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偷袭珍珠港日军飞机怎么补给?就是中途怎么加油?

greatwallshao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补给和加油都是在航母上完成的。

当偷袭的机群起飞时,都是在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内,所以谈不上补给问题。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距离日本本土有3300海里。

看起来似乎很远,但对于远洋舰队来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早在蒸汽时代,大型战舰就具备跨越大洲作战的能力。

日本为了偷袭美国珍珠港,也花费了很多心思。

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他们的攻击舰队分为很多批。

第一批是20艘潜艇,分为3个分舰队,提前很久出发,目的是进行侦查活动。

然而这些潜艇赶到珍珠港都比较迟,并没有发现美军航母去向。


第二批是5艘潜艇,目的是将携带的5艘袖珍潜艇放入珍珠港,进行鱼雷偷袭。


第三批是战略侦查潜艇,只有2艘,1艘盯住东南方的萨摩亚、斐济方向,1艘盯住夏威夷群岛北方的阿留申群岛,防止有其他舰队突然出现干扰作战。


第四批示补给编队,有6艘油轮组成,先期出发,为潜艇提供燃料。

第五批则是进攻编队了,航空母舰六艘;高速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九艘;潜艇三艘;加油舰七艘,共30艘。

为了隐蔽行踪,这30艘军舰是分为7批出发的,在日本北方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集结后,才一同驶向珍珠港,前后航行了16天,赶到距离珍珠港大约200海里地区。

其实,日本如此大规模的动作,美国海军早就应该发现。

实际上,攻击开始前,美国的巡逻机已经发现一艘疑似日本潜艇。

但当时日美并没有宣战,美国海军没有想到日本会敢于直接对珍珠港进行偷袭,所以视而不见。

甚至夏威夷的雷达已经发现了日本舰载机攻击群,还误判为从本土飞来的美军战机。


萨沙


虽然舰载机不需要补给,燃油够用,但航母编队回来时还是需要补给的,因此,日本海军在航母编队回来的路上准备了8艘燃油补给舰船,等候给返回的航母编队进行补给。这次袭击日本海军共损失舰载机55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是一次大胆的偷袭行动,虽然舰载机依靠航母去执行偷袭任务,但如此大的航母编队不被发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舰载机的航程是保障这次偷袭成功的关键,毕竟航母不可能靠近珍珠港距离太近,否则会暴露位置,那么当时航母距离珍珠港多远?舰载机的航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详细探讨一下;


1941年12月7日早晨6:10,南云下令对珍珠港美军进行打击,为了保障舰载机的航程能够达到珍珠港并有充足的时间作战,同时又要保障舰载机返回日本海军航母编队,航母前进至距离珍珠港所在地夏威夷瓦湖岛北面约220海里的地方。一海里=1.852公里,也是是400公里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舰载机够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看看当时日本舰载机的航程。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的舰载机基本是有以下机种,我们看看它们的航程情况。(一)三菱“零式”舰载机;这是一个系列型号的战斗机,不光海军有,陆军也装备,这也是二战时期日本著名战斗机,其中的21舰载型共生产了2821架。另外还有22、32等数个型号。航速565 公里/时,续航距离2560公里,乘员:1人,零式的载弹量不高。




(二)爱知九九式舰上爆击机(D3A1-D3A2)日本把舰载攻击机都叫暴击机,九九舰载机也是日本的名机,航速428 公里/小时,续航距离1050公里。这款战斗机成员2人,携带250公斤重的炸弹一枚,也可以携带60公斤炸弹两颗。





(三)中岛九七式舰载机也是一个重要机型,这款舰载机的最高速度378 公里/小时。速度并不高,续航距离1992公里。这款舰载机能够搭载一枚鱼雷或者是800公斤炸弹,或者是250 公斤炸弹3枚或者是60公斤炸弹6枚,这款舰载机乘员3人。



