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臺北市應該算我國的幾線城市,有什麼依據?

韓佩就是我


臺北市,是臺灣省省會城市,位於臺灣省北部,故稱臺北。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和傳播中心,同時也是臺灣省第二大城市。



臺北市面積271平方公里,人口260多萬,面積還沒有大陸的一個縣大,人口數量和大陸的人口大縣的數量差不多。


臺北不但面積小,人口少,而且基礎設施建設很差勁的,除了擁有一個臺北101大廈外,其它建築都是八九十年代的矮房子,舊房子,連街道上都是破破舊舊的,隨便一箇中國內地三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都甩臺北幾條街,臺北看起來根本就不像一個現代化都市。

臺北市現在的經濟發展緩慢,越來越落後了,2016年GDP總量才5043億元人民幣,排在浙江省溫州市的後面。2016年溫州GDP總量為5045億元人民幣,溫州排在中國內地城市第35名,所以臺北在中國內地70個大中城市中只排在中間位置。連山東省濰坊市的GDP都比臺北高,2016年山東濰坊的GDP總量為5522億元人民幣,比臺北高400多億元人民幣,而山東濰坊市只是中國內地城市的三線城市。



如此看來,臺北市應該算是我國的三線城市吧,最多算得上是二線弱城市吧。雖然臺北市被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的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我個人還是不認可這個評比的,估計是他們搞錯了吧,我只能這麼去想了。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評比。


痴情漢子單身汪


去過臺北很多次。說說感覺。

首先,按照臺北的城建,規模,人口,GDP總量,人均GDP這些硬指標來看,臺北在中國應該屬於強二線城市,我看到之前有人的回覆臺北跟青島差不多是有道理的。而且給人的感覺也如此。

臺北處於活躍的地震帶,所以放眼望去,除了101大樓外,少見高樓大廈,城建都很舊很老。房子大部分屬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平和設計,非常的一般。相比青島沿海的高樓大廈,市裡條條立交橋。臺北的感覺就是“弱爆了”。



公交,地鐵系統,目前來看臺北的地鐵通車裡程不如南京、武漢,跟北上廣深更沒得比,青島2018年通車11/13號線後通車裡程就超過臺北,2021年,1號線,4號線,機場線通車後更是會比臺北有更完整的地鐵網。

私人出行方面,臺北私家車保有量還不及青島,而且老舊車偏多,一方面不缺頂級豪車如奔馳AMG,勞斯萊斯之類常見,再一方面,大部分人開的還是小車,B級車以上佔比非常少(臺北人喜歡購買日系車,但說實話,相比青島滿大街邁騰帕薩特蒙迪歐,臺北幾乎見不到凱美瑞,天籟和雅閣,大部分人開卡羅拉,威馳就很好了)另外,臺北人出行更偏愛機車。這個跟氣候可能有關,跟青島比較的話,臺北市區明顯停車更難,停車費用高昂。但油價低廉可以扳回一程。

GDP方面,很巧,臺北市的GDP和青島市市區(內四區加城陽加西海岸,不加即墨)幾乎相同,如果臺北市加上新北市(之前的臺北縣,相當於臺北郊區)正好是青島全市目前的水平。但青島總人口比臺北加新北多了250多萬,臺北人均GDP還要略高一些——但高不到哪裡去。



為什麼說臺北生活品質比青島高不到哪裡去?主要問題是房價臺北比青島高得太離譜——有人會說青島房價也很離譜啊。臺北看數據並不比青島高。但問題是:臺北的房子大部分是很老舊的筒子樓,而青島都是這幾年新建的小區,老舊住房也在拆遷改造,居住品質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儘管臺北城建、交通、規模,GDP。甚至企業研發資金投入,都跟北上廣深比都要差得太多,也就是青島的水平,但很多國內國際機構都把臺北排成中國一線城市,和北上廣深並列。為何?

一方面,慣性釋然,畢竟中國富起來還沒有多少年。想想20年前臺灣GDP佔大陸接近40%。現在無非4%。大陸在成長臺灣在萎縮。但很多人思維跟不上。



另一方面是主要的:臺北的軟實力不是青島這種強二線城市能比的。 舉兩個例子。第一是高端奢侈品的消費能力,吸引國際大品牌的能力,臺北和北上廣深是差不多的。去過臺北101,再看看青島海信廣場,你就知道,青島弱爆了。什麼路易威登,古奇,巴寶莉,店鋪規模臺北都是青島好幾倍。很多限量款,青島沒有,臺北卻根本不是事。

101大樓下面的索尼旗艦店,規模跟上海淮海中路那個是一樣的。試問青島的索尼旗艦店在哪裡 ?萬象城那個嗎?連黑磚都不敢擺,人家臺北那個,金磚擺了 好幾個。隨意試聽。



高雄的鐵三角大中華旗艦店,L3000這種頂級耳機都敢擺,至於大陸還沒有鐵三角的店敢這麼做。B&O也一樣,臺北能擺頂級beolab,大陸強二線城市壓根沒有類似的專賣店。



赫特威靈頓雨靴,在臺北有旗艦店,大陸想買需要代購。。。你可以說大陸北方乾燥不需要雨具,但廣州深圳呢?

