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30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陳康喜


公元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兵部尚書在沒有做任何像樣抵抗的情況下便開城投降,北京城陷落。


絕望中的崇禎皇帝下令讓後宮嬪妃全部自盡,安排太監帶領自己的三位皇子出逃,在極度失落的情況下砍斷女兒長平公主的一條手臂。在做完了這一切事情之後,在親信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上了景山,找了一棵老歪脖子樹,上吊自盡,結束了大明三百年的歷史。

其實總體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講,崇禎並不算是一個昏聵之君,史料記載崇禎非常勤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閱奏章,二十幾歲頭髮就已經近乎全白,長期的朝政壓力讓他不堪重負。在生活上極度崇尚節儉,他穿的衣服都是皇后做的,有的甚至打了補丁,走路的時候要慢慢走,因為擔心裡面的棉絮會飛出來。常常出於軍事的需要,從自己的私庫裡調撥白銀來接濟軍餉,因為國庫空虛。


在他剛剛即位的時候,大明王朝可以說已經是風雨飄搖了,他的哥哥天啟皇帝寵幸太監魏忠賢,整個朝野上下烏煙瘴氣,百姓可以說是怨聲載道。留給崇禎的是一個爛攤子,於是他選擇隱忍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一舉剷除了閹黨,朝廷上下政局為之煥然一新。

但是這樣也使得文官集團的勢力過於膨脹,開始有些對皇權造成威脅,再者就是遼東的戰局開始惡化,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流賊一直是明朝末年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李自成 張獻忠四處流竄攻城,對中原地區的民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自崇禎元年到崇禎八年,關陝地區和河南中原地區連續八年大旱,局部地區百姓顆粒無收,餓殍遍野,慘不忍睹。朝廷因為撥不出賑災款,百姓紛紛起來造反,在農民起義如火如荼的時候關外的後金也時常侵略,使得明朝顧此失彼,每當農民起義剛剛有點好轉,關外的後金就會入侵,每當精銳被抽調到遼東對付後金軍隊,農民起義就會死灰復燃,李自成的起義軍因此迅速擴大,終於在崇禎十七年打出了口號“嗟爾明朝,氣數已盡”,一路北上,明朝官軍全部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一路順利,直到打到了北京城下。

在此之前,崇禎拒絕了大臣效法宋朝南渡的提議,決心遵循祖制實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國策,調山海關寧遠一線的吳三桂火速進京勤王,準備和李自成進行決戰,然而吳三桂擁兵自重,遲滯不前,從山海關到北京只要兩天兩夜的行軍,吳三桂走了半個月也沒有到達,導致北京城最終淪陷,皇族嬪妃幾乎全部死節。而吳三桂本人也在不久之後投降清軍,做了可恥的漢奸。


順治皇帝入關之後,認為這棵樹見證了大明的滅亡,以及大清的崛起,便把這棵樹保留了下來,用以警醒後代子孫。同時為了出於籠絡人心的需要,下令把這棵樹用鐵鏈子鎖起來,稱之為罪槐,因為它害死了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

崇禎死後留下遺言,朕任賊分屍,無言見祖宗,勿要傷害百姓一人,屍體被農民軍拖到東華門示眾,李自成毫不尊重前朝皇帝的遺體,隨後流賊在北京城燒殺搶掠。

景山上的那棵見證了這一切,歷史滄桑的鉅變以及明末清初的改朝換代,更有李自成的潰敗,如今景山上的那棵樹只能供後人憑弔,追憶過往的種種,如今也成為了一景點。


夏目歷史君


崇禎帝在李自成的部隊打進北京後,自知大勢已去,他又不肯受辱,於是殺死身邊的妃嬪,又殺死親生女兒,並逼迫張皇后自縊,之後他帶著幾十個太監想突圍出城,但沒有成功。絕望之中,他只得帶著寵信的太監王承恩匆匆忙忙逃到煤山,因為走得急慌,以至於跑丟了一隻鞋子,他找到一棵歪脖子槐樹,搭上早就準備好的一條白綾,就在那棵樹上自縊而亡。