(四)中岛天山舰载机攻击机也是一款能够搭载鱼雷的舰载机,能够搭载一枚鱼雷,或者是250公斤炸弹,速度482 公里/小时,航程1990公里左右,乘员3人。通过上述数据来看二战时期日本的舰载机的航程是足够用了,偷袭珍珠港的航母距离珍珠港的直线距离约400公里,来回距离800公里,还剩下800~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因此够用了,不需要补给。说明一下,二战时期的所以飞机都没有加油能力,还没有这个技术。因此,偷袭珍珠港的舰载机主要依靠航母把它送到珍珠港附近,这个距离足够舰载机使用。



兔哥42928


偷袭珍珠港的日军飞机,它们的加油问题基本上都是依靠航母内部所携带的航空燃油。据二战时期的各国战记,它们的油耗并不高,虽说飞机发动机的马力非常大,但还没有脱离汽车发动机的极限,作为活塞式发动机它的油耗跟以后的喷气式飞机时不能比,所以轰炸珍珠港的日军飞机在行动前只需要加注航母所携带的航空燃油即可,再加上当时日军航母是行驶到距离珍珠港很近的位置才放飞的战机,航程比较短,另外日军飞机由于构造较轻,也比较省油。

也正是因为携带了大量的航空用油,航母的燃料就要相对少一些,但日本海军也做了一些事先准备。首先日本海军并不是直接朝着夏威夷驶去的,这些舰船先行驶至北方四岛的港湾内潜伏下来,待美国松懈时分以隐蔽的航线行进至夏威夷。当然中途还需要随行的燃料船补给一番,随后燃料船回航,驱逐舰护送着航母去执行偷袭任务。


九品侍卫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有很大的侥幸成分!

二战之前,日本海军的建设是按照‘’九段渐减作战‘’的构想进行的:即,日本海军的首战战场在菲律宾,决战战场在小笠原群岛以东,它们距离日本本土均不遥远。这一海域国家、岛屿众多,海军舰艇补给并不困难;因此,旧日本海军舰队对万吨级远洋补给舰的数量、质量很有限!它没有专门的机构全面规划日本海军未来远程作战的补给舰队,导致旧日本海军缺少专门建造的万吨级军用补给舰!

战前,日本海军在战列舰上开会讨论偷袭珍港的细节,日本海军第二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多闻就恼怒地说:“好啊!那我们第二航空战队就单程攻击珍珠港,战斗结束后就飘在海上,让你们都漂漂亮亮的返航!”——这就是日本海军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决油料补给的问题,日本海军出动六艘航空母舰、七艘‘’特设给油舰‘’——能够出动的油料补给舰都出动了,所有参加作战的舰艇全部是大续航力军舰!就连航母的通道都堆满了油箱和油罐:孤注一掷!万一被美军炸弹击穿航母装甲的话,内部的油料大火足以击沉日本航母!尽管如此,偷袭舰队的邮料补给仍然捉襟见肘。日军只好制订了海上接力加油计划:万一,日本海军编队不能进行海 上燃料补给的情况下,轻巡洋舰“阿武隈”号和9艘驱逐舰将中途返回,巡逻队(潜艇部队)将代替警戒队的作用。参加作战的潜艇有3艘,均为伊号乙型,标准排 水量2200吨,装载燃料(重油)达750吨——它们由作战舰艇拖曳出海随行——节约燃料达到极致了。以至于日军的二次偷袭珍珠港计划计划用水上飞机来实施——日军试图用潜艇为它们补给油料;

当然,日军的赌博成功了:可是,受限于油料补给不足,日军归途舰队放弃了占领中途岛的计划,为日海军的没落埋下伏笔!



珍珠港战斗的胜利让日海军全力开展油料补给舰的建设:国力有限让日本海军的补给舰建造缺少延续性;缺少补给舰让日本海军舰艇面对强大的美国特混舰队处于守势:中途岛战役也是日本海军希望占领中途岛获得补给,然后,日本海军以逸待劳歼灭增援的美国海军。最后,日本海军一输再输,直接输掉了整个战争!





