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觀察孩子是否聰明?

維偉only_vi


聰明的孩子有如下特徵:

1、語言表達能力強。會說話、說話早的孩子,詞彙量比較大,語言組織能力強,說明他的大腦比較靈活,反應能力快。

2、愛問為什麼。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的寶貝,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孩子非常愛思考,大腦就會越用越靈活。

3、愛讀書。聰明的寶貝愛讀書,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

4、喜歡數字。對數字特別敏感,邏輯順序感方向感都比較好。

5、記性好。見過的事物很快就能重複,並且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如果你家寶貝有以上特徵,那麼恭喜你,生了個聰明的寶貝。如果沒中,也不要灰心,先天就佔優勢的寶貝不多,後天好好培養,也能幫助孩子成才哦!


我是輕煙說育兒,專注育兒理念的傳播,歡迎關注交流!


輕煙說育兒


觀察孩子是否聰明,無論怎樣觀察細節,都不能絕對斷定!除非神童子另當別論!

本人是兩個成人兒子的老爸,現在兩個兒子走上社會都發展得不錯。大兒子現三十多歲,自己創業做了老闆,小兒子三十來歲,大學畢業做了公務員,現在做了鄉長。要說聰明,兩個兒子都聰明,現在回過頭去想,兩個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細節,真是兩樣,千差萬別!

大的孩子,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喜歡出去找別的孩子玩,家裡不落腳,自家的玩具真喜歡拿出去,跟別人家的孩子一起玩,玩具弄得稀巴爛。到上學時更是結伴玩,學習成績不大好,只有上技木學校,屬中專文憑,

小的孩子,與大的不一樣,喜歡一個人獨立玩,買了一個玩具小氣車就是天天玩,一直玩不厭,又保護玩具,到了上學時,很認真做作業,成績數一數二,到上高中也很好,並考上重點大學。