第二個,文化藝術方面的實力,臺北跟北上廣深也確實有一拼,甚至更強。 走在臺北街頭,各種地下樂隊演奏,各種民間藝人表演非常多,西門汀經常見到一個白衣豎琴姑娘,演奏非常好。架子鼓樂隊,小提琴、銅管樂器,在臺北都很常見有人街頭演奏。在青島,只能說有,剛剛冒頭而已,而且大部分還是彈吉他賣唱、民謠性質,很單一。 另外,街頭茶藝、美術、收藏等方面的水準,臺北也確實要高過大陸任何二線城市,生活過個把月就能體會。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就硬數據,硬實力來看,臺北還是屬於二線城市。後面說的幾項,大部分還是軟實力,還是暫時的。這可能跟大陸城市初來咋富,大家更盯著錢一些還沒有關注到這些層次有關係。 譬如說,我們小時候,十幾年前,二十年前,青島的學校裡一個班有幾人會小提琴,鋼琴之類樂器??而現在的學校裡的孩子們,一個班有幾人居然沒學過,不會樂器呢??這些從小薰陶出來的孩子將來有0.1%走上音樂道路,那麼可能就已經碾壓了臺北的地下樂隊。到我們下一代人成長起來的時候,臺北這些文藝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Magic6981045


臺北還是一個挺不錯的地方的,臺北市是臺灣的文化教育中心,教育資源豐富。臺北的生活十分便利,從便利性這點出發,隨便出個門,到處到有7-11之類的店面。這點確實是門店眾多,密度高,7-11可以買生活用品,吃飯,充話費之類的。而這,提到了物質範疇的標準,有了比較的可能性。然而在這點上,大陸的店面密度確實沒有臺北那麼高。

臺灣的人均GDP在兩萬出頭,中國大陸即使是北京、上海的人均GDP也不過是1.6-1.7W左右(單位:美元);而臺北是臺灣最富的地方,人均GDP想必在兩萬五以上應該不成問題,甚至可能更高。個人覺得和南京很像,但是總體發展水平來看:無論是從經濟、教育、地緣、房價、人民生活水平等諸多角度來看,臺北毫無疑問秒殺南京。而南京在大陸已經是二線城市中的佼佼者。除北上廣深外任何城市未必敢說在這些領域都超過南京,所以可以看出臺北市怎麼都有個二線城市了吧。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如果將臺北與南京來比較,尚可分得有上有下,跟南京列為同為二線城市是可以的。但要要知道的是,臺北可是當做一個“首都”的標準在建設的,而南京不是。

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討論一下。


頂脈圈視界


我國的城市等級劃分是根據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工業等多個方面綜合評定的。據最新的城市等級劃分名單,名列一線城市的5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天津。有很多國內國際機構都把臺北排成中國一線城市,和北上廣深並列。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的GaWC更將臺北評定為世界一線城市。那麼臺北真的能算一線城市嗎?


一、看硬實力。

一個城市的硬實力包括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看臺北的等級。


首先是基建方面。臺北面積小,人口少,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老舊。在整個臺北市裡,除了101大樓之外,很少有高樓大廈,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建築,設計風格也很陳舊。年代感十足,但現代化都市感不足。


再來看臺北的GDP。近幾年,臺北市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據統計,2016年臺北市的GDP總量為5043億元人民幣,排在浙江省溫州市的後面。而溫州在我國內地的城市裡只排名35位。

上海市地鐵線路圖

臺北市地鐵線路圖

第三項可以看交通發展。從地鐵通車裡程上可以看出城市的發展程序。目前臺北地鐵的通車裡程還趕不上武漢、南京,跟北上廣深遠沒法比。上面分別是臺北和上海兩個城市的地鐵線路圖,可以使對比更加的直觀。


二、看軟實力。

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多指文化水平、人文環境、體制機制等方面。它包括了文化感召力、社會凝聚力等多種力量的總和。

