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養好脾胃固根本,送您8個小妙招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以後的生長髮育,及維持生命的一切營養物質,主要靠脾胃運化水谷以供給。若脾胃功能減弱,則人體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歷代養生家特別強調“脾胃”的重要性,著名醫家華佗曾說:“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也。”總之,養生必須要保養脾胃之氣,而保養脾胃,重在飲食有節。

素問·平人氣象論,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首先要定時定量。每餐最好只吃七八分飽,在吃下頓飯前保持適度的飢餓感,可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應少食多餐,既保證營養供應,又不傷脾胃。

養好脾胃固根本,送您8個小妙招

其次,飲食宜清淡。每餐粗細糧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營養,又能保證每天攝入必要的纖維素,促進食物在腸道中的移動,保持腸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特別是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膩、油煎、過鹹的食物,要限制動物脂肪攝入,戒菸、酒或少量飲酒。

此外,飲食宜溫、熟、軟,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宜。老年人由於牙齒鬆動,一定要食用軟食,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情志不暢,也會影響脾胃功能,因而保養脾胃還需舒暢情志。情志抑鬱導致肝氣鬱結,木不疏土,會影響脾胃腐熟和運化水谷的功能,導致出現納谷不香,胃脘脹滿,大便溏薄等症狀;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強食慾,因此調節心理狀態,保持情志舒暢,是保證脾胃功能正常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

保養脾胃,可行叩齒嚥唾及摩腹散步的運動。

叩齒的具體做法是:摒除雜念,全身放鬆,口唇輕閉,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

嚥唾的方法是:晨起漱口之後,寧神閉口,先叩齒36次,然後咬緊牙齒,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攪動,不拘次數,以津液滿口為度,再分3次緩緩嚥下。

飯後摩腹散步也是脾胃保養的好方法。飯後切忌立即躺在床上,應先先緩慢地走50~100步,長期堅持,對調整胃腸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及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疾病大有益處。

養好脾胃固根本,送您8個小妙招

但飯後散步要因人而異。所謂“飯後百步走”,適合平時活動較少、長時間伏案工作、形體較胖的人。這類人也不應剛吃完飯就“立即”“馬上”出去散步,而應在飯後大約20~30分鐘之後再開始,這有助於減少脂肪堆積和胃酸分泌過盛。

“飯後不要走”,則適於體質較差、體弱多病者,尤其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這類人飯後非但不能散步,還應平臥10分鐘;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步行鍛鍊最好在晚餐後兩小時,以沒有氣急、氣短,身體微出汗為限度,每次可行走15~20分鐘,中途還可依據自身情況休息。所以,飯後散步應該因人而異,不可拘泥。

孫思邈

平旦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出門庭行五六十步。

飯後摩腹也應注意時間和技巧。人體腹腔內有重要的臟器,是諸多脈絡的所在處,經常按摩腹部,可疏通經絡,加速氣血運行,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但如果飯後即刻按摩腹部,會加快胃的蠕動,令那些還未消化完的食物過早地被推入小腸,不僅增加了小腸的負擔,也會使食物得不到足夠的研磨和混勻,營養素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揉腹最佳時間應在晚飯後,臨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