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大将,为何最终落到一个“剥皮实草”的地步?

ALuLLL


蓝玉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曾经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享尽皇帝的信任和尊重。然而,随着蓝玉日渐骄纵,君臣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洪武26年,蓝玉被人密告谋反,下了大狱。

谋反是大罪,本应该要凌迟处死,但朱元璋念其功绩,改为剥皮诛杀,并将蓝玉的皮送给了他的女儿以示惩戒。

蓝玉曾经是横扫漠北大败元军的猛将,为何会遭遇这样的结局呢?有书君认为原因有三个:

一、蓝玉居功自傲,屡屡犯界,让朱元璋内心不安

蓝玉其人,是出了名的有胆有谋,但凡征战,几乎少有败局。所以,很快,他就进入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近臣圈。

朱元璋是个明君,自是会优待这样的有功之臣,可蓝玉仗着军功,日渐骄纵,让朱元璋十分不满。

比如他曾强占别人家田地,御史得到参本赶去查问,却被人一通羞辱,进而赶出了大门。

比如他只因为守关卡的官吏手脚慢了一点,就纵容手下兵士大肆毁坏喜峰关口,直接强冲入了关。

比如他口出狂言,喝醉了酒便大放厥词,说军中的人事升迁全由自己说了算。

甚至,他还调戏元朝君主的妃子,使得其羞愤自杀。但是,明朝初建,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朱元璋哪怕满心不满,仍是将怒火强压了下去,只时不时敲打他一番。可是,面对朱元璋的责备,蓝玉非但没有收敛其行为,反而愈演愈烈,学朱元璋收养起了义子。

谁不知道朱元璋就是靠众义子打下来的江山,蓝玉此举,简直就是在公开对朱元璋叫嚣一样。

再加上,蓝玉当时功勋卓著,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收来的义子大都是非富即贵的权贵阶层。

依托着这些人的帮衬,有些事蓝玉直接私下就处理了,连给朱元璋通报一声都懒得通报。

更甚至,就连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有时候也差使不动蓝玉那些义子,非得蓝玉亲自下命令才可以。

面对这样不正常的君臣关系,朱元璋不怕才怪。毕竟,他也是半路黄袍加身做的皇帝,“蓝施效颦”这种事,他光是想到心里就会不安很久。

二、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压制不住蓝玉的锋芒,朱元璋自然留他不得

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都是帝王最怕史官大笔一挥留给自己的评价之一。

所以,纵使蓝玉犯错再多,朱元璋内心再不安,他也没有想过直接要了蓝玉的命。

更何况,于朱元璋最瞩意的继承人——朱标而言,蓝玉是最好的助力。

彼时,朱元璋虽已暮年,但仍野心勃勃,想让明朝似汉唐一样万古长青。

所以,他为儿子朱标准备了以常遇春、蓝玉为核心的超一流将帅团队,想让他们彻底灭了元朝余脉,然后保明朝代代强盛。

谁曾想,朱标英年早逝。按照大明律法,朱元璋只好改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但是,相比父亲朱标,朱允炆丝毫没有为政的经验,且性格过于软弱,根本掌控不住蓝玉这匹野马。

再加上,蓝玉是朱标的太子妃的亲舅舅,二人关系一向很好,蓝玉对朱标也是忠心耿耿。

但朱允炆的生母是在朱标的太子妃常氏薨逝后才扶正的,与蓝玉并不存在亲属关系,这也使得蓝玉并不会真心实意去辅佐朱允炆。

朱元璋当时已经年近70,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苦让他心如死灰,宏伟梦想一朝消失殆尽,只想着尽自己最后一份力,为孙子留下一个安安稳稳的可控的江山。

蓝玉对朱允炆威胁最大的就来自于他在军队上的绝对影响力,所以,为了朱允炆可以坐稳江山,蓝玉必须得死。

这就跟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一个道理。随着王朝继承人的变更,蓝玉由最大“助力”变成威胁最大的“掣肘”,朱元璋会对他下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蓝玉谋反可能性极大,直接造成了他被剥皮诛杀

前面有书君就说了,蓝玉犯错多多,渐渐与朱元璋有了隔阂。再加上他与即将继任的朱允炆分属两个阵营,是定时炸弹一样的存在,所以朱元璋早就有了杀蓝玉的心思。

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功臣是会被后人嘲笑一辈子的,朱元璋好不容易从一介布衣爬上了龙椅,自是不愿意英明尽毁,所以他没有即刻就行动,而是暗地里命令锦衣卫去收集蓝玉的罪证。

蓝玉是个自视甚高的人,仗着朱元璋的宠爱,很多事情甚至都放在明面上进行,所以一查一个准。

然后,关于蓝玉谋反的一系列罪证就被呈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结果,看完案卷后,朱元璋就后怕得不行了。