▲崇禎皇帝自縊圖

平心而論,崇禎不是個昏君,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好皇上,他非常勤政,也非常節儉。但是他不幸生在了明朝末年,朝廷弊政積累多年,他繼承的可以說是一個爛攤子。崇禎也做了很多改革,試圖把明朝帶上正軌,比如他對禍害朝政的宦官進行了打擊。

但是大明朝積重難返,他的改革收效甚微。特別是他的運氣實在太差,出現了全國性的水旱瘟疫,很多地方莊稼顆粒無收,而地方官還強徵賦稅,造成各地出現民亂和起義,李自成可以說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再加上關外的後金已經崛起,對大明朝虎視眈眈。當時的形勢真是內憂外患,岌岌可危。

▲崇禎皇帝畫像

其實,崇禎畢竟算得上是一個有骨氣的皇帝,他寧死不降,他不愧是朱元璋的子孫,明朝的歷代君王,也有打敗仗的,也有被敵國俘虜的,但是沒有一個投降的,崇禎繼承了他祖先的基因。他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那棵歪脖子槐樹,而那棵槐樹也就成了他這個亡國之君的見證者。

▲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樹

之後當然是李自成的隊伍殺進了北京,義軍把把崇禎的屍體弄到東華門示眾,示眾之後又把他的棺槨暫時放置在皇宮北面的河邊。是北京的市民不忍心,才把他跟田貴妃合葬。

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他為了籌措軍餉,大肆勒索明朝官員,其手段極其殘忍,很多官員被用刑,造成大量的傷亡。而且一向愛護百姓的義軍轉眼間也變成了強盜,對北京進行大肆洗掠。軍事上,吳三桂跟清軍聯合,打敗了義軍,李自成很快就從北京敗退撤出。清人入駐北京,並開始了清人對中原近三百年的統治。

▲崇禎皇帝劇照

清廷對待崇禎卻是另一種態度。清人以帝王之禮厚葬崇禎,並建了地上陵園,還把崇禎的陵墓取名“思陵”,當然清人這麼做是為了籠絡人心,但是這樣做總比義軍的做法更近人情。

至於那棵吊死崇禎的槐樹,清人則給它取名“罪槐”,意思是有罪的槐樹,同時還給它繫上鐵鎖鏈。他們把崇禎的死歸罪於一棵槐樹,顯然是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當然這之中也有籠絡人心的成分。

這棵罪槐在清朝一直存在著,它除了被用來籠絡漢人,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警示清朝皇族,告訴他們要以史為鑑,不要重蹈崇禎的覆轍。

這棵“罪槐”走過了三百多年的歲月,一直活到了“文革”期間。人們都知道“文革”對一切舊的東西都要打爛的,這棵罪槐也難逃劫難,它被剝掉樹皮,不久就死掉了。

如今在那棵罪槐原址,又出現了一棵槐樹,但已經不是那棵吊死崇禎的槐樹了,它是1981年新種的。

▲崇禎皇帝陵園

一棵槐樹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不同時代的風貌。

分享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和觀點,我是醉愛談歷史,歡迎關注!

醉愛侃足球


吊死崇禎皇帝的那棵樹。它長在景山的東坡靠近山頂的地方,樹身直經60公分以上,樹高8米以上,樹的整體向東傾斜約40度,拴掛上吊鏈的那個粗枝幹早就枯死了,枯枝的前部分已被砍掉,後部分的枯枝幹還在那裡顯赫著。1966年紅衛兵在北京的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到景山去的紅衛兵們也可能足出於好奇,就用自己隨身帶的小刀削扒那棵樹的樹皮,扒下一小塊樹皮偷偷地裝在自己的兜裡。紅衛兵人多呀,若大的一棵樹,樹皮幾乎扒光了,這棵樹可能就死在這一年的冬天。

大概是在1972年,我又去景山公園,發現被扒了皮的罪樹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栽在原來位置上的一棵新樹,新樹的直經有15公分,也是傾斜著長在那個上吊的地方,樹前立有一告示牌,書寫著這棵樹的不凡經歷。算來這棵樹也有60年的樹齡了吧。


觀因1


1644年4月25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在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的威逼下,殺死妻女,放走皇子,為了最後的尊嚴,他選擇了在北京景山東坡的一棵歪脖樹下上吊而死,享年33歲。

然而,你知道這棵歪脖樹是誰栽的嗎?

