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坝——利泽千秋的水利枢纽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坝——利泽千秋的水利枢纽

“螭首古碑趺赑屃,治水伟业成传奇;撰文书丹非等闲,高士大家总相惜。”矗立于大汶河南岸山东省宁阳县禹王庙内的《堽城堰记》碑,为明代所立,500多年来一直向人们讲述着堽城坝的修建历史。

大汶河,绵延于齐鲁大地上的母亲河,时而慈祥,以自己的汩汩清流无私地滋润着两岸广袤的土地;时而蛮横,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于是,一座座水库,一个个大坝,在大汶河上筑起,记录下两岸人民对水的渴望,对天灾的抗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境内的堽城坝,因水患而生,历经千年,依然鲜活。

堽城坝的由来

“开了老闸湾,三县跟着爬;开了石梁口,三县跟着走。”这是堽城坝附近百姓口中流传了上千年的民谣。大汶河发源于泰莱山区,一路西奔,融汇东平湖、大运河,它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河流一样,也有着“铜头铁尾豆腐腰”的弊端。大汶河中部的山东宁阳段,两岸堤坝土质松软,支流纵横,每年雨季,常为水患。尤其是地处堽城坝下游的伏山镇、鹤山乡沿岸,地势低洼,沙化严重,汛期一到即泛滥成灾。

据史料记载,“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决春城(今鹤山乡八大荒至徐家平一带)十余里,邑人谭洪作堤捍之。”这里提到的谭洪首筑堽城筑土坝,可以看作是对该段堤坝实施有效治理的第一人。

至元宪宗七年(1257年),为减缓水势,避免灾害,同时利于漕运,便于灌溉山东济宁、兖州一带广袤的田地,朝廷才开始于大汶河南部、堽城里村西北的老闸湾处,用沙土修筑临时拦河大坝,于东部修建泄洪的闸门一座,拦截汶河水入洸河(宁阳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道)。因坝为土筑,夏秋洪水季节常被冲毁,而且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河道塞流。因此,每年秋末重筑大坝成了当地百姓一项繁重的劳役,也增加了地方上的财政负担。

即便如此,此时的堽城坝,却已成为当时国家的引汶济运工程而发挥作用了。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坝——利泽千秋的水利枢纽

为锁水患迭次修坝

汶水水患的治理,是一场人与水的长期博弈。堽城坝修筑后,历朝历代都带着对水的敬畏,十分重视对堽城坝的维护和利用。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都水少监马之贞主持济州河引水工程时,在堽城坝建石砌大闸,用铁砂磨吻合,以利控制水势,构筑坚固。

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又于其东作双虹悬门闸,史称汶水东闸,而原闸门称为西闸。由于西闸的坝基太高,约三分之二的汶河水经东闸导入洸河。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改土堰(当时的堽城坝)为石堰。不过,工程是当地官府发动百姓运作的,设计简单,施工质量没有保证,五月石堰建成,六月即被洪水冲垮。等水退了后,又用乱石堆砌拦水,导致河床升高,从此,堽城坝以东常年存在水患。

至元(元代共有两位皇帝用过至元的年号,一位是元世祖忽必烈,另一位顺帝。这里是顺帝年号)四年(公元1338年)七月,大水冲决东闸,洪水径直流入洸河,大闸几近冲垮,洸河也被泥沙淤积。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坝——利泽千秋的水利枢纽

明运河时期的堽城坝

古人逐水而居,汶河不绝的水患,注定堽城坝的荒废不会太久。明成祖初年迁都北京,南粮北运成突出问题,朝廷决定恢复航运,重建堽城坝。

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水分司员外郎张盛动工修建堽城坝及闸门。新坝址选定在该段河流唯一一处河底为坚硬石质、距元朝堽城坝址以西4公里处的堽城坝村北,改土坝为石坝,坝体用大小石块间杂铺排,并用玉米、高粱的汤汁调和石灰粉灌注,次年竣工。新坝底宽25尺,面宽17尺,坝高11尺,南北长1200尺,共砌垒石7级,每级上缩8寸。坝体共设7个过水孔,木板闸门启闭。两端各建两个逆水雁翅和顺水雁翅。坝面用方形条石铺设,石与石之间连以铁锭,条石上下均护以铁栓。在新建石闸南部开凿河道4.5公里,连接洸河旧道,航运日盛。自此,堽城坝引汶枢纽与南旺分水枢纽并为当时主要的两大水利枢纽。

汶水无常,古人对水利枢纽的设计和使用也在不断变化。堽城坝改石坝30年后的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朝廷总结了堽城、戴村二坝及济宁天井、南旺二分水口的作用,将堽城坝引汶枢纽由主要枢纽降为辅助设施。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因雨水过多,济宁一带湖水涨溢,运河堤决,因之堵筑堽城闸,以防汶水南流。至此,堽城坝完成了“引汶济运”的历史使命。

堽城坝犹在

“引汶济运”的使命虽已结束,但堽城坝仍在部分地发挥着稳定汶河河势的减灾作用。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六月,汶河水暴涨,冲决石梁、桑家、安家等堤堰,大水殃及宁阳、滋阳(今兖州区)、济宁、汶上等县。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二月开始对大坝进行修筑,五月水归故道。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汶河水在堽城坝东大闸附近南流量急增,大坝日益被穿凿,雍正帝特下诏书在大坝西侧再加固一道土堰,堽城坝才得以安全无忧。

自堽城坝初建至往后的七百多年里,堽城坝经历了数次修整,一直伴随着水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根治汶河,变害为利,堽城坝才获得新生。自1957年起,国家在明代堽城坝旧址东西,相继修建引汶灌溉工程,对堽城坝进行加固重修,将堽城坝改建成梯形浆砌料石重力溢流坝,大坝全长405米,高2.7米,顶宽4米,1960年竣工。这次重修不仅有效缓解了洪水对堽城坝的冲击破坏,保护了这座古遗迹,更重要的是,大汶河沿岸群众从此免遭了水患之苦,也大大扩展了灌溉面积。

堽城坝引汶灌区位于宁阳县西部,北起大汶河,南至济宁市兖州区,东与月牙河水库灌区相接,西至汶上县,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公里,土地面积253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0.152万亩,是泰安市唯一的大型灌区。2002年,堽城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2002年—2010年灌区完成了四期可研、九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2016年,根据第四期可研报告,编制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初步设计,总投资4697.15万元,并通过了上级发改、水利部门的审批。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坝——利泽千秋的水利枢纽

汶水汤汤,不舍昼夜。

堽城坝,将汩汩的汶河水引入宁阳大地,引得谷麦丰足、鲜花处处,引得风调雨顺、人民富庶。

这座年近千岁的古老水利工程,曾千疮百孔,不断改变着它的容貌和居所,但为了与水患对抗,时至今日,依然辉煌依旧,坚守着一辈辈黎民百姓赋予的神圣职责,拦水、泄洪、交通、游览,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