到現在才體會到並可以總結一下,其實兩個孩子都聰明,只是一個外向,一個內向而已。

大兒子屬外向型,在社會上善於交際,所以自己創業也獲得了成功。

小兒子屬內向,認真讀書,獲得了成功,並通過國家選拔人才就了業。並誠實做人得到重用。

總之,觀察孩子是否聰明,並不是絕對的,相對而言的觀察來判斷,本人認為只能分辨為,內向型和外向型,更不能用讀書成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當然也有神童那就是另當別論),只要孩子喜.怒.哀.樂表達正常,可以通過家庭早期引導教育,都可以得到聰明。最終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發展,才足矣證明!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我兒子可能就是大家眼中的聰明寶寶。他一歲半就可以說繞口令,兩歲的時候已經可以組織很複雜的語句,三歲自己讀書看報,可以繪聲繪色的讀故事書,後來幼兒園教拼音,老師說了拼音的作用後,他用晚上動畫片的時間看了盒子裡的拼音教學動畫,一晚上就學會了。他狂喜歡數學題,覺得老師教的都太簡單就自己研究負數小數乘法除法,每天一有空就讓我給他出數學題,現在他5歲,我連雞兔同籠都出了,但是他還不滿足啊,比如在商場看見打折就問打折什麼意思,知道之後高興的不行,每天算打折題,我真不知道他還想怎樣。但是我就那麼自豪嗎,除了學習方面一點也不!我被幼兒園老師單獨找去談話啊,因為我兒子生活中表現出各種不適應。他瞧不上班裡的小朋友,也瞧不上老師講課的內容,上課的時候他就去一邊默默的看書,小朋友集體遊戲他也去一邊默默的看書,抱怨班級裡書太少了不夠看,那是啊,多少書也不夠他這麼個看法啊。而且,他和別人交流經常聽起來一點也不得體,加上他表現出的高傲,對很多事物排斥,對規則的漠視,慢慢的很多小朋友都不願意跟他玩。頭腦再聰明,生活中不聰明頂什麼用!融入不了社會頂什麼用!行為習慣不好頂什麼用啊!學習能力強,好學,確實是優點,但是,不懂得如何和人相處,缺乏生存能力,不能控制情緒,這些都太可怕了。而且,我兒子因為頭腦的發育遠超他心理發育,他的惆悵痛苦和茫然,他承受不了的情緒,他比別的孩子更多的心事,我和娃爹費勁了心思幫他調整,這種壓力,是我喜歡的嗎,絕對不是。他才5歲,就已經在想生命是怎麼回事,在想時空穿越是否可行,你們不覺得可怕嗎,也許吧,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那種可怕。我想要健康的,樂觀的,能夠獨立生活並且會生活的兒子,這比他學習好不好重要的多。好了,現在說一說我的觀點,我孩子的表現也許對於有些人來說,是聰明,但是我知道他只是一個普通小孩。他只是對學習知識並且掌握知識很有慾望,對挑戰知識和思維高峰充滿動力,所以很小就看起來超常,但是從根本上說其實只是因為他願意學,花費時間多,學的用心。而且他把幾乎所有的精神頭都放在了獲取知識上,在別的方面就顯得格格不入一些。當然隨著年齡增大,眼界拓寬,也在好轉。比如他現在學圍棋,老師覺得他學棋的速度可能是普通小孩的兩三倍,但是這是因為他聰明嗎,並不是,因為我知道他是怎麼練的,每天回家他都會做幾十道死活題,很多基礎圍棋書看到爛熟,多少次不達到自己的目標就不停,哭著也要繼續下去,而且完全是他自己逼自己,他研究圍棋的時間是普通小孩的數倍,而且每一天都沒有中斷,學棋速度只是兩三倍我還覺得他實在是平常呢。所以我的意思是,熱愛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擁有好習慣好性格,這些都是比聰不聰明更重要的事。培養孩子也重在培養興趣和習慣,大多數小孩都很聰明的,興趣有了習慣有了自然就表現出來了。越說越亂了,因為這個答案也在不時的修改。最後,還是簡單分享一下如何讓孩子熱愛學習,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教會他什麼學習內容強迫他學習,而是激發他的好奇心,讓他自發的對學習產生興趣,剩下的就簡單了。比如多讓孩子觀察,引導他發現一些邏輯規律或是變化,然後在孩子觀察出來的時候表揚他。孩子在認真玩的時候,只要不是危險的或是太出格的,不要打擾他,因為這就是學習發現的過程。比如我兒子小時候最喜歡玩計算器,他說可以發現很多規律,比如一個數乘以10就是在後面加0,加一個數再減去同樣的數就還原了,小的數減去大的數就是負數的大的數減小的數。。。這不就是數學的規律嗎。孩子發現這些的時候都是很激動的,都是孩子學習的樂趣,也是孩子愛上學習的來源。我家孩子對乘法的理解,是他玩方塊磁力片獨創的“種地”遊戲中學會的,就是磁力片鋪成幾行幾列的當做菜地,他就理解了,既然都已經理解了乘法,小九九隻是一個工具而已了。我把一些類似的舉例刪掉了,總之關鍵就是引導,這是需要家長用心的,孩子在外面大家會誇他聰明,但是背後家長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沒錯,有時候孩子爸爸都不知道我背後做過什麼,他跟別人說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認了那麼多字,大人誰也沒教的時候,我心裡都在呵呵,孩子是沒用我一個字一個字教,但是我引導了多久讓他覺得識字很有趣你們知道嗎。比如我講睡前故事,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都會把當天發生的事情編成像小作文一樣的故事,有開頭有鋪墊有結尾有感悟的去講,孩子很喜歡聽,我就反覆的講。我心裡想的是,我只要這麼講下去,等到孩子上小學寫日記寫作文,他自然而然就會使用我講故事的思路和語言特點,接著他就會發現自己擅長作文,並且更喜歡寫作,作文這件事以後我就不用操心了。其它事情也大抵如此。先說這麼多吧,大家如果有對於孩子生活能力如何提高,情商發展,社交能力提高的方法,也歡迎回復給我,我也要多多借鑑。筆芯。



付中醫育兒小課堂


兒科醫生:孩子身上有4種行為,暗示大腦發育的快,是個聰明娃!


試問:誰不想自家孩子有個聰明的大腦?

事實上,都想。所以很多寶媽從懷孕開始,就為有個聰明寶寶努力,補充各種有利於大腦發育的食物,做適當的胎教,都是為了能夠有個聰明健康的小寶寶。

有許多的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上學後才能看出來。殊不知,早有數據表明:寶寶在嬰幼兒時間就能表現出高智商。當孩子身上出現4種行為時,暗示大腦發育得快,寶寶可能比其它同齡人聰明一些,快看看你家寶寶佔了幾個,哪怕2個也好。

1. 孩子容易被逗笑

愛笑的孩子,運氣總不會太差,而且智商還高,不要不相信,這是有依據的。曾有醫學專家研究孩子心情和智力的關係,發現大多愛笑的孩子,IQ值都很高。因此,如果孩子大腦發育很好,外部刺激會讓他們很早的學會微笑。

