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山東省寧陽縣堽城壩——利澤千秋的水利樞紐

山東省寧陽縣堽城壩——利澤千秋的水利樞紐

“螭首古碑趺贔屓,治水偉業成傳奇;撰文書丹非等閒,高士大家總相惜。”矗立於大汶河南岸山東省寧陽縣禹王廟內的《堽城堰記》碑,為明代所立,500多年來一直向人們講述著堽城壩的修建歷史。

大汶河,綿延於齊魯大地上的母親河,時而慈祥,以自己的汩汩清流無私地滋潤著兩岸廣袤的土地;時而蠻橫,給兩岸人民帶來災難。於是,一座座水庫,一個個大壩,在大汶河上築起,記錄下兩岸人民對水的渴望,對天災的抗爭。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山東省寧陽縣伏山鎮境內的堽城壩,因水患而生,歷經千年,依然鮮活。

堽城壩的由來

“開了老閘灣,三縣跟著爬;開了石樑口,三縣跟著走。”這是堽城壩附近百姓口中流傳了上千年的民謠。大汶河發源於泰萊山區,一路西奔,融匯東平湖、大運河,它與我國北方的大部分河流一樣,也有著“銅頭鐵尾豆腐腰”的弊端。大汶河中部的山東寧陽段,兩岸堤壩土質鬆軟,支流縱橫,每年雨季,常為水患。尤其是地處堽城壩下游的伏山鎮、鶴山鄉沿岸,地勢低窪,沙化嚴重,汛期一到即氾濫成災。

據史料記載,“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決春城(今鶴山鄉八大荒至徐家平一帶)十餘里,邑人譚洪作堤捍之。”這裡提到的譚洪首築堽城築土壩,可以看作是對該段堤壩實施有效治理的第一人。

至元憲宗七年(1257年),為減緩水勢,避免災害,同時利於漕運,便於灌溉山東濟寧、兗州一帶廣袤的田地,朝廷才開始於大汶河南部、堽城裡村西北的老閘灣處,用沙土修築臨時攔河大壩,於東部修建洩洪的閘門一座,攔截汶河水入洸河(寧陽縣境內的一條主要河道)。因壩為土築,夏秋洪水季節常被沖毀,而且泥沙淤積,河床升高,河道塞流。因此,每年秋末重築大壩成了當地百姓一項繁重的勞役,也增加了地方上的財政負擔。

即便如此,此時的堽城壩,卻已成為當時國家的引汶濟運工程而發揮作用了。

山東省寧陽縣堽城壩——利澤千秋的水利樞紐

為鎖水患迭次修壩

汶水水患的治理,是一場人與水的長期博弈。堽城壩修築後,歷朝歷代都帶著對水的敬畏,十分重視對堽城壩的維護和利用。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都水少監馬之貞主持濟州河引水工程時,在堽城壩建石砌大閘,用鐵砂磨吻合,以利控制水勢,構築堅固。

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又於其東作雙虹懸門閘,史稱汶水東閘,而原閘門稱為西閘。由於西閘的壩基太高,約三分之二的汶河水經東閘導入洸河。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改土堰(當時的堽城壩)為石堰。不過,工程是當地官府發動百姓運作的,設計簡單,施工質量沒有保證,五月石堰建成,六月即被洪水沖垮。等水退了後,又用亂石堆砌攔水,導致河床升高,從此,堽城壩以東常年存在水患。

至元(元代共有兩位皇帝用過至元的年號,一位是元世祖忽必烈,另一位順帝。這裡是順帝年號)四年(公元1338年)七月,大水沖決東閘,洪水徑直流入洸河,大閘幾近沖垮,洸河也被泥沙淤積。

山東省寧陽縣堽城壩——利澤千秋的水利樞紐

明運河時期的堽城壩

古人逐水而居,汶河不絕的水患,註定堽城壩的荒廢不會太久。明成祖初年遷都北京,南糧北運成突出問題,朝廷決定恢復航運,重建堽城壩。

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水分司員外郎張盛動工修建堽城壩及閘門。新壩址選定在該段河流唯一一處河底為堅硬石質、距元朝堽城壩址以西4公里處的堽城壩村北,改土壩為石壩,壩體用大小石塊間雜鋪排,並用玉米、高粱的湯汁調和石灰粉灌注,次年竣工。新壩底寬25尺,面寬17尺,壩高11尺,南北長1200尺,共砌壘石7級,每級上縮8寸。壩體共設7個過水孔,木板閘門啟閉。兩端各建兩個逆水雁翅和順水雁翅。壩面用方形條石鋪設,石與石之間連以鐵錠,條石上下均護以鐵栓。在新建石閘南部開鑿河道4.5公里,連接洸河舊道,航運日盛。自此,堽城壩引汶樞紐與南旺分水樞紐併為當時主要的兩大水利樞紐。

汶水無常,古人對水利樞紐的設計和使用也在不斷變化。堽城壩改石壩30年後的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朝廷總結了堽城、戴村二壩及濟寧天井、南旺二分水口的作用,將堽城壩引汶樞紐由主要樞紐降為輔助設施。

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因雨水過多,濟寧一帶湖水漲溢,運河堤決,因之堵築堽城閘,以防汶水南流。至此,堽城壩完成了“引汶濟運”的歷史使命。

堽城壩猶在

“引汶濟運”的使命雖已結束,但堽城壩仍在部分地發揮著穩定汶河河勢的減災作用。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六月,汶河水暴漲,沖決石樑、桑家、安家等堤堰,大水殃及寧陽、滋陽(今兗州區)、濟寧、汶上等縣。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二月開始對大壩進行修築,五月水歸故道。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汶河水在堽城壩東大閘附近南流量急增,大壩日益被穿鑿,雍正帝特下詔書在大壩西側再加固一道土堰,堽城壩才得以安全無憂。

自堽城壩初建至往後的七百多年裡,堽城壩經歷了數次修整,一直伴隨著水患,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徹底根治汶河,變害為利,堽城壩才獲得新生。自1957年起,國家在明代堽城壩舊址東西,相繼修建引汶灌溉工程,對堽城壩進行加固重修,將堽城壩改建成梯形漿砌料石重力溢流壩,大壩全長405米,高2.7米,頂寬4米,1960年竣工。這次重修不僅有效緩解了洪水對堽城壩的衝擊破壞,保護了這座古遺蹟,更重要的是,大汶河沿岸群眾從此免遭了水患之苦,也大大擴展了灌溉面積。

堽城壩引汶灌區位於寧陽縣西部,北起大汶河,南至濟寧市兗州區,東與月牙河水庫灌區相接,西至汶上縣,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20公里,土地面積253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30.152萬畝,是泰安市唯一的大型灌區。2002年,堽城壩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列入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2002年—2010年灌區完成了四期可研、九期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2016年,根據第四期可研報告,編制了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初步設計,總投資4697.15萬元,並通過了上級發改、水利部門的審批。

山東省寧陽縣堽城壩——利澤千秋的水利樞紐

汶水湯湯,不捨晝夜。

堽城壩,將汩汩的汶河水引入寧陽大地,引得谷麥豐足、鮮花處處,引得風調雨順、人民富庶。

這座年近千歲的古老水利工程,曾千瘡百孔,不斷改變著它的容貌和居所,但為了與水患對抗,時至今日,依然輝煌依舊,堅守著一輩輩黎民百姓賦予的神聖職責,攔水、洩洪、交通、遊覽,並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