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清 虛谷《清供圖》

賞畫 | 清 虛谷《清供圖》

賞畫 | 清 虛谷《清供圖》

虛谷(1823~1896),清代著名畫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畫苑第一家”之譽。俗姓朱,名懷仁,僧名虛白,字虛谷,別號紫陽山民、倦鶴,室名覺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縣),居廣陵(今江蘇揚州)。初任清軍參將與太平軍作戰,意有感觸,後出家為僧。

赏画 | 清 虚谷《清供图》

虛谷 清供圖

130×61cm

虛谷自謂“閒來寫出三千幅,行乞人間作飯錢”。是幀屬於花鳥畫中清供一類的繪畫題材,所謂清供題材,即畫家會選取一些日常生活中富有良好寓意或者能帶給人益處的事物,將其描繪在一起,取其多多益善,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更討其好口彩。我們看到畫面中虛谷描繪了無花果、

百合這些具有食用與藥材價值的蔬果,又描繪柿子、如意這類寓意吉祥又討口彩有諧音的事物。梅瓶中還插著盛開的梅枝與松枝,梅花凌寒獨自開,向來被比喻為寧寒不屈,高潔的典型代表,松枝同樣代表與寓意著謙謙君子的形象。可見全畫每件事物都是畫家所精心挑選的,其用意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具體的技法處理上,虛谷善用枯筆、虛筆,畫中所繪無論是蔬果還是梅瓶,均用連綿有力的枯筆先勾出輪廓,後複用枯筆進行必要的皴擦,同樣是點到為止,極其簡略的。畫家只在描繪枝葉時才放筆直掃,以表現出墨色的豐富變化。

赏画 | 清 虚谷《清供图》
赏画 | 清 虚谷《清供图》

善用枯筆不僅僅是畫家的一種技術追求,更是畫家個性與氣質的絕佳體現,畫由心生,畫家展現於外的筆墨特性乃是其氣質所決定,而長久的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繪畫氣質與用筆用墨習慣便是一個畫家的風格特性,通過畫家的風格特徵可以在最深層次的瞭解畫家的藝術。另外不得不提畫家設色的功力,在大多數海派畫家都在追求色彩的豔麗與厚重時,虛谷卻反其道行之,其畫面中所用的顏色卻是極其簡單而純淨的,但這種簡練的色彩觀卻為畫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色彩魅力,畫中的色彩淡雅恬淡,典雅而不落俗套,既充滿了生活情趣又是讓人可以接近,這色彩體現的是畫家絕非一般的審美力以及對於色彩敏銳的洞察力。縱觀全畫,這樣一幅題材寓意吉祥,筆墨俱佳,設色獨到的作品,一定是虛谷不可多得的佳作。

赏画 | 清 虚谷《清供图》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郵箱:cmlwf@126.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