如果你家孩子接觸到外面的新鮮事物時,發出“咯咯”的笑聲,這表明他的反應非常敏感。由此可見,孩子容易學會危險,也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哦。

2. 眼珠子轉動靈活

老一輩常說:“跟孩子視覺交流,觀察她眼珠轉動的靈活性,就能看出這個孩子聰不聰明。”如果你家哈子有一雙靈活的眼睛,視頻敏感度高,預示著他的大腦發育很好,以後80%是個聰明寶寶,相反,如果眼球轉動慢,這是因為大腦對外界食物反應很慢,所以孩子的眼睛才會像“玻璃”,十分脆弱。

3. 孩子學會走路比較早

我們都知道,經常運動能夠強身健體,殊不知,運動同樣能夠促進大腦的發育。大腦像“中心樞紐”一樣,控制四肢的靈活性,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腦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

從孩子學爬、走路上很容易就能看到孩子聰不聰明。如果你家孩子有個運動型寶寶,學動作很快,活潑好動,思維能力也很強,那他很可能是個高智商的孩子。

4. 很聰慧,早早的就能聽懂大人的話

樂樂7個月大了,不到週歲聽到爸爸媽媽吵架,會放下心愛的玩具,抱著媽媽哭泣,一看就知道是個聰明的“小鬼”,這麼小就聽懂大人之間的話。

正常情況下,嬰兒在6到8個月大時會知道自己的名字。當父母叫孩子的名字時,孩子會有反應。當媽媽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他們可以通過表情和語調來理解媽媽想要說的話。當孩子長大後,他會逐漸理解父母所說的話。例如,如果母親說“不”,嬰兒就會停止這樣做。

其實,孩子大腦發育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調理孩子的脾胃,讓孩子有個好身體,無後顧之憂。在孩子睡前或者早飯前,補充點雙低聚乳清,幫助孩子調理脾胃,讓孩子吃得好、消化好,元氣滿滿,有個好身體,沒有顧忌的去學習,促進大腦的發育。


莫忘初心Y


孩子是否聰明是智力高低的一種表現。而觀察出來的智力通常是不準的,想要真正的瞭解到孩子是不是聰明,這就需要測量孩子的智力,因為智力是可量化的,可測量的。


因為不知道你孩子具體的年齡所以無法給你發對應孩子年齡的智力測試題目(這裡象徵性的給你發3-6歲的),網上有很多可以測量孩子智力的資料,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下進行測試,針對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測試題目。


說到孩子的“智力”問題,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智力的發展都特別關注,孩子的智力是父母基因遺傳決定的還是後天環境培養的?孩子智力的高低能否影響到孩子將來的成就?孩子的智力跟那些因素相關?


一、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表明瞭孩子的智力有60左右是父母基因遺傳的,有40%左右是後天環境影響促進發展的。

二、孩子原本智力的高低不完全決定孩子將來的成就,其主要的原因是要看家長們後來給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訓練。

三、孩子的智力跟遺傳相關,後期的培養相關。

遺傳相關:主要是說明了父母的基因和胎兒期間母親的情緒是否穩定,胎兒期間母親的營養等佔比60%左右,嬰兒和兒童期間的營養,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佔比40%左右。


心理學家詹姆斯弗林收集了歷史上大量的智力測驗分數數據資料,經過系統研究發現,從1940年開始,每過10年,智力測驗的平均分數就會提高了3分,人們變得越來越聰明瞭,這個現象被稱為弗林效應。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短的時間讓智力有這麼大的提升呢?弗林認為,除了對於智力測驗越來越熟悉,和整體教育水平提高之外,營養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對於人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就是智力受到環境影響的直接證據。

今天下午6點,我會在今日頭條分享一篇文章《兒童智力發展論,10位心理學家研究結果告訴你怎麼提高孩子的智力》,關於孩子智力發展問題,這篇文章絕對不會讓您失望,如果有興趣請關注一下,或者今天6點以後點擊我的賬號查看。這裡說得不明白的地方敬請原諒,也不是刻意這樣做,主要是頭條首發要求的原因,謝謝理解。


熊娃大變身


孩子聰不聰明不是誇出來、說出來的,現在有個現在很普遍,就是當我們帶著寶寶出去溜達的時候,遇到熟人,只要寶寶有一些動作或者說一下話,就會被誇,這孩子好聰明呀,真聽話之類的,但是這代不代表真的是自己家的孩子聰明呢,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得出來寶寶聰明呢?

