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我是湘西木鱼,

本文4296个字,看完大约需要5分钟。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唯愿偏安一隅,不问世事纷扰。

一直觉得用这句话去形容在湘西土司王朝内的土家族儿女的幸福安稳生活还是很合适的。湘西土司王朝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终结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宋、元、明、清各朝代,有漫长的818年,产生了35个土司。

可是在这800多年里,不管外界如何战乱,这个王朝都偏安一隅,神一般存在着。很多人也许就要问了,为何这里能维系800多年的和平了?那是因为在湘西深山有一根重达5000多斤的铜柱--溪州铜柱,它给当地的土家族儿女带来了八百多年的和平。

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讲讲这根铜柱的历史。

五代时期的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湘西地区的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因为不满楚王马希范的苛捐杂税,更不满意自己堂姊,楚王马希范的顺贤夫人抑郁而终,在族人的拥护下揭竿而起,和楚王马希范发生了一场延续七个多月的战争。

虽然彭士愁落败,但是楚王也是元气大伤,双方决定议和,当然这前提就是给湘西土司王朝的绝对自治权,酋长成了当地的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尊称为土司。

双方还铸立铜柱,把盟约铭刻在这根5000多斤的铜柱上,这根化干戈为玉帛的铜柱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成和平的象征。

铜柱给土司王朝,给土家族儿女带来了800多年的和平岁月,不得不说是奇迹。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湘西土司王的雕像

一,楚王马希范纵情声色,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崛起,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

因为安史之乱,唐朝由盛向衰,唐末更是群雄四起,藩镇割据,中华大地上开启了延续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也就是我们说的五代十国时期,在《旧唐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旧唐书》

这一时期的唐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在中原称帝的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因为争权夺势,战乱纷纷。

公元907年,湖南节度使马殷被后梁太祖朱全忠封为楚王,开始雄霸湖南,控制了潭、朗、澄等20多个州。马殷去世时,留下了王位的传承方式是“兄终弟及制”。而马希范是马殷的第四个儿子,在兄长马希声去世后,他获得了王位,开启了自己16年的君王生涯。

历史上对于马希范的评价并不高,根据记载,他是一个生活奢侈,大修宫殿,纵情声色的君王,唯一引以为荣的估计就是后来平叛彭士愁和铸立溪州铜柱了。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湘西土司王府

彭士愁到底是谁了?铜柱上记载如下:

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千万夫。

湘西地处荒芜,一直是朝廷掌控的薄弱地区,而永顺地理位置重要,有"楚蜀通津"之称,而"北江诸蛮,彭氏为大”,当地的彭氏家族为五溪大姓土族,实力强悍。

彭瑊渐渐崛起,经过多年征战,基本上掌控了土家族地区。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O)彭瑊为溪州刺史,其实就是当地的酋长,土皇帝。

本来中原政权历来对当地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方式是树立酋长,以夷治以夷治,上上贡就可以了,可是土家族首领彭瑊的势力实在是太强了。彭瑊去世后,继位的彭士愁能力更为强悍,更是扩大了自己掌控的疆土,拥有上、中、下三大溪州,统治了龙赐、天赐、忠顺、保靖等湘、渝、鄂、黔边区的20州,渐渐地对马楚政权形成了威胁,让马希范寝食难安。

而彭士愁也是有野心的,可以说战争是一触即发,就差导火线了,不过很快导火线就有了。那就是在天福三年十二月,马希范的原配嫡妻顺贤夫人去世了,可以说是抑郁而终。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湘西土司城遗址

二,顺贤夫人去世,引发战争。

马希范是一个纵情声色的帝王,他的原配妻子顺贤夫人是彭士愁的堂姊,虽然相貌丑陋,可是却非常贤能,只是跟着马希范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平素被怠慢也就罢了,可是最后在她重病期间,这位楚王也还是只图享乐,身边美女不断,顺贤夫人可以说是抑郁而终了。