我可以告訴你,是33年前崇禎的爺爺萬曆(朱翊鈞)栽的。為什麼是他栽的呢?

萬曆是明朝當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做了48年的皇帝,卻有38年沒上朝,朝中有許多大臣不認識他的模樣。朝中缺員很嚴重,機構不能正常運轉,你說留給孫子的江山能好到哪裡去?


▲萬曆

早在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問軍師劉伯溫:“大明國胙多久?”劉伯溫答道:“萬子萬孫”,朱元璋一聽高興壞了,其實劉伯溫是說,到萬曆的子孫就到頭了!

歷史不幸被言中了,後世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雖然崇禎是個勵精圖治、勤奮向上的好皇帝,但根早就在萬曆朝爛光了,再努力也於事無補,所以說:“明亡實亡於萬曆”,崇禎的爺爺萬曆親手為孫子栽上了“歪脖樹”。

歲月悠悠,歪脖樹的命運隨著歷史的改變而改變。

清順治帝入關後,為了緩和民族矛盾,籠絡漢人,清政府聲稱自己奪的是李自成的江山,厚葬崇禎,並重新為崇禎建造陵墓。



清政府大打親情牌,不放過任何表演的機會。煞有介事把崇禎上吊的“歪脖樹”圈起來,因為歪脖樹吊死了崇禎,清政府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把老槐樹命名為“罪槐”(意思是老槐樹有罪,吊死了崇禎)並用鐵鏈把老槐樹“捆”了起來。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捆”大槐樹的鐵鏈被侵略者掠走熔化造槍炮了。後來慈禧下旨重新換了一條鐵鏈。

全國解放後,1950年有人在大槐樹上貼了一副對聯:“萬曆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一石激起千層浪,群眾呼籲解除對大槐樹的懲罰。

1956年,北京文物管理局,在徵求各方建議後,拆掉了樹圈,取下了鐵鏈,老槐樹用欄杆圍了起來。


▲崇禎上吊

火紅年代,在1966年大串聯期間,各地紅衛兵雲集北京,為了表達誓死打爛封建帝王的統治的決心,老槐樹的樹皮和樹枝成了他們出氣筒,紛紛剝樹皮,折樹枝以作紀念,上百年的老槐樹怎經得起如此折磨,最後乾枯死亡。

當時北京市園林局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北京市革命委員會,1971年,經周恩來總理同意,北京市革委會批准,市園林局下令將“罪槐”伐除。

1981年,公園管理處將景山南坡找到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樹移栽至老槐樹原處。



1996年,公園管理處將東城區建國門內北順城街7號門前一株有一百五十多年樹齡的古槐移植至老槐樹原處,替代了1981年新移植的小槐樹。 從此,這裡成了北京景山裡的一個旅遊景點。

結語:撫今思昔,感慨萬千,老槐樹見證了歷史的風風雨雨,它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帶著時代的印記永遠消失了。現在的歪脖樹不是原來的歪脖樹了,它不知道那段厚重的歷史,畢竟它的根基很淺,承擔的只是一個旅遊景點的道具而已。


秉燭讀春秋


現在這棵“歪脖子樹”已經不是崇禎帝上吊的那棵樹了,崇禎帝上吊的那棵駝背老槐樹活了300多年,順治帝入關後還把這棵樹定為“罪樹”,這棵無辜的歪脖子樹背上了一口黑鍋,而且一背就是背了三百多年。

(崇禎上吊的那棵駝背大槐樹)

背了三百多年黑鍋的歪脖子樹在上世紀60年代被砍了,這也算是一種解脫吧!

