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朝壽命不過三百年的魔咒,為何整個封建社會都沒有打破?

wm30947889


中國古代王朝都逃不過被滅亡的宿命,都是由於前王朝的腐朽衰敗,然後被新王朝取代,新王朝的國君勵精圖治,勤儉治國,把國家推向繁榮富強的巔峰,然後子孫貪圖榮華富貴,親小人遠賢臣,最後讓國家又被全新的王朝取代,中國封建社會都是這樣的循環,但是經常研究歷史的朋友就會發現,古代大多數封建王朝統治的時間都不會超過300年,這其中又隱藏著怎樣的玄機?難道真的是有魔咒?

答案當然不可能是魔咒這種虛無的東西,造成歷史“300年”週期性演變有以下幾個客觀原因:

一是,中央集權的逐漸削弱,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強弱呈週期性特點。從秦始皇統一天下開始,就建立了一套臻於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史學家說,中國是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世界上唯一個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向每個農民徵稅的國家。

但是,農民唯一能又交稅又能養家餬口的來源就在於土地,而農民手中的土地早已集中到地方大富豪的手中去了,地方掌握了更多的財源,實力增強,必然使得中央集權的實力大為削弱。隨著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弱,財政來源越來越少。經濟決定政治,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王朝被推翻也是必然的。

第二,農民生存的極限。從先秦就開始的各種土地制度,包括井田制、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等等,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為了防止農民土地被兼併,但是由於措施的不徹底性加上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些措施沒能從根本上抑制土地兼併。土地兼併以致民不聊生,統治階層內部的衝突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衝突沒有調和的途徑,朝廷無力解決,以至於朝廷被取代。

第三,小農經濟的週期性瓦解加上天災的不可抵擋。每次王朝更替後,統治者都會對土地進行重新分配,讓人們安居樂業從事農耕生產以鞏固統治。然而小農經濟很脆弱,一旦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小農就會破產。這時,小農的產業就會落入地主手中,而小農則成為流民。在土地不再被重新分配的情況下,流民會一直增加下去。當流民超過人口的20%時,社會將極度不穩定,王朝因此陷入危機。

綜上所述,歷史是週期性演進的,所有的歷史進程都在按照週期性的規律變化著。三十年是一小變,一百年年是一中變,三百年是一大變。一千五百年是一紀,三紀過後才看得出歷史的脈絡。所以我們現代人的視角已經是站在21世紀的高度來看回顧歷史,當然會呈現出一種週期性的特點。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是默貘君,對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