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朝寿命不过三百年的魔咒,为何整个封建社会都没有打破?

wm30947889


中国古代王朝都逃不过被灭亡的宿命,都是由于前王朝的腐朽衰败,然后被新王朝取代,新王朝的国君励精图治,勤俭治国,把国家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然后子孙贪图荣华富贵,亲小人远贤臣,最后让国家又被全新的王朝取代,中国封建社会都是这样的循环,但是经常研究历史的朋友就会发现,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统治的时间都不会超过300年,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难道真的是有魔咒?

答案当然不可能是魔咒这种虚无的东西,造成历史“300年”周期性演变有以下几个客观原因:

一是,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强弱呈周期性特点。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就建立了一套臻于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史学家说,中国是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世界上唯一个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向每个农民征税的国家。

但是,农民唯一能又交税又能养家糊口的来源就在于土地,而农民手中的土地早已集中到地方大富豪的手中去了,地方掌握了更多的财源,实力增强,必然使得中央集权的实力大为削弱。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财政来源越来越少。经济决定政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王朝被推翻也是必然的。

第二,农民生存的极限。从先秦就开始的各种土地制度,包括井田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农民土地被兼并,但是由于措施的不彻底性加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措施没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以致民不聊生,统治阶层内部的冲突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没有调和的途径,朝廷无力解决,以至于朝廷被取代。

第三,小农经济的周期性瓦解加上天灾的不可抵挡。每次王朝更替后,统治者都会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让人们安居乐业从事农耕生产以巩固统治。然而小农经济很脆弱,一旦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就会破产。这时,小农的产业就会落入地主手中,而小农则成为流民。在土地不再被重新分配的情况下,流民会一直增加下去。当流民超过人口的20%时,社会将极度不稳定,王朝因此陷入危机。

综上所述,历史是周期性演进的,所有的历史进程都在按照周期性的规律变化着。三十年是一小变,一百年年是一中变,三百年是一大变。一千五百年是一纪,三纪过后才看得出历史的脉络。所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已经是站在21世纪的高度来看回顾历史,当然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特点。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是默貘君,对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