現在崇禎帝上吊自殺的地方已經成為了旅遊景點,很多人到這裡來憑弔明思宗,在這裡有“明思宗殉國處”的石碑,石碑之後便是一棵歪脖子樹,這棵歪脖子樹是後來移栽的,雖然是移栽的,但是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駕崩,天啟皇帝沒有留下子嗣,朱由檢於10月繼承皇位,成為大明帝國的新主人,這時候的大明王朝已經處在風雨中了,搖搖欲墜。面對這個局面,崇禎帝想挽救,他一上臺先把閹黨剷除,然後開始自己的表演,他想把快要墜下懸崖的大明王朝拉上平地,但是事與願違,大明王朝在他手中越來越往懸崖走。

1643年正月本是處在過年的氛圍中,但是對於大明王朝來說,這是最黑暗的開始,李自成、張自忠在湖北等地攻城拔寨,而明朝大將軍左良玉逃到了安徽的池州,此時明朝的軍隊已經打不贏李自成、張獻忠等部了。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隨後北上,三月一日,大同總兵姜瓖率軍投降,李自成兵鋒直指北京。

面對這個情況,崇禎帝急令吳三桂進京勤王,三月六日宣府被李自成攻破,李自成軍隊開始包圍北京。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部正式圍攻北京城,城內的大臣大多都悄悄地與李自成取得聯繫,準備迎接新王朝了。

十八日崇禎帝登上煤山,看到北京城周圍烽火連天,哀聲長嘆:“苦我民爾!”隨後回到宮內將自己的三個兒子交待好。

兒子交待好後,開始處理後宮以及女兒的事,他命周皇后自縊,周皇后解衣自縊後,崇禎帝轉身叫袁貴妃隨皇后去。

袁貴妃自殺後崇禎又把長平公主、昭仁公主叫來,然後用劍將兩人砍死,昭仁公主才6歲,長平公主也才15歲,帝王家苦啊!

崇禎帝此時就像殺人入魔一樣,在宮內砍殺了多名妃嬪,最後命人去叫張皇后自殺。

三月十九日,崇禎帝帶著太監往東華門衝,但是被亂箭射回,然後又跑到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不給崇禎帝開門,崇禎帝只好轉向安定門,安定門的守軍早就跑了,大門緊鎖著,太監們打不開,無奈的崇禎帝回到皇宮召集群臣前來開會,鳴鐘半天沒有一人而來,崇禎帝大呼:“群臣誤朕也。”

(現在的歪脖子樹)

李自成部此時已經攻入紫禁城,崇禎帝跑到煤山上,選了一棵歪脖子樹上吊自縊,他身旁此時只有王承恩一人,崇禎帝在自己的藍色袍服上書寫著:“......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一日崇禎帝的屍體被大順軍發現,大順軍將其移到宮外,當地的老百姓將其葬入田貴妃墓中,清軍入關後將其葬于思陵。

現在明思宗自縊處已經是一個著名景點了,一些人前往此處憑弔明思宗,感嘆他這悲憫的一生。


司馬長史


300多年過去了,崇禎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老槐樹,如同一位歷史的老人,目睹了大明的消亡,旁觀了大清的覆滅,親歷了民國的消逝,見證了新中國的崛起,而它的命運,唉!

因崇禎而成名

《明亡述略》記載:“丁未,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

萬歲山就是當時的煤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改名為景山,就是如今的北京景山公園。崇禎十七年(1644年),上吊的歪脖老槐樹,便位於景山東麓東進門左轉100米處、南進門右轉200米處的山腳下,那裡豎著沈尹默書寫的“明思宗殉國處”銅牌和清翰林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石碑。

朱棣時期,將北京列為大明的都城,並進行修建皇宮,曾在萬歲山堆過煤,因此人們將這裡稱為煤山。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城,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隨逼迫周皇后盡縊而亡,並用寶劍砍傷l5歲的女兒長平公主、砍死6歲的昭仁公主及妃嬪多人等人後,從神武門逃到了萬歲山上,在御前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吊死在歪脖老槐樹上。

臨終前,他還曾遺言:“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人們在感念他以身殉國的烈性、牽掛百姓的善念的同時,也記住了他上吊的那棵歪脖老槐樹。從此後,這棵歪脖老槐樹便因崇禎皇帝的命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

