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世界各地政权都称为“国”,为何中国古代政权,却只称为“朝”

中国古代的国家,都被称为“朝”,而不是“国”。比如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一直到清朝。连一度有多个国家的时代,也被称为“朝”,比如说南北朝。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国家都被称为“朝”,而不是被称为“国”呢?

世界各地政权都称为“国”,为何中国古代政权,却只称为“朝”

(周朝分封)

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天下共主”的意识。

中国古代中原国家,一直有一种“天下共主”的意识。什么意思啦?就是说天下只有一个君王。其他地方的族群,其他地方的部落,其他地方的国家,都是要服从这个君王,都是要听从这个君王的统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咱们拿周朝来说,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其实才被称为“国”,比如齐国、鲁国、晋国、宋国等等。那些周围的部落或者族群,要么不被承认,比如周朝所说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从“夷”“戎”“狄”“蛮”这些字眼就可以看出,周朝是没有认可他们的,只是觉得他们跟虫蛇禽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给他们一个“国”的封号都没有。不仅不承认,对他们还一味地打击。

楚国当时居住在南方,本来楚国在周朝立国的时候,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因为觉得他们靠近南方,所以没有给予他们公正的对待。楚国的君王,也只是被封为子爵。甚至直接称呼他们为“南蛮”。楚国多次要求被中央政权接受,但都没有实现愿望。连楚王最后都很伤心,自嘲地说自己就是“蛮夷”。

世界各地政权都称为“国”,为何中国古代政权,却只称为“朝”

(楚王出征雕像)

由此可见,周边那些族群、部落,要被周王朝接受,多么不容易。

周边的部落,不被中原的王朝接受,他们就往中原王朝打。你不是“天下共主”吗?你不接受我,我就打你。当然了,他们打也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不被接受,还有他们要通过打击,获取粮食物品等东西。

到了汉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危险。中原王朝不得不重视北方部落的问题。他们常常采用和亲以及打击的方式,又打又拍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处理,中原王朝都不愿意承认周边的这些国家,和中原的王朝处于一种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周边的那些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他们自己也已经认可了他们自己的从属地位。只要中原王朝愿意接纳他们,愿意和他们和亲,愿意认可他们为藩属国,他们也就满足了。

世界各地政权都称为“国”,为何中国古代政权,却只称为“朝”

(刘邦斩白蛇)

其二,“天道轮回”的意识。

“天道轮回”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了?

就是说,中原王朝的君王是天下共主。那么谁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呢?这个不是凭你拳头硬打起来厉害,就能够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的,而是一种“天命所归”。

如果说在天命中,你将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那么你就一定就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比如,刘邦曾经斩白蛇,这就是表示刘邦作为赤帝,将建立汉朝,取代作为白帝的秦朝。刘秀躲避的屋子上空,满天空都是满天红光,也是为了表明,刘秀将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天命所归的天下共主,是轮回的。意思就是说,天命曾经确定这个朝代君王为“天下共主”,但如果天命尽了,那你也就不能成为君王了。你就将被新的君王所代替。

也就是说,后世的朝代,都是因为“天命所归”,取代了前面的“气数已尽”的朝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当时有很多人其实是不认可元朝的,认为元朝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一种殖民。但是朱元璋断然否定了这种观点,而是认为元朝当初打败宋朝,其实是一种“天命所归”。不过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他们“气数已尽”,必然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所替代。

因此,中国古代说“朝”而不说“国”,就有一种“天道轮回”的思想在里面。而如果说“国”,前面的国家和后面的国家,似乎就没有什么关系。也就不能表达“天道轮回”这种思想了。

除此以外,这个“朝”字还和“朝”(今朝的朝)是同一个字,有特别强调“当下”的意思。也就是说,虽然历史上有很多朝代,但是当下的这个朝代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引起大家最特别重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