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发现,蓝玉谋反的嫌疑确实很大,并且,就算他没有反心,可他有谋反的条件,更危险。

比如,蓝玉是总兵,全天下的兵权都掌握在他手里,只要想反,绝对是一呼百应。

比如,朱允炆年幼,幼主无能,蓝玉若是谋反,首先就胜了三成。

再比如,蓝玉的众多义子里不乏优秀的将才,且总在蓝府密谋畅谈,心怀不轨。

种种证据,打消了朱元璋心底最后一丝对蓝玉的不舍,他雷厉风行,迅速地便定了案。

但因为蓝玉和朱元璋也是姻亲关系,为了感念蓝玉对大明王朝的付出,朱元璋将凌迟改为了剥皮。

就这样,一代将才最终以一张人皮的方式,长久地成为了女儿的“收藏品”。可是,蓝玉会有这样的结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想要中央最大限度集权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蓝玉的下场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自已作死,另一个是遇到了一个狠皇帝。蓝玉算是明朝开国第二代将领中的扛把子,第一代主要是徐达,常遇春他们那伙人的天下,等到第一代将领老的老,死的死,就轮到蓝玉上场了,蓝玉的巅峰时期是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把整个北元除了皇帝和太子以外的文武百官,公主妃嫔,牛羊金银等等全部打包拉到南京送到老朱面前了。此战让蓝玉威震天下,但是这小子居功自傲,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就天下无敌了,连老朱都不放在眼里,他打完仗班师回朝,晚上到达喜峰关,守关的官员估计是睡得早,没来得及给蓝玉开门,他居然命令士兵强攻,破门而入,把关给毁了,这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老朱心里就想呢:“好你个蓝玉,脾气够大啊,这么牛啊,你比徐达常遇春还牛吗?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估计连我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吧?看我不找机会弄死你丫的。”但是老朱还是压着自己的怒火,毕竟蓝玉刚立大功,本来是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的,因为这件事改为凉国公了。本来是想让蓝玉自己反省反省,以后能有所收敛,但是蓝玉坚持要把作死进行到底,接着又传来他看北元皇帝的妃子长得漂亮,就有想法了,但是妃子不从,自杀了,老朱知道后更不高兴了,北元皇帝的妃子要享用也是我先享用啊,哪就轮到你了,教训了蓝玉一番,没想到蓝玉还是死不悔改,被老朱训了之后发起牢骚了:“皇上怎么只封我个太子太傅啊,凭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封个太师当当吗?”这些话都被老朱的锦衣卫听到了,蓝玉这样作,如果是遇到赵匡胤那样宽容的老板或许还能留下条命,回家好吃好喝的养着,可是遇到老朱这种杀人不眨眼的穷苦出身的CEO,不灭你三代都对不起你啊。果然没多久朱元璋就让锦衣卫去收罗蓝玉的罪证,告他谋反,最后蓝玉的下场就是抄家,灭三族,尸体被剥皮充草,当然他不孤单,还拉了一万五千人和他一起上路。还有一种说话说本来朱元璋是想留下蓝玉给朱标的,但是朱标早亡,接班的朱允炆又震不住蓝玉,于是老朱就帮孙子把蓝玉给除了。


亮哥讲历史


为什么蓝玉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有人说这是朱元璋刻薄寡恩,其实不然,这完全是蓝玉自己咎由自取,因为他犯下了三条罪状,每一条都足以让他抄家灭族!

第一条:欺凌元妃

蓝玉奉朱元璋之命,率兵征讨北元,蓝玉不辱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就在他凯旋而归之时,由于耐不住寂寞,竟然欺凌了被俘虏的元帝妃子。当时,朱元璋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蓝玉的做法大大激怒了北元,给明朝边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隐患。

第二条:怒拆喜峰关

在凯旋回朝的时候,蓝玉率军路过喜峰关,由于当时天色已晚,驻地长官外出未归,蓝玉一怒之下竟然拆了喜峰关。朱元璋知道后大为震怒,但是念在他征讨有功,朱元璋还是忍了下来。

第三条:蛮横要官

蓝玉回朝后,朱元璋册封他未太傅,而蓝玉不仅没有前去谢恩,还在公开场合说:以我蓝玉的功劳,还不应该册封一个太师吗?这次彻底激怒了朱元璋,若是不惩治蓝玉的话,迟早有一天他是要造反的。骄纵轻狂的蓝玉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才落下了这个结局,由此可见,蓝玉被杀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天天好心情123321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作战勇敢,又有胆略,从而他屡立战功。蓝玉是明朝另一位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他北上破元、平定西南。在常遇春去世后,他有多次带领大军,亦多次立下功劳,那时朱元璋对他亦颇为器重。曾拜为大将军、凉国公。但是后来蓝玉不仅被杀,而且又被剥皮实草。

那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为何会落到被杀、剥皮实草的地步呢?

