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考古队挖到"昏君"墓,出土生活用品,考古家:改变历史,还他公道

考古队挖到"昏君"墓,出土生活用品,考古家:改变历史,还他公道

关注:闲扯古玩事

古人都讲究青史留名,当然不可能是恶名,基本上都是靠翻阅各种古籍史书,从它们上边的文字记载来审视一个古代人物的形象。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实际上,史书上所记载的历史并非一定客观和准确。

理由很简单,历朝历代尚书部负责撰写本朝历史的史官,基本上都得屈服于皇帝的淫威,对本朝只挑好的写,而对前朝则“鸡蛋里挑骨头”,因此很难让作为后世的我们从中获取到真实的史料。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考古队挖到


好在现代社会催生出了考古这一职业,考古队通过挖掘古墓、遗址古迹以出土古文物的形式,让人们用眼睛从古迹和文物身上去寻觅过往的真实史实。随着现在考古业的不断推进,让不少原本在史书上被记载得“不堪入目”的历史人物,得以被“拨乱反正”。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将西汉在位时间仅27天的“废帝”刘贺描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形象,称其“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按照班固的说法,汉废帝刘贺在就任皇帝一职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干下了一千多件坏事,实在是罄竹难书。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正因为班固的口诛笔伐,使得汉废帝在历史上的名声遗臭万年,其昏君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

考古队挖到

2015年,考古队在江西省南昌市观西村挖到了刘贺的陵墓,其墓坑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创造了我国考古史上近三十年以来的最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专家在刘贺墓内上万件出土古文物当中,发现了一件非常别致的男性用具。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那是一枚玉制的簪笔,如同古代女子所用的发簪一样,簪笔是戴在男子头上的饰物。不过,簪笔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佩戴得了的,它主要是书吏及士大夫的饰物。

古代的文人雅士们通常采用这种执字之笔盘发,方便随时来记事和写字,也就是说古代佩戴簪笔之人,必定是书香气息浓重的雅士。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考古队挖到

简而言之,把簪笔当随葬品入殓到自己陵墓内,则说明汉废帝刘贺生前非常喜爱这支簪笔。

如此一来,刘贺并非是《汉书》上所说的“做尽坏事”的昏君,而是一名热爱读书写字的文雅之人。对此,考古专家直呼“历史应该要还他公道!”

小编觉得如果真是这样就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历史,还他一个公平的待遇。最后觉得小编写的可以的话麻烦点下关注、收藏、评论、点赞。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