死讯传到了彭士愁这里,他是非常愤怒了,这个时候楚王马希范国库空虚,横征暴敛的爪子又已经伸到了彭士愁掌控的领域了,当地的土家儿女是怨声载道。

面对着楚王马希范的横征暴敛,面对着自己堂姊的抑郁而终,这位强悍的酋长坐不住了,在部下的支持下,彭士愁带着土家儿女决定揭竿而起,对抗马楚政权。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湘西王村的土司桥

三,彭士愁落败,楚军也元气大伤。

这场战争从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八月开始,一直到天福五年的二月才结束,历时7个多月,由彭士愁带着锦州、奖州、溪州的上万土家人发起,他的口号是:保护族人和保护疆土。

不得不说,土家族儿女还是英勇善战的,面对横征暴敛,面对自己的族人被辱,他们毫不退缩,拿着武器就冲了上去,在彭士愁的带领下,进攻楚国的辰州和澄州。

楚国的望城危在旦夕,楚王马希范也急了,派出大将刘勍和副将廖匡齐带领着五千人迎战,在望城打败了土家军。溪州原为蜀地,彭士愁在危难中急忙向后蜀求救,可是却没有等到援军,蜀王说“道远不许”不愿意掺和,估计是不敢和楚军开战。彭士愁只得带着人马撤退,撤离了州城(今老司城),驻扎在四面都是悬崖绝壁的堡山寨,靠着地势险要对抗楚军。

廖匡齐和廖匡齐追到堡山寨,可是这里易守难攻,楚军强攻数日都没有攻下,廖匡齐还在阵前战亡,一时土家军士气大涨,而楚军就很低迷了,不过楚军将领刘想到了一个法子拿就是给土家军饮用水投毒,切断了他们的水源和粮道,然后趁着南风,突袭堡山寨。

土家军被偷袭大败,可是他们却并没有投降,他们在彭士愁的率领下连夜突围,逃进了锦州和奖州的深山里,驻扎的地势更为险要了。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溪州铜柱

四,双方停战,铸铜柱刻协议。

彭士愁被打败了,被追着四处跑还是想安定下来的,而楚军虽然打了胜仗,可是却早已经元气大伤,面对着土家军四处跑,国库空虚的马楚政权也很难去长期和彭士愁的土家军对峙了,双方都有了议和的念头,只是如何议和了?得有个人牵头了。

彭士愁的小儿子彭师杲和部落酋长田洪斌、覃行方、向存枯、罗君富带着溪州印信和地图来到长沙,向楚王马希范投降,说后蜀靠不住,还是马楚政权比较好,说得那是相当客气。

战争让双方都疲惫不堪,楚王马希范当然也不傻,彭士愁在五溪地带的威望极高,真要灭掉他那当地的土家儿女是要玩命的,战争还得延绵下去,楚军可不想继续战争了。

而现在彭士愁都愿意先退后一步俯首称臣了,他赶紧就很识相地顺着梯子下去了,说自己诚心接纳土家军,封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并且要给他们高度的自治权,让当地的土家儿女安居乐业,安安稳稳。

担心口说无凭,双方还决定在溪州古城内铸立一根大铜柱,把协议铭刻在上面,确保和平。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溪州铜柱

五,铜柱带来八百多年的和平。

这根铜柱为中空八面体,有4米高,重达五千多斤,上面雕刻有2000多个字,内容是双方开战的经过和双方缔结得盟约内容,这根铜柱是研究当地少数民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在《沅陵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柱高一丈二尺,入地六尺,以铜五千斤为之。上八方,下园中空,实以钱。

楚王在铜柱上表明了自己对土司王朝的态度,不会夺其财,不会贪其土:

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业。

什么意思了?意思就是彭士愁和马希范划江而治后,彭士愁掌管的酉水之南拥有高度的自治权,楚王不会对当地征兵,也不会收赋税,当地的税收自为供赡,而楚军也不得随意进入彭士愁管辖的地区,更不会发军讨伐,如果部落酋长冒犯了楚军,也由土司自己发落。