其实就是因为蓝玉功高,因为功高而震主。而朱元璋本来就猜忌心颇强,朱元璋对他开国功臣们的手段也是有名的。同时蓝玉因为功高就居功自傲,行事飞扬跋扈,这样就更加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再加上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允炆又性格仁弱,朱元璋担心他一旦驾崩,将很难驾驭功臣,于是就提前给朱允炆做准备,扫清道路。最终蓝玉落下剥皮实草的下场。

蓝玉因为屡立战功,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但是蓝玉因功则傲,他不仅养了很多庄奴,并且又收了很多的义子,这些人可谓是对蓝玉马首是瞻,这让朱元璋颇为猜忌。

同时他因强占民田,被御史查问,而蓝玉却仗势把御史赶走。朱元璋是对功臣手段凌厉,但他同时对贪官手段也凌厉,因为他曾出生贫困,所以朱元璋对民生还是颇为关注的,但是蓝玉强占民田,让朱元璋对他更加生气。

并且蓝玉作为将军手里有兵,这是最主要的,而蓝玉却飞扬跋扈,曾经他打仗回来时,路过一个关地,因为守关之人没有及时给他开门,蓝玉就直接破门而入,可想而知,朱元璋当时的心情。

因为蓝玉的种种行为,让朱元璋颇为猜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有了隔膜,同时蓝玉因为受到朱元璋的责斥,口出狂言怨语则是难免的。

在打仗时期是需要将军冲锋陷阵,但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就开始加强皇权,不希望武将门继续掌握兵权。因为掌兵权,就对朱元璋构成了威胁。

后来蓝玉就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于是把蓝玉打入大牢,之后蓝玉不仅被杀,并且被剥皮实草。因为蓝玉之案,牵连甚广,牵连被杀者达一万五千人。


中孚鉴


蓝玉,安徽定远人,朱元璋帅兵起义时,蓝玉便跟着姐夫常遇春一起征战沙场,官拜管军镇抚。蓝玉骁勇善战、有胆有谋,在老朱打天下时,屡立奇功,常遇春也是在朱元璋面前经常表扬蓝玉,朱元璋一统天下后,蓝玉作为最年轻的开国功臣,也受到朱元璋的封官加爵,在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基本已过当打之年,而蓝玉作为年轻一代优秀将领的代表,自然是朱元璋倚重的对象,明朝建国后,蓝玉北征沙漠、征讨西蕃、北上破元,大大小小经历了数十场战争,战功累累。

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为何最后落下个“剥皮萱草”的下场?

从客观原因上分析,朱元璋登基后,大力加强封建独裁专制统治,废丞相,权分六部,最初,朱元璋是打算让蓝玉来辅助太子朱标的,太子朱标和蓝玉私交很好,据史料记载,蓝玉对朱标忠心耿耿,蓝玉的姐夫是常遇春,常遇春的女儿嫁给朱标,有了这层关系,蓝玉更忠于朱标。朱标一死,加之蓝玉居功自傲,年轻的皇孙朱允炆根本不是蓝玉的对手,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就把居功自傲的蓝玉给杀了。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一旦造反,皇孙朱允文的皇位随时可能被抢,大明的江山可能易主。这是朱元璋杀掉蓝玉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原因分析,蓝玉本身性格居高自傲,立下战功,也是目中无人,胡作非为,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朱元璋所制定的安邦定国的理念。

在蓝玉西征时,霸占百姓良田,当地御史介入后,被蓝玉强行赶出。

蓝玉北征班师回朝时,夜至喜峰关,守关官吏没及时开门迎接,蓝玉带兵破门而入,朱元璋知道后,念在其北征有功,没有过多计较,但心中很是不快。

北上抗元大捷后,蓝玉又私通元主妃子,元妃羞愧自杀,朱元璋知道后,大骂蓝玉胆大妄为。本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后改为凉国公。

蓝玉知道后,不加悔改,更是在酒后口出狂言,大权在其一人手中,手下的几千名义子,更是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无视朝廷所制定的法律,有一次朱元璋本人阅兵,蓝玉手下竟不听朱元璋之命,而只听蓝玉之命,朱元璋怒了,难道是要造反不成?这些事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蓝玉也因此闯了大祸。

后经锦衣卫举报,蓝玉有谋逆之心,为加强专治独裁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下令处死蓝玉,被牵连者,有一万五千人之众,谋逆之罪是要被活剐后凌迟处死,但念在蓝玉曾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蓝玉女儿嫁给朱元璋十一子朱椿,蓝玉也算是朱元璋的亲家,便活剥其皮,留下全尸,送往蓝玉女儿蜀王妃处收藏,明末农民军起义军攻破蜀王府时,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人皮文物”。