熊style


▲上图为正在轰炸珍珠港的日军舰载机

二战时期的飞机并不具备空中燃油补给能力(即“空中加油”),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加油始于1950年,美国波音公司开发了"伸缩套管"加油装置,即著名的"波音探管"。因此1941年在珍珠港事件中执行偷袭行动的日军联合舰队舰载机是不可能在飞行途中实施空中燃油补给的。二战时期战斗机的最大航程不超过2500公里,作战半径一般不超过1000公里,以性能最顶尖的P-51“野马”战斗机为例,在全副武装且挂载副油箱的状态下最大航程为2755公里,而珍珠港所在的夏威夷群岛与日本本土的直线距离为3500海里(6475公里)。很显然日军的飞机即使性能与美军的P-51“野马”相当、且在挂载副油箱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直接从本土直飞珍珠港实施空袭,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不能进行空中加油,日军是如何做到从万里之外偷袭美军珍珠港的呢?

▼下图为在日军偷袭中发生爆炸并开始沉没的美国海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日军联合舰队直接航行到夏威夷群岛使用航母上的舰载机对珍珠港实施空袭

为了起到战役突然性的效果,日本在实施偷袭珍珠港之前首先利用外交手段麻痹美国,然后让联合舰队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横跨半个太平洋,悄然接近夏威夷群岛。

然而仅仅抵达夏威夷群岛附近海域同样不能放飞舰载机实施攻击,这是因为该群岛包括8个大岛和124个小岛,绵延2450公里,总面积达1.67万平方公里。而珍珠港则位于群岛中部的火奴鲁鲁岛(即檀香山),距离最南端的夏威夷大岛的直线距离为1200公里,距离最北端的考爱岛700公里,已经超出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

▼下图为实施偷袭珍珠港行动的日军联合舰队航线图

而且出于隐蔽性的考虑,日军不可能从直接珍珠港正面开展攻击,所以需要继续航行直火奴鲁鲁岛的背面(即西北方向),在距离海岸50公里、距离珍珠港200公里的海域放飞舰载机。在这个距离上实施攻击是不需要空中加油的,因为日军舰载机在挂载航弹和鱼雷时的作战半径一般不超过400公里,而珍珠港与联合舰队的往返距离正好是400公里,即使在不使用副油箱的情况下也能实施攻击然后从容返航。

▼下图为使用旅游攻略图来说明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示意图,紫色箭头指示的位置是珍珠港所在地,红色箭头指示的位置是日军舰队放飞舰载机的海域。

舰载机作战半径小于最大航程的原因析

不论是美军的舰载机还是日军的舰载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战半径远远小于最大航程,原因除了与载荷重量有关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受到导航与通讯的制约。

在茫茫的大海上是很难像在陆地上那样依靠参照物来使用地图作业的方法进行导航和定位的,而二战时期就连陀螺仪惯性导航技术都没有普及,雷达技术又过于落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更谈不上了,所以只能采用无线电导航。

无线电导航是利用定向天线电磁波直线传播的原理进行导航的,受地球曲面的影响,导航信号只作用于60~100公里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导航飞机进行信号中继(通讯信号同样如此)。如若不然,飞机将会在大洋上空迷失方向,极有可能造成在发起进攻时找不到目标或者返航时找不到航母。

下图为美军的舰载导航飞机,红色圆圈中圆形天线为导航信号中继天线。

偷袭珍珠港时假设日军拥有足够的导航飞机以及加油机,舰载机扩大攻击距离的可行性分析

日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空袭行动是一种高风险的冒险行为,如果在接近夏威夷群岛海域时被美军侦察机发现,偷袭的意义将不复存在,而且极有可能会演变成遭遇战。那么假设日军在拥有足够的舰载导航飞机以及加油机的情况下能不能在较远的距离发起偷袭式的空袭行动呢?

二战时期的舰载机属于单发活塞发动机驱动的轻型螺旋桨飞机,弹药携带量少、攻击精度差,需要大机群编队对目标实施密集攻击才能达到毁伤效果。比如日军能搭载一枚457毫米鱼雷或者一枚800公斤航弹的“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在海战中的投弹命中率仅为30%,因此在攻击一个海上目标时需要6~12架组成编队轮番攻击才能凑效;在攻击大型舰队目标时就必须采用大机群组成的多编队轮番攻击的战术才能达到打击效果,而且还要保证每个攻击波次能无缝衔接,否则一旦留给美军喘息机会部署防空甚至是组织反击,日军舰队反而会承担跟高的风险。