1、好動,為什麼說好動的孩子聰明呢,經研究表明,好動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性格要好,而且手眼協調能力要更強,動手的同時也在動腦,更能促進腦部發育,而且好動的孩子還可以宣洩自己過剩的精力。

2、模仿能力,寶寶的模仿能力恰恰體現了寶寶學習能力,有些寶寶從很小就從一些,小事細節上能模範大人,模仿不僅僅是孩子本能的反應,還是顯示寶寶聰明的一種表現,模仿能力越強的寶寶大腦越是發達,而且寶寶模仿的動作越複雜,說明寶寶越聰明。

3、越會做精細動作的寶寶越聰明,精細動作是指手指上細小肌肉運動的能力,大腦要學會控制這麼細小複雜的肌肉,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寶寶能把很細的一根線或其它小棍子用自己的手指尖輕輕拿起,或者很容易就能穿一串細小的珠子。越小的寶寶越能做這些精細動作說明寶寶越聰明,從而提現了寶寶更有耐心及專注力,做事情更細心、專心。

4、動手能力越快越強的孩子越聰明,現在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會給寶寶們佈置一些手工作業,因為這樣能更好的來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動手能力越強說明寶寶的思維變換越快,多讓寶寶自己動手,來鍛鍊提升寶寶思維,這樣能讓寶寶越聰明。

5、善於察言觀色,會察言觀色的寶寶說明有很強的邏輯思維,善於思考,證明他已經會分析別人的情緒,來調整自己狀態,善於察言觀色的寶寶真的會是個機靈鬼。

6、愛問為什麼,寶寶問為什麼的時候說明他真的去考慮問題了,這是個好的現象,寶寶有這個好奇心,他才會有動力去探索一些事物,會越來越懂事,同時也成長了,這也可以表現出來寶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正是利用自己的各種感覺運動器官,不斷地看、聽、說、運動、控索、模仿,讓自己每時每刻接受著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0~6歲是兒童成長髮育的關鍵期。

孩子聰明的程度決定了智力的高低,只要講到孩子的智力問題,很多家長都是非常關心的,遺傳因素我們改變不了,所以我們家長要更注意後天的早教和日常生活中,怎樣來開發孩子智力的方法,還需要各顯神通,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幫手。


楊謐說


看孩子是不是聰明得看媽媽是不是聰明,媽媽自己聰明,媽媽的智商會遺傳給孩子,而媽媽自己聰明就會找一個更聰明的孩子他爸,這樣給孩子的聰明加持。所以孩子是否聰明主要看媽媽的選擇啊!

觀察孩子是不是聰明一般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孩子是不是足月產

足月產指是的是37-42周出生的新生兒,他們得到了媽媽充分的養分,不但是體重,身長達到標準,頭圍也是正常的 ,而頭圍正常代替的大腦的發育空間也是夠的。

2、胎兒出生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更重

英國一項跟蹤調查發現,胎兒的出生體重在6-8斤之間越重發現孩子的智商越高。孩子在媽媽的子宮中一天當外面的一週了。

3、新生兒更早有笑容

孩子有笑容說明孩子的社交能力已經慢慢顯現出來,而孩子有笑容也是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而且愛笑的孩子一定觀察力也更強。

4、說話更早,而且詞彙量豐富

美國兒科專家耶波尼·霍里爾說:“許多家長注意到,聰明孩子跨越發育里程碑的時間早於預期年齡,特別是語言技能明顯超出同齡孩子。小小年紀詞彙量就很大,並能說複雜句子。”

4、對世界無限好奇,或者是特別調皮

比如喜歡拆東西,喜歡問問題,這些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我們上小學時一個同學特別調皮,當時把老師非常頭痛,這個學生到了初中也是讓老師頭大,但是到了初三發奮圖強,考上重點高中,後來還讓了一本,學習不是特別認真,但是就是很聰明那一種,後來在深圳做了軟件工程師。

5、模仿能力強

一般孩子模仿能力強的也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強。

我們看到現在不少綜藝節目就有一些人專門靠模仿一些明星,像到一定程度都可以非常出名。

話題:您的孩子有哪幾項?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菁媽育兒


孩子是否聰明,取決於家長的“決定”。

什麼?孩子聰不聰明,不是應該從他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記憶力等等指標來判斷的嗎?我們應該給每個寶寶做一個測驗,然後給他們打分,再排序,才能知道我家孩子處於聰明曲線上的哪一點。


事實是,絕大多數的孩子是否“聰明”,是由他們父母的觀點決定的。

有的家長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認為他們的孩子天賦神力,將來就該成龍成鳳。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負面情緒多,智商也不高。