我們先來看商業。上海有4家特斯拉官方展廳,臺北0家;上海有2家LV旗艦店,臺北1家;上海有6家Apple Store,臺北0家;上海有2家法拉利經銷商、2家蘭博基尼經銷商,臺北各1家……當然,臺北市的人口數量跟上海沒法比,總的來說,在高端奢侈品的消費能力、吸引國際大品牌的能力方面,臺北和北上廣深是差不多的。

文化藝術方面,臺北跟北上廣深也確實有一拼,甚至更強。比較直觀的感受就是街頭文化,臺北各種地下樂隊演奏、民間藝人表演非常多,像架子鼓樂隊、小提琴、銅管樂器表演等,都很常見。還有美術、收藏等方面的水準,臺北也確實要高過大陸任何二線城市,能跟北上廣深媲美。

單純的按人口、土地面積、GDP等方面來說,臺北完全不能和北上廣深來相比,但是臺北的文化、開放、人才的引進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特點,在影響力、文化、綜合實力等方面,我覺得還是領先很多城市,可以算是準一線城市。嗨住租房擁有海量的房屋出租及公寓出租房源,房源信息真實可靠,下載嗨住APP,可進行商圈找房、地鐵找房、地圖找房,幫您快速輕鬆找到滿意的房子。


嗨住租房


臺北作為臺灣省會,和內地大多省會城市一樣,屬於二線城市。

被排在二線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規模小、人口少,就比如廈門,感覺像是微縮版的發達城市,但是因為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等原因只能是二線。而臺北就更誇張了,市轄區只有271公里,是廈門面積的1/6,人口268萬,比廈門還少130萬,GDP大約5500億左右,比廈門高出一千多億,可見人均數據還是很高的。此外臺北的交通和科教等方面也比二線非省會城市要強很多,所以具體定位的話,應該屬於二線與新一線之間的水平,算是強二線吧。

當然這是按照臺灣去年新劃分的區域來界定,如果把過去的臺北縣(今新北市)也計入臺北範圍,那就是新一線的水準了。臺北人口268萬+新北人口400萬=668萬人,臺北GDP5500億+5700億=11200億,數據基本相當於新一線城市的青島,而人口卻是新一線當中最少的。


城市發展報告


我平均每年去臺灣兩次包括臺北。看從哪個角度評價。高樓大廈,三線。城市管理,一線。治安:一線。物價與房價:一線。市民整體素養:超一線。無現金與APP,底線。

喜歡我的回答的話,可以關注我(公眾號與頭條同號)。以後就能在提問中直接點名我回答了。

雲中喬


大陸一線城市人口至少要上千萬,才配稱一線城市,北京2300萬,上海2400萬,廣州深圳等等我就不說了,臺灣省一共才2300萬人口,一個市頂個臺灣省,北京七環一共一千公里,過去臺灣是不錯,四小龍之一,可那已是過去,60–90年代而已,這是21世紀,等等例子云雲,不一一列舉,目前回歸祖國才是大勢,14億祖國人民歡迎你們,祖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誰可改變H


比GDP總量和城建對臺北有失公允,畢竟只有200多萬人,地少加之至少10年經濟停滯不前。

但是臺北作為一個“獨立經濟體”首府位置,有著幾十年號稱“經濟奇蹟”發展的積累,還是大陸新一線城市不能比的,目前來看大陸大城市的人均還是沒追趕上臺北,也許實際購買力已經差不多了。

要放在大陸城市中排名還真不好排,主要是臺灣的社會發展指數相對大陸高,有點已經後工業社會的感覺


島主J


首先,我覺得臺北市應該算做我國的準一線城市。

理由有幾個方面,雖然臺北市在臺灣省來說無論從經濟、商業等方面都是屬於臺灣省的第二大城市。

不過臺北市是臺灣省的省會城市,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臺灣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北市也有這不可磨滅的功勞,而且對於整個臺灣來說,臺灣的文化、開放、人才的引進等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特點,而且,臺北市歷史悠久,雖然按照臺灣的人口、土地面積、GDP等完全不能和北上廣深來相比,但是從影響力、文化、綜合實力等方面,我覺得還是領先很多城市,可以算是準一線城市。

以上僅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天星獵戶


臺灣的市有兩種,一種是省轄市,與縣同級,一種是縣轄市,與鎮同級。臺北市原來只是臺北縣的縣城,與鎮同級。後來從臺北縣獨立,與縣同級。臺北縣又撤縣改市變成了新北市。如果原臺北縣與臺北市直接縣市合一,其面積大概2300平方公里,跟大陸的縣一樣。新北市與臺北市人口也不多,加起來不到600萬。兩市經濟相加大概1.2萬億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