因崇禎而獲罪

由於該樹是崇禎皇帝上吊之樹,所以清軍進入北京後,竟然將此樹“定罪”,並在崇禎皇帝上吊的樹的歪脖子處掛上“枷鎖”,以為“待罪受罰”之樹。

每到冬天,這棵老槐樹便會樹葉落盡,樹幹上殘留的兩個大窟窿,給人分外陰森的感覺,好似在訴說著曾經的往事。不過,每到春天,樹上也會開滿一串串香甜的槐花,有膽大者,還會摘下幾串享受美味。

不久,清朝統治者為了減輕思明之人的反抗之心,又將樹上的鐵鏈取下,恢復其“無罪之身”,並規定王公大臣、皇室成員等人路過這裡,都要下馬步行,以示對先朝皇帝的尊重。後來,康熙、乾隆也都為此處作詩,以為紀念。

因破舊而消失

一晃,這棵老槐樹目送大清王朝走過了近300年的歷程,又經過了數十年的民國,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1971年,在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運動下, 這棵老槐樹也被江某人定為“封建殘留”的四舊之列,遭到砍伐。

從此,具有歷史意義的這棵老槐樹,如果崇禎帝皇一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因歷史而復生

沒有了這棵歪脖老槐樹的景山,景山的歷史價值將會暗淡許多。因此,後來的景山公園管理處,為了讓景山的價值得到體現,先是從景山南坡移來一棵碗口粗細的小槐樹,栽種在原址。但是,幾年後,這棵槐樹卻是越來越高大,一點也看不到“歪脖老槐樹”的影子,因此倍受遊客們地指責。

之後,又經歷了幾栽幾毀,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品。1996年,園林管理處在北京東城區建國門北順城街6號院中,發現了一棵歪脖老槐樹,是一棵胸徑50釐米的古槐。據一些高齡老人回憶,這棵古槐和崇禎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老槐樹極其相似。因此,這棵古槐便成為了原來那棵歪脖老槐樹新的繼任者,一直到了今天。

與其說,人們關注那棵歪脖老槐樹,不如說人們倡導的是崇禎皇帝“寧死不屈,以身殉國”的精神,畢竟真正能做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又有幾人呢?


祥子談歷史


老樹同志死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初,它被砍翻做了柴火。

老樹別看長得寒磣,它卻是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帝王樹,跟帝王曾經有著密切聯繫。

當老樹還年輕的時候,它生長在北京皇城煤山的東側山腳下,這個環境不錯,西北風吹不到它,但這不妨礙它長成一棵歪脖兒樹,這種形狀可能與它小時候的一次受傷經歷有關,又或者無關,它本身就是一棵槐樹,又不是一棵楊樹,長得不那麼挺拔不是它們種族的原罪。

但它的歪脖症狀並不明顯。

直到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之前,它還是一棵無憂無慮野蠻生長的國槐樹,雖然有叫做龍爪槐的旁親,但它本身卻和龍一點關係也扯不上。


影響它未來“樹生”的那一天終於到來,那一天,一個披頭散髮、步履蹣跚、面色悲慼的年輕人吊死在了它的歪脖上。一個看上去也很難過的老太監也緊跟著他吊死在了旁邊的海棠樹上。

歪脖國槐和海棠樹起先被他們身體的重力壓得很不舒爽,但後來想到,或許此舉會吸引來一些鳥蟲,他們的身軀總會枯朽,會化為春泥,未嘗不是對它倆的一種報償,也就心安了,微風吹過來,它們的樹葉輕輕起舞,彷彿在發出召喚:來吧,動物界的朋友們,你們在哪兒?

早春時節,昆蟲界的朋友們剛剛驚蟄,數量還不多,鳥兒們倒是有來窺視的,但隨風飄蕩的人也是人,它們不敢貿然落下。

過了兩次晨昏,樹下來了一群人,七手八腳的把他倆的屍體放了下去,拉走了。

寒來暑往,過了一年,樹下又來了一個跟上次上吊自殺的那個年輕人一樣穿著黃袍的小小少年,他身後還跟著一群人。

國槐樹和海棠樹以為他們也要上吊,心裡大喊:別,人太多,撐不住!

樹葉沙沙聲中,這位少年先輕撫著海棠樹,說出一句:

“貞臣為主,捐軀以從”。

看來是在紀念那個老太監吧。

感念之後,少年又走到國槐樹下,以手指樹,說出一句:

“此乃罪槐”!

