于敏,突破解決了一系列關於氫彈基礎問題,並提出了從氫彈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這位中國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上一直以來流傳著諸多關於“于敏構型”的說法,雖然官方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消息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于敏構型”是否真的存在,中國的氫彈技術都是世界頂尖水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時,就已經達到了小型化和實戰化的標註,因為當時實驗是用飛機空投的。而美國第一顆氫彈實驗,大小跟個小樓房就差不多,此後他們進行了多次實驗,才解決了小型化的問題。所以說中國在第一顆氫彈上,就已經追趕上了世界步伐。而這其中如果沒有于敏解決了一些列問題,那麼中國的氫彈基本上不可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

同是“兩彈元勳”,中國優秀科學家錢三強曾經評論說:“于敏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而另一位“兩彈元勳”彭桓武說:“原子核理論是于敏自己在國內搞的,他是開創性的,是出類拔萃的人,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很多國內甚至國際的核物理學家,對於敏作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迷彩派軍事


昨天在頭條上看到介紹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郭永懷的視頻,名字用的是錢學森介紹他的話““假使我的價值能夠得上五個師,那麼有一個人的價值至少要達到了十個師。”

我在評論中也說“郭永懷,偉大的科學家”。

新中國時,就是有一大批這樣前赴後繼,不畏壓力,努力報國的科學家,他們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也是應該學習的!

看郭永懷的求學經歷,那也是超級學霸。1931年考入南開大學物理系;1935年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然後到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獲得博士後留在學校任研究員。

1946年美國康奈爾大學成立航空研究院,聘請郭永懷任業務領導。郭永懷在空氣動力學還有應用數學的研究成果,讓他聞名世界。

可是他的偉大還在於他人格的偉大!1956年回國時,燒掉了他的研究手稿,以堅決自己回國的決心!

回國以後用自己的科學成就甚至生命來回報養育他的祖國!1968年因為飛機失事,郭永懷壯烈犧牲。人們在找到他的遺體時發現他和他嗎警衛員用身體保護了裝有科研數據的文件包。

1999年郭永懷被追授“兩彈一星榮譽勳章”,還是唯一的烈士!

他的夫人李佩是著名的語言學家,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一生也在努力為國家培養人才!她的無窮魅力被人譽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有人還說她是“中關村的明燈”。

我在想,如果郭永懷不犧牲,那中國的科學發展又是什麼樣!

郭永懷!偉大的科學家!


掛在明堂射古今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所以評價一個科學家是不是世界頂級,其實毫無意義,也沒有什麼標準。比如楊振寧,中國人覺得他是世界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美國人未必就這樣認為,否則讓一個排名第一的大物理學家離開美國,美國人連吭都不吭一聲,不合常理。當初錢學森離開美國時,美國人可是千般阻撓,聲稱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隊師,最後還是交換美國幾個重要戰俘回來的。可見是不是世界頂級,每個國家的人(甚至科學界同行)未必有什麼共識。對於科學家,應該有一個綜合評價比較合理,那就是評價他的學術水平和對國家的實際貢獻,這個可以是民間的(比如未來科學大獎),當然更應該是國家一級的(比如國家科學技術獎)。如果參照國家頒發的最高一級科學技術獎,其實不用我們去排,全國人民都知道。


zcjing


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活20多年才知道他的名字,實屬慚愧。

說起科學家你會想起誰,可能大部分人會說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于敏、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等。但我要說的是你未必知道他,但他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科學家。他就是葉企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一半以上曾是他的學生,他為國家培養了79名院士。因而有人稱他為“大師的大師”。 沒有他就沒有李政道的成就,李政道大二時是葉企孫先生破格舉薦他到的美國留學。

1921年葉企孫與導師合作用x射線精確測量了布朗克常數,被物理學界沿用16年之久。 葉企孫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中國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在清華開展了長達20多年的教學、科研活動。


深度全球


唐駿,方舟子,翟天臨


天高地闊ing


總科家 楊國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