历史课课代表


蓝玉最初是跟着常遇春混的,打仗非常勇敢。被常遇春推荐给朱元璋,然后一路升官发财。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已经是位极人臣了。难免的就开始自我膨胀。

随着权柄越来越重,蓝玉逐渐傲慢起来,蓄养家兵,通过收干儿子的方式培养党羽,横行乡里。

作为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宽容度有限。他看着蓝玉越来越嚣张,因为门将没有及时打开门迎接他,他出兵砸了关隘。在朱元璋的宴会上说风凉话,简直就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这些事情最终使朱元璋不再无动于衷。

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报告蓝玉叛乱。在监禁之后,牵连当朝许多官员。朱元璋宣布全部捉拿,前后为此而死大约15,000人。本案涉及的人数,最终死亡的人数,在历史上被称为明初洪武的四大案件之一。

蓝宇本来可以很光荣地载入史册,并受到后人的称赞,但由于他为自己的傲慢而无法认清自己的立场,最终落个“剥皮萱草”也是自作虐。


钢牙咬铁锚


一代名将蓝玉,最后落了一个“剥皮萱草”的下场,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叹息。甚至很多朋友表示,如果蓝玉还在世,朱棣靖难是不可能成功的。


关于蓝玉的死,很多人都归结到蓝玉的傲上,枉法,贪赃等原因上。这些观点可能都对,不过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家不一样:


蓝玉的死,是涉及到国家继续 养兵 还是开始 养民 的战略决策。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建国后,对北元蒙古余孽一直在持续打击。

一来,要把蒙古人打远点,打痛点,防患死灰复燃。

二来,元朝的蒙古贵族总是攒了些财富,每次出击多少都有点收获。


但随着蒙古人的势微,和仅有的家当被明军抢得差不多了,再发动持续大规模的征伐,开始得不偿失。


朱元璋刚刚建国,里面要面对一大摊子的民生经济问题,口袋终于开始觉得紧了。就在朱元璋准备放缓对蒙古的征讨的时候,蓝玉不干。


蓝玉一再强调蒙古军队的强大和威胁,并且告诉朱元璋保持大兵团对蒙古人的威慑是多么一件重要的事情。口头强调还不够,甚至还拉拢了一批原来的开国功勋和功勋二代们,想以此来要挟朱元璋。


到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不是单单的对蒙古人作战与否的问题了,而是蓝玉拉着一群跟着朱元璋从军阀时代混到现在的手下及手下后代们,问朱元璋:这个天下,不是只有你说了算,也有我们的份。


朱元璋怒了,杀。看蓝玉案最后的牵连,人数有一万五千余。看朱元璋的手段,够狠够直接。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不止蓝玉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悲剧,明朝所有开国功臣的宿命,因为他们跟错了老板。纵观中国历史开国功臣基本没有几个善终的,都是专治皇权的殉葬者,而且两千多年的专治文化一直强化这种专治制度,专治的牢笼越扎越紧,牢不可破,所以人包括统治者,无法幸免。看看朱家子孙最后的结局,基本被屠戮殆尽,成为专治的牺牲品,这不是朱元璋的开国的本意,他的本意而是子子孙孙永远统治下去,永远荣华富贵。始皇帝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呢,辛苦打下的天下才十五就年灰飞烟灭了,历史总是捉弄这些以残暴杀伐起家的皇权专治者,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改变其轨迹,周期律轮回像一个巨大的绞肉机,谁也无法逃逸其中。但是随着人类政治文明进步,把肆虐的权力关进笼子,才不会伤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避免权力更颠的血腥屠杀。


遗失在密林深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蓝玉的命运和太子朱标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太子朱标不是英年早逝,蓝玉就不会死,朱元璋把蓝玉当作大明帝国第二梯队将领来培养使用的,其军事能力超强,和太子朱标私人关系很好,又有亲戚关系,曾经提示朱标要注意朱隶的野心,太子朱标完全有能力驾驭蓝玉。但朱标死了,朱元璋清楚朱允文根本驾驭不了蓝玉这样骄兵悍将,朱元璋为大明社稷及后代子孙着想,蓝玉必须除掉!至于蓝玉骄悍种种偶然性,则是加速朱元璋除掉蓝玉这一必然性进程,不是造成蓝玉被杀的根本原因。


野没


举个简单例子,一次朱元璋和蓝玉商议军事,同屋的还有蓝玉手下几个将军,朱元璋说到,你们退下吧!几个将军无动于衷。蓝玉挥挥手,几个人匆匆退却。你说朱元璋要不要杀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