▼下图为正在投放457毫米航空鱼雷的日军“九七”式舰载攻击机。

比如日军在偷袭珍珠港时放飞的第一波次舰载机数量就达到183架,第二波次放飞168架,每个波次间隔1小时零5分钟。如果本次偷袭放飞舰载机的距离为较远的安全海域,舰载机需要空中加油才能飞抵攻击位置或者返回舰队位置;同时假设日军拥有12架空中加油机(每艘航母配2架),每架加油机能同时为2架舰载机加注燃油,每次授油耗时5分钟。

那么可以将第一波次的舰载机分为7.6个批次进行空中加油,每个批次为48架,一共需要耗时38分钟。这点时间对于发起的第一波攻击来讲并不存在问题,但是第二波机群就会因中途加油所耽搁的时间而失去与第一波次的“无缝衔接”打击效果。倘若攻击计划中还包含第三波次,那么航母甲板上势必出现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那样的混乱场面,即天上有待降落的第一波飞机,而甲板上则有待起飞的第三波次飞机。

▼下图为中途岛海战中准备对日军舰队发起攻击的美军舰载攻击机,日军在本次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在于混乱的舰载机起降指挥,其次才是美军凌厉的攻势。

因此即便是现代航母放飞舰载机发起大规模空袭时也不会在中途为飞机实施空中燃油补给,如果攻击目标距离超出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则需要航母舰队航行至理想位置才会放飞舰载机。

综上所述,即使日军在具备空中加油技术、拥有足够的加油机和导航飞机的情况下也不会采用中途空中燃油补给的形式从远距离开展偷袭行动,因此偷袭珍珠港的日军飞机根本就没有也无法实施中途加油。可见就算是决了导航和空中加油的制约,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也未必能得到扩大,因为攻击战术才是制约大机群舰载机开展远程奔袭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正在实施空中伙伴加油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


兵器知识谱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纯粹从战略上说,此举直接造成美国参加二战,并使美国参战初期在西太平洋的实力受到一定影响。但日军这点胜利,就整个二战进程几乎毫无意义。

珍珠港事件更大的价值可能到时在军事技术上——首次以航母运载海军航空兵进行远程奔袭,开启了海洋战争的新模式。

日本确认作战计划是1941年的10月中旬。之后,以6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庞大舰队,从日本出发,横渡3000多海里,迫近美国珍珠港。在这个过程中,日军保持无线电静默,以避免被美军发现。12月7日凌晨,日军航母已经接近珍珠港。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数百架飞机分波次袭击港口,美军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珍珠港对美军而言,几乎可以称为大洋腹地的港口。日军要想用飞机从本土出发轰炸珍珠港是绝无可能的。但是长距离奔袭的航母却成为了这样一个战略搭载平台。飞机在过去的途中可以在航母上停歇,战前在航母上加油,战后也可以到航母上进行补充和保养。这也是航空母舰对于一支远洋舰队的核心意义所在。


巴山夜雨涮锅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飞机是从航母上起飞的,油在航母上就加好了,不是从日本飞过去,中间飞机都在航母里边停着呢。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飞机都是用航母运过去的,加油都在航母里边。
潜水航母这种航母是把水上飞机放到水上以后,在外边加油。

对于一些执行侦察监视任务的日军水上飞机,一般是预先制定一个加油计划,由日军的潜艇在预先约定的地点和约定的时间先在加油地点附近等着,等飞机来了,给加上油,然后两边各自走开,水上飞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潜艇也希望,这些加油地点通常都是选在一些无人岛礁附近,方便飞机和潜艇找到,如果是附近有美军的舰船活动,那么就是换一个地方会和加油,这些都是事先要做好计划的。
象大艇这种大型的水上飞机就是要和潜艇约好了地方加油了。这个都是要事先计划好。


包括这种小一点的水上飞机,这种小一点的水上飞机是可以放到巡洋舰上的,加油自然是在巡洋舰上边,战列舰上也有这种水上飞机。


红色手电筒


南云第一航空舰队从单冠湾启航时,随队有几艘大型油船,在中途为航母加油。然后航母编队驶向珍珠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