想去觀察孩子聰不聰明的家長,在一開始就有了一個對孩子的判斷和期望,他們會特別重視孩子聰明的那些證據,而另一部分人正相反。

我甚至見過一位家長,一直對她的孩子說她不到一歲就會自己上廁所,幾個月就開始說話,四歲就會寫文言文,將這種種奇異的行為定義為“早慧”。

這些成長故事說多了,即使智商報告擺在那,這個孩子也認為自己天賦異稟,智力過人。她一路讀到了博士,直到她也生了孩子,跟老母親抱怨孩子怎麼不像自己那樣早慧,三歲了還尿床。她母親才告訴她那些成長故事都是謊言,她其實就是個普通的孩子,五六歲還尿過床呢。

(對這位老母親編造謊言的部分我不作評價,各位家長不要盲目效仿)


在無數星星的光芒下,世間的一切也不過是螞蟻的煩惱。如何扮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歡迎關注,每天帶您討論幾個心理學的小問題。

京城少年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把“這孩子太聰明瞭”這句話掛在嘴上,而且很多人好像也都有意無意的感覺現在的孩子好像都非常的“聰明”,其實是否聰明與我們常規意義上的想象是有很大區別的!


互聯網時代,孩子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大大豐富,像我們小時候,家裡能有個黑白電視都覺得相當的牛了,那個時候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新聞、廣播還有報紙雜誌,而現在各種電子媒介充斥生活的各個角落,孩子隨時隨地都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知識,感官得到了極大的刺激,孩子們在很小的年齡,知識的範圍與廣度就達到了驚人的程度,這確實是現在的孩子所能具備的優勢!


但是不要忘了,互聯網時代,所有孩子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即使你在大山深處,只要能上網,我一樣可以聽專家講座,我一樣可以到網上搜索下載各種我需要的資料!因此在這一點上,差別不是很大,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整體上會感覺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越來越“聰明”的主要原因!

但是聰明一詞可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想想聰明的一休,我們應該都還有印象,一休能稱得上是聰明,因為他有計謀,做事靈活,還主動!因此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的標準,最起碼應該包括以下三點:


  • 1、靈活性:司馬光砸缸就是靈活性的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突破常規,開啟不同的思路去解決問題,比如玩拼圖,非常複雜,有的小孩就是機械的去拼,而不去觀察和思考,而有的小孩可能會把拼圖反過來看,結果發現背面是一副動物的圖片,按照動物的結構很快就拼好了,相應的正面也就拼好了,這叫聰明!



  • 2、發散性:數學當中的一題多解就是發散性的集中體現,遇到問題能夠想到不同的解決思路,比如看到一塊鐵,至少可以舉出十種以上的用途,遇到困難至少可以想到三種以上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 3、積極性:積極性來源於好奇心,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偉大發明都來源於好奇心的驅使,就好像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一樣,看到小鳥、昆蟲能在天空飛,他們就會感到很好奇,為什麼他們能飛,怎麼飛起來的,我們也能飛嗎?正是這種好奇心,才驅使他們去研究飛行的原理,最終成就了一番偉業!


所以說,孩子是否聰明絕不是靠表面觀察出來的,而是在實際的學習生活過程中,他的實踐能力,他遇事時的反應,解決問題時的思路等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才能得出結論!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現在沒有不聰明的孩子,只有不聰明(不懂方法)的父母。

寶寶的大腦發育50%到80%出現在孃胎裡,孩子出生後的聰明與否和許多因素有關。

例如:遺傳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的影響、營養與健康、環境的影響等。



聰明孩子有哪些特徵?

1.愛笑

愛笑的孩子情感比較豐富,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心情好也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2.愛運動

喜歡運動的寶寶四肢身體的協調能力比較好,從嬰兒時期的抬頭、坐、翻身、爬行、走、跳等運動,就可以發展出良好的身體協調和平衡感。有研究發現,運動能力好的孩子智商都不差,但運動能力不好的孩子智商這會受到影響。



3.喜歡社交

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決定著一個人的幸福與否,這也是高情商的表現。小寶寶愛社交體現在他喜歡和人一起玩,願意分享,喜歡合作,這些良好品格和技能可以讓人一生受益。

4.想象力豐富

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創新能力強,他們善於思考喜歡自主動手解決問題,喜歡觀察,對周圍的生活充滿好奇心。

0~3歲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6歲之前還可以彌補,再次錯過了6歲之前,12歲前還可以彌補。只是年齡越小越是培養的黃金期。



我是@靈動育兒,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導師。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做終身學習型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