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在小區散步的時候,聽到這樣的一番對話:

“你兒子好聽話啊,真難得。”

“你別看他在外面挺聽話的,在家裡其實是個‘窩裡橫’呢。”

孩子一手甩開他媽媽的手,對著他媽媽的背“啪啪啪”地打了好幾下,轉眼就跑開了。這一言不合就動手的節奏,看起來果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窩裡橫”啊。

其實很多家裡可能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孩子怎麼在家兇得要命,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出去就不敢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扭扭捏捏…

為什麼那麼多的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的表現那差異那麼大呢?為什麼孩子在外面“乖巧懂事聽話”,在家裡卻是一副“窩裡橫”的嘴臉呢?孩子這種雙重表現背後,真實的需求和問題,我們並沒有看到。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龍變蟲:社會退縮性行為

細心的爸媽會發現,孩子並不從一開始就這樣。有些孩子大概是從三歲起,或者更早一點兩歲多,或者晚一些,才出現了“窩裡橫在外熊”的情況。科學解釋就叫“社會退縮性行為”,是指兒童不能主動與同伴交往,不願到陌生的環境中去,表現出害怕、膽小、退縮、沉默寡言等行為特點。這種孩子,平時表現正常,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能高高興興地談笑與玩耍,一旦處於社交情境或集體生活中,他們就出現異常反應。

這就是孩子在之前的行為探索中形成了這種模式。而更早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和家裡人,沒有在TA的探索中給予正確的反饋。

比如孩子第一次動手打人的時候,確實是孩子不知道什麼叫打人,不知道打了人對方會疼,孩子一興奮起來不知輕重,錯把打人當做了打招呼的方式。可是孩子第一次打人時,我們作為家人是如何反饋的呢?

而這時很多父母所做的卻是代替孩子去和別人溝通。比如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拉開,斥責孩子,跟被打的小孩道歉,跟對方父母道歉。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和他人相處的模式,家長的過多關注和干預,反而使孩子失去了這一機會。

此時孩子雖然知道了不能打人,卻沒有建立起和他人正確交往的模式。父母的嚴厲斥責讓孩子無所適從,慢慢變得害羞、膽怯,不敢說話。

所以一開始對孩子的引導很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別人打招呼,介紹自己,勇敢地說“我想和你們玩兒可以嗎?”“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嗎?你也可以玩我的。”

可是我們往往看到有些孩子都6、7歲了,甚至更大的年齡,還是在家裡呼來喝去,到外面靦腆害羞。因為他們的父母沒能在他們小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反饋,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際互動模式。那個探索的時期孩子一直沒能走過去,停留在了那個階段。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有句話叫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身上,從小缺愛的孩子時刻都想讓自己變得優秀,生活得小心翼翼;被過分溺愛的孩子連吃個飯都要家人追著屁股,而這樣被慣養的孩子最容易成窩裡橫。

家裡大人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如果遇到事情就愛發脾氣,不好好溝通,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但外人畢竟不會像家人一樣是包容他,當他出去時就會感覺別人根本不吃他那一套,這樣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會變得膽怯。所以,想要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長,和諧的家庭氛圍很重要。

估計會有人說,這樣總比孩子在外是霸王強。有位同事說,她家兒子在家暖男一枚,是長輩眼中的“小乖乖”,可是自從上了幼兒園,那就是班裡一霸!老師整天發信息說兒子手快,又打人了,簡直要氣死了。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其實家長注意引導,還是不會造成過大影響。但窩裡橫就不一樣,如果不趕緊調教,孩子會變得懦弱,以後長大在外受氣,發洩到你身上,就等著哭吧。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如何避免孩子“窩裡橫”?

1. 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比如說到了吃飯的時間,孩子坐在電視機旁不肯過來吃飯,你可以問他:“電視是不是很好看?等看完電視,飯菜都涼了怎麼辦呢?吃好飯我們再一起看回看,好嗎?”而不是一上來就直接把電視關了,兇巴巴地說“過來吃飯,不然我揍扁你。”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2. 對孩子剛出現的蠻橫行為進行糾正。有一次,奇奇在小區的兒童樂園裡和其他小朋友搶玩遊樂設施,並動手打了對方。奇奇媽把孩子狠狠訓了一通,然後命令他立即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再這樣做了。孩子看到媽媽嚴厲的眼神,乖乖地去道歉了。之後媽媽把奇奇抱起來說:“你看,媽媽兇巴巴地對你,你也會難過。你兇巴巴地對其他小朋友,小朋友也會難過啊!你難過了媽媽還來抱抱你,安慰你,誰來抱抱小朋友?你去安慰一下小朋友,好不好?”孩子去抱了抱小朋友,從那以後,很少蠻不講理耍無賴了了。孩子小時候沒有是非觀念,家長要教育,在不好的習慣剛出現的時候要扼殺在萌芽狀態。

孩子發脾氣時,不能軟弱妥協,但也不能強硬打擊,教會孩子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同時理解孩子當時的情緒,也接納孩子的情緒,可以輕輕地抱住孩子,問他:“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媽媽有時候也會生氣,但你是因為什麼生氣呢?是****嗎?”就算說得不對,也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讓他慢慢平靜下來,說出自己的感受。雖然這樣的做法不會剛試就有效果,但經常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思考和講述的過程,他的情緒就會得到舒緩,逐漸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3. 對待家人的態度,應該和在社交場合的態度保持一致。之前,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就是“最好的修養就是和親近的人好好說話。”我們對待家人的態度,應該是溫和的。家人是我們最重要的人,不能因為親密,反倒惡語相向。如果我們做到對家裡人的態度跟對待陌生的態度一樣禮貌、溫和,會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他長大以後,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的。反之亦然。

在家是龍,出門變蟲——過招“窩裡橫”的娃

4. 培養孩子的社交圈,鍛鍊他與人交往的能力。不要把孩子一直放在家裡,要經常帶出去和同齡的孩子多接觸,這樣孩子進入陌生的環境就不會緊張,不需要做誇張的事情來引起他人的關注了。很多時候,孩子誇張的行為只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和他人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