就在這群人的注視下,一班虎狼也似的兵丁拖來一捆粗鐵鏈,七手八腳的掛在了國槐樹的歪脖上。

在那天之後的三百二十二年中,國槐樹從一棵脖子不那麼歪的年輕歪脖樹,變成了一顆脖子歪的不能再歪的老歪脖樹。鐵鏈好沉呢,以至於深深地勒在了它的歪脖上。

那天之後的二百八十六年後的一天,一群沉默的人來到樹邊,立了一塊“明思宗殉國處”碑。

那天之後的二百九十九年後的一天,又一群沉默的人來到樹邊,立了一塊新的石碑。老歪脖樹的鎖鏈早就不知道被人扔到那裡去了,而且都快三百年過去,它也識得幾字,好像是紀念那個人上吊三百週年呢。

在那天之後的三百二十一年後的一天,又一群活潑的年輕人來到了樹邊,他們都穿著綠色的衣服,手中拿著一本紅色的小冊子,盡顯朝氣。老歪脖樹慈愛的看著他們,容忍著他們在自己身軀的刻畫。

很快,有第一個年輕人撕去了第一塊樹皮,他快樂的高喊著一句什麼口號,老樹在劇烈的疼痛之中並沒有聽清。

其他的年輕人們也歡快的一擁而上,每個人手中都多出了一塊或大或小的紀念品。

這一天過得真是漫長啊,從做到晚,老樹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這樣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對它伸來熱情的雙手,只有很少的帶走他們的戰利品,更多的則是隨手丟棄在地。

老樹成功熬過了這一年的冬天。

在那天之後的三百二十二年後(也是上吊的那個年輕皇帝來上吊的第三百二十三年後)的一個春日,老樹看到一群人把下方的石碑敲斷,搬到旁邊的少年宮門前做了井蓋。

老樹嘆了一口氣,就這樣吧。

於是它就死在了那年的春日。

老樹死後第四年,樹幹被砍翻,被用做了柴火。

老樹死後第十四年,這裡又栽上了一顆小槐樹。

老樹死後第二十九年,小槐樹被移到一旁,一棵來自建國門旁邊的樹齡一百五十歲的行道樹因為造型不符合行道樹的標準、同時也非常符合老歪脖樹的標準,而被移栽到老樹原先的位置。

新的老樹在這裡一晃也呆了二十二年,以至於對每天經過的遊客的指指戳戳,都習以為常了。


歷來現實


崇禎帝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並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但是大明朝建立已經276年(1368年―1644年),已經走到了盡頭,明朝最終在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和清軍的共同作用下滅亡了。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一日,李自成攻陷大同,六日,攻陷宣府鎮(張家口市宣化區),十六日,李自成包圍京城。

十七日,李自成開始攻打京城,十八日晚上,崇禎帝與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看到城外盡是起義軍,太監張殷勸崇禎投降,被崇禎刺死,崇禎派人將幾個兒子送到外戚周奎、田弘家。

崇禎對周皇后說:你是皇后,應該殉國,周皇后聽後自縊,崇禎對袁貴妃說:你跟皇后去吧。袁貴妃也自縊了。崇禎對十五歲的長平公主說:你為什麼要生在帝王家呀,然後用刀砍傷了長平公主,並刺死了六歲的昭仁公主。

十九日凌晨,李自成攻入京城,拂曉的時候大火四起,崇禎在殿前鳴鐘,但無人前來,崇禎說:我是被群臣給誤了呀,國君應該死在社稷上,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到今天就結束了。

於是崇禎自縊於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樹,死的時候,光著左腳,右腳穿著紅鞋子,終年三十三歲,太監王承恩也隨之自縊旁邊的一棵樹上。

崇禎帝在臨死前,在自己的袍服上面寫著:我登基十七年,這一切都是群臣誤我,才使李自成的軍隊攻陷京城,我現在死了,我沒有臉面見列祖列宗,我不著冠冕,用頭髮遮蓋臉,希望李自成只傷我屍,不要傷害一個百姓。

