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珍珠港》中空袭东京的为何是陆军的B-25轰炸机?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珍珠港》是一部很精彩的二战大片,影片中轰炸东京的B-25的确属于陆军,一方面美国空军在二战时还没成立,作战飞机都归属于“陆军航空队”,另一方面海军舰载机里没有轰炸机,只有靠陆军的B-25执行远程攻击任务。

二战爆发前夕,美国海军舰载机主要有两种机型,F-2A“水牛”和F-4F“野猫”,前者性能较差,面对日军“零”式战机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还好F-4F的性能还凑合,就这样一直和日军周旋、直到F-4F改进出了F-6F才稳住局面。

此外还有SBD俯冲轰炸机和TBF鱼雷机(性能堪忧,中途岛海战就损失了一大批,很快全部退役),但没有专门的轰炸机。

其实想一想也知道,二战时代的航母尺寸普遍不大,采用直通型甲板,弹射器更是没影的事,起飞螺旋桨战斗机、俯冲轰炸机这些小飞机还可以,但要起飞轰炸机就十分勉强,《珍珠港》的剧情里也有体现。

为搭载B-25,美军对其进行减重,机组成员也反复训练、演习,最后还是险象环生,勉强把这一次任务执行了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电影毕竟要追求视觉效果、不会完全忠于历史,真实的B-25轰炸东京行动中,只有寥寥几架轰炸机抵达东京上空、投掷的也主要是塞满传单的宣传弹,声势远不如影片里那么浩大,所以也有人认为,杜立特的轰炸东京作战几乎没有军事价值、只有政治价值,只为让日本鬼子“卧榻难安”,这种认识未免有些片面。

事实上,美军B-25对东京的轰炸行动,正打到了日本的软肋。

东京被轰炸后,面对国民“首都是否安全”的疑虑和指责,日本很清楚这些B-25只能是从航母起飞、长途奔袭而来,为平息国内舆论,急于要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战略上过于急躁,这才有了后来中途岛海战的惨败。

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四艘大型航母,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也随之而逆转。

从这一角度讲,《珍珠港》对轰炸东京作战的刻画,凸显其对日本的震撼,相对来说也有其合理之处。

——


炎黄军武

电影《珍珠港》中美国空军空袭日本本土的作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杜立特空袭”。这次空袭是在1942年1月开始进行策划的,当时美国已经基本丧失了在西太平洋的所有基地,陆军轰炸机无法从珍珠港如此遥远飞,到日本上空再返回,只能由海军的航空母舰来执行。


当时日本在本土以外500英里处的海洋建立了一道由警戒船构成的警戒线,所以美军的轰炸机必须要在大约550英里的距离上起飞,如此轰炸机来回的航程是1100英里,算上轰炸时间等轰炸机返回航空母舰则最少需要等待8个小时的时间,而日军一旦发现美国航母,其在本土的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必然会迅速发起反击,预计反击的第一波将在5个小时之后。美军必然不愿意让仅存的这几艘宝贵的航母担负如此的危险。

最终美国海军决定由航空母舰运载轰炸机到日本警戒线附近,然后起飞前往轰炸日本本土,同时美军的航空母舰舰队立刻返航,轰炸机群在在轰炸了东京后向西飞到中国的飞机场去降落。如此既可以执行轰炸任务,而且航母不用冒太大的风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按照这种方案,轰炸机需要飞行至少2000英里以上的距离,海军的轰炸机根本没有这么远的航程。最终海军从陆军的轰炸机中找到了合适的机型,那就是B-25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在加上额外的油箱并携带2000磅炸弹后仍能飞行2400英里。通过大量的训练使飞行员掌握了从航母上起飞的技术,由于B-25体型太大无法储藏于航母甲板下的机库里,只能放在甲板上,同时还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它们起飞,最终只有16架轰炸机装载于“大黄蜂”号。另一艘航母“企业号”则负责为“大黄蜂号”提供空中掩护,原因是大黄蜂号的飞机都藏于甲板下,甲板上是轰炸机,出不来。



最终这一空袭成功的得以实施,虽然在军事并没有对日本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它激励了美国人的士气,让他们对胜利充满了信心,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