可以说,楚王马希范要的只是停战和彭士愁在名义上对他的臣服,其他方面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还作出了让步。马希范正式承认了彭士愁和后代土司的土皇帝的权力,而后来的中原政权也沿用了这一安抚的政策,相处和谐,双方再无战乱,土家儿女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彭氏政权

六,彭氏土司王朝被打败。

彭士愁也成了统领五溪20州的第一任土司,开启了彭士800多年的土司王朝,五千年的封建王朝战乱不断,朝代更替很快,偏安一隅的土司王朝能延续这么久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

彭氏土司王朝一共产生了35位刺史或土司,他们带领着当地的土家儿女过上了818年和平安稳的生活。现在的湘西永顺境内还有土司城遗址,如今漫步土司城,还能从遗址中感受到这座城曾经的繁荣和强大,遗址里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还有屹立不倒的宫殿,还有朝廷表彰土司抗倭有功的翼南牌坊,还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古墓群等等。

不过漫长的湘西土司王朝却在公元1729年的时候结束了,当时雍正统治的清朝强大,而土司王朝却衰落了,当地还发生了战乱,清王朝决定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收回土司的自治权。

末代土司彭肇槐选择泪别土司城,放弃了抵抗。他做出这样的决策倒是明智的,他接受清政府建议,自己还会被以礼相待,而顽抗鼎盛时期的清政府就会有灭族之灾,当地也会血流成河,末代土司彭肇槐思来想去,他决定放弃土司之位,延续当地多年的安宁。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溪州铜柱

七,铜柱几经迁徙,成为重点文物。

强大的彭氏土司王朝是结束了,但是这座老司城的辉煌却还在了,在2015年7月的7月4日,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一起作为土司遗产,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申遗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湘西土家儿女载歌载舞,迎接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很多人都会问,那根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铜柱去哪里了,消失了吗?答案是肯定还在了,它的存在加大了老司城申遗成功的力度。

这根铜柱当初是立在溪州古城内的,历代王朝都很重视,要保护这根象征和平的铜柱,别说破坏了,搬动都不允许,宋太宗更是直接下诏:

不得移部内马氏所铸铜柱。”

不过还是有很多特殊的原因的,例如溪州溪州治所搬迁,铜柱被第一次迁移;而北宋初年时,辰州与溪州相互侵扰的时候,铜柱也被迁移和争夺;1946年修凤滩水电站,立铜柱的地方被淹没,铜柱又被搬迁到永顺王村丛山包,建六角亭保护。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溪州铜柱

1961年,溪州铜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在户外,就发生了盗窃事件。1990年3月,当年一个农民想着一夜暴富,就在晚上拿着斧与锯去各种折腾,从铜柱上劈了六两重左右下来拿回家炼金。

农民被判入狱七年,溪州铜柱也在6月被迁移到王村“湘西民俗风光馆”内保护,申遗的时候为加大成功的力度被迁入到老司城土王祠内,申遗成功后又被迁回到“湘西民俗风光馆”内,溪州铜柱从此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因为刘晓庆在王村的电影《芙蓉镇》火了,这座古老的小镇又被改名芙蓉镇。

这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小镇,古朴宁静的小镇迎来了很多游客,很多人都对这根5000多斤的铜柱感兴趣。

溪州铜柱见证了彭氏土司王朝的产生、鼎盛与终结,见证了中原政权和土家族的和谐相处,更是见证了当地土家儿女八百多年的安稳。

虽然这根铜柱也历经沧桑,可是上面的字迹如今都还是清晰可见,每一个前往参观的朋友总会在铜柱前久久停留,细细欣赏上面的文字。

在他们的眼前,一定又重现了那场八百多年前的战争,一定又重现了土司王朝的繁荣与安稳......

湘西深山一根5000多斤的铜柱,给当地土家族儿女带来八百多年和平

参考书籍:《永顺县志》,《沅陵县志》,《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