那現在崇禎吊死煤山處的那個歪脖子樹,也就一百多年左右,而原來的那棵到現在差不多有四百年了,顯然不可能是原來的那棵,原來的那棵在幾十年前被砍了,現在的這棵是從別外遷過來的。


歷史簡單說


話說明末反王李自成一路攻城掠地,於1644年3月18日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崇禎)看大勢已去,拔劍親手殺了宮中女眷,扮做富商,只帶一個太監王承恩從後門逃出。

本來他二人完全可以逃走,暫留住性命,日後還可以圖東山再起,可就在這個時間發生了一件奇事,當他們逃出城門,大街已是空無一人,店鋪已關門,唯獨有一家看掛算命的店鋪還開著門,崇禎也是無助就走進去想算算前程,太監攔都攔不住。

店內坐著一位白髮老先生,測字算命,崇禎說明來意,老人叫報一字,崇禎隨口說一“有”字,老人一聽,搖頭說不好,崇禎問何解,老人說,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一日,大明殘缺不全了,這是太監發話說,我家老爺說的是朋友的友,老者一聽更說不好,這個字左看上看都是反字出頭了,反王得勢了。

此時崇禎怒罵太監,狗奴才胡說什麼,我明明說的是“酉時”的酉,老者一聽,大呼大凶,崇禎問何解,老者說,看你氣宇不凡,像個尊者,你看這個“酉”字,尊者無頭又無尾啊……

崇禎聽完,萬念俱灰,於是………。

各位看官,走路莫算命啊!


用戶956058602476


北京景山公園之內,有一顆非常著名的老槐樹,每到春夏,就會枝葉繁茂,鬱鬱蔥蔥。據說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就是在這棵樹上自縊殉國,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錚錚誓言。

崇禎作為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即位之後,勵精圖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積弊已久的王朝,讓大明重獲新生。但在內憂外患之下,崇禎最終沒能力挽狂瀾,卻成了亡國之君。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臨死之際,對周皇后說:“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周後流淚答曰:“今日同死社稷,亦復何恨。”言畢周後自縊而亡。

崇禎在周後殉國後,又傳旨後宮妃嬪隨同自盡,並指派太監趁亂護送幾個兒子出宮。崇禎隨後又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女兒,昭仁公主和長平公主(斷臂暈倒),然後,逃出了大明宮城紫禁城。

崇禎登上了紫禁城旁的煤山(現在的景山,又稱萬歲山),在一棵槐樹下,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寫下了遺詔:“……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文武可殺,但勿劫掠帝陵,勿傷百姓一人。”寫畢,以腰帶自縊於槐樹之上,以身殉國。

根據《明史》的記載,貼身太監“王承恩從死”,大臣“自大學士範景文而下死者數十人”,大明之魂昭昭於天下。

崇禎死後,明朝眾多大臣紛紛效仿崇禎帝,自盡殉國。而滿清也趁機打著“雪君父之仇”的旗號,進入了山海關。

清朝建立後,為了爭取漢人的支持,曾將崇禎自縊殉國的老槐樹定名為“罪槐”,並用鐵鏈鎖住。同時還規定,凡皇室成員經過此處,必須駐足肅立片刻,以示警醒和尊重。

1930年,故宮博物院在老槐樹旁樹立了“明思宗殉難處”的石碑。其中的“明”字被題寫碑文的沈尹默先生故意寫成了“眀”,將日字旁寫成了目字旁。

1944年,崇禎皇帝逝世300週年時,又樹立了《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並刻碑文。

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老槐樹被無情的砍掉。而那塊寫著“明思宗殉難處”的石碑,以及300週年紀念碑,也都被無情的砸為兩段。

1981年,在被砍掉的老槐樹的原址,移栽了一顆小槐樹。

1996年,又將一顆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樹齡的古槐樹移植到了老槐樹原處,替換掉了之前移植的那顆小槐樹。

2004年,被損壞的石碑也被重新樹立在槐樹之旁。

我們目前在景山公園中看到的這顆槐樹,就是1996年移栽的第三代老槐樹。雖然,此樹已非彼樹,但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的氣節,卻依然蕩氣迴腸,浩浩湯湯於中華大地之上,時刻激勵著中華兒女保家衛國,奮發圖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