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黃光裕出獄傳聞攪動市場,騰訊又要回購股份


3月製造業PMI升至50.5%

4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一系列經濟運行相關數據,其中最亮眼的是,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時隔三個月後返回景氣區間,終值為50.5%,環比回升1.3個百分點。尤其是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以及消費品製造業PMI都是高於上月,並且高於製造業的總體水平。

此外,3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連續三個月運行在54%以上,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網)

|點評| PMI作為宏觀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向市場透露了中國宏觀經濟自三月份開始大體向好的形勢。各項數據表明三月份製造業供需回暖,除了季節性因素,三月初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的減稅降費政策也給了市場普遍樂觀的預期。考慮到四月份開始施行的增值稅減稅新政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製造業企業的壓力,因此可以猜測中國製造業企穩上升的局面或將維持一段時間。

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指數

4月1日,彭博正式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以人民幣計價的356只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總市值佔比達到6.06%,

與此同時,今年摩根大通年度指數管理會議將於夏季召開,對投資者情緒進行調研,並有機會通過納入中國債券的決定。摩根大通全球指數團隊預計,中國債券被納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準指數(GBI-EM GD、Global AGG和WGBI)將帶來高達2500億到3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第一財經)

|點評| 繼股市之後,中國債市也邁出了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入選彭博巴克萊指數,是國際主流債券指數首次接納中國債券。這也反映出國際機構對中國債市的認可。當然,目前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高達13萬億美元,巨大的潛力對境外投資者而言也是難得一遇的機會。

接下來,中國債市還可能入選另外兩大國際債券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指數和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尤其是摩根大通指數,其涵蓋了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以及部分信用債,對債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月房企融資日均超百億

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規模已經接近3000億元,日均融資規模超過百億,且成本普遍下降,具體方式涵蓋配股、短期票據、私募、企業債等多種形式。

此外,房企的融資成本基本告別兩位數,主流房企的境外融資成本在6%~8%之間,境內公司債成本多在5%以內。部分渠道的成本甚至降至4%以下。(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 今年,房企普遍將迎來第一撥償債小高峰,這在當前樓市整體過冬的前提下,關注資金鍊安全的房企顯然要加速融資。至於融資成本降低,很大程度上還是和去年以來央行的五次降準有關聯。如今銀行間流動性相對充裕,即使監管對流向房地產的資金把控很嚴,但隨著房企融資成本的下降,還是能夠間接說明其中的資金流轉趨勢。

國美黃光裕出獄傳聞攪動市場

4月1日,有媒體發佈消息稱國美零售投資關係總監李虹在香港透露,國美零售創始人黃光裕將於明年出獄迴歸,“我們一直向他彙報戰略轉型的進展,他迴歸後可能會進度更快”。但不到十分鐘劇情發生反轉,李虹表示,“媒體聽錯了,黃光裕2021年出獄沒有變化。”不過隨後該媒體發出現場錄音,力證記者沒聽錯。

受上述消息影響,國美零售盤中大漲逾20%;截至收盤,國美通訊漲9.96%,報10.27元;中關村漲9.74%,報10.14元。(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 今年早些時候,市場就已有所傳聞,說黃光裕將提前出獄,但國美方面一直沒有給出官方說法。而這回從國美高管口中透露的信息來看,因為有錄音為證,似乎更加驗證了傳聞的真實性。

十年前,由於非法經營和內幕交易等罪行,黃光裕鋃鐺入獄。而國美也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之後出現的內部控制權之爭,讓國美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不過後來,隨著控制權的塵埃落幕,國美又重回聚光燈下。對國美而言,黃光裕當然是越早出獄越好,這可能會成為國美再度崛起的一個轉折點。

騰訊考慮回購最多10%股份

4月1日晚間,騰訊控股發佈公告稱,將提交一項普通議案,考慮並酌情授予董事一般授權以購回已發行股份總數最多10%股份。

此外,騰訊將於2019年5月15日下午3點舉行股東周年大會。屆時,股東大會將審議2018年年報、董事會報告以及會計師報告,宣派末期股息,重選董事以及重新委任核數師。(澎湃新聞)

|點評| 以目前騰訊每股365港元的價格來看,已經從最低251港元的谷底爬了出來,儘管相對於巔峰時期471港元還有些差距。此時騰訊做出回購股份的決定,顯然有進一步抬升股價的意圖。只不過,從騰訊發佈的財報來看,由於高層對遊戲的監管仍沒有停止,公司核心業務的增速還有可能放緩,這對騰訊的股價是不利的。

格力電器控制權變更引發猜想

4月1日,格力集團發佈公告,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該事項的具體交易方案尚在籌劃中,相關事項還在等待國資委等有權部門事前審批,能否獲得有權部門批准及批准時間還不確定。公司股票4月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隨後阿里巴巴和京東被先後傳出消息,稱將收購格力電器5%的股份。兩家公司先後都作出否認。(綜合新京報)

|點評| 格力亮眼的年報、和小米的10億賭約還是不久前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正當大好形勢的格力突然停牌,不由得引起市場猜想。目前,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格力集團的實控人是珠海市國資委,而國資委在去年就有透露出想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來激發企業活力的意願。不過,以董明珠與珠海國資委的關係來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由管理層來接盤的情形。

滬指回升3100點暴漲2%

4月1日,滬深兩市開盤大幅高開,盤中區塊鏈、國產軟件板塊相繼爆發,掀起漲停潮,帶動三大股指呈現單邊上漲走勢,滬指創反彈新高收復3100點關口,深成指突破一萬點,創指暴漲近4%站上1700點,行業板塊全線上漲,市場人氣集聚回升,做多資金顯著增強,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時隔15個交易日再破萬億大關,滬股通淨流入7.4億,深股通淨流入32億。

截至收盤,滬指報3170.36點,漲2.58%,深成指報10267.70點,漲3.64%,創指報1760.89點,漲3.98%。(新浪財經)

|點評| 伴隨著開盤前的多重利好消息,4月A股的首個交易日可謂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伴隨著大漲而來的,是市場人氣的進一步回升。當看到滬指迅速突破禁錮許久的天花板,甚至開始衝擊3200點時,或許預示著盤整已經結束。

當然,越是在這樣的暴力反彈面前,投資者也更需要冷靜。雖然宏觀經濟數據和國際貿易環境等都有回暖跡象,但A股漲勢的持續性仍然尚待觀察。況且,暴漲過後很可能會迎來深度回調,盲目衝進去只會被套牢。

中國暫停加徵美汽車和零部件關稅

4月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徵關稅。暫停加徵關稅措施截止時間另行通知。另外,昨日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調142點,報6.7193。

據此前商務部發言人透露,本週,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應邀訪美,在華盛頓舉行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 去年12月,中美雙方達成共識,貿易“休戰”90天,隨後一系列原本被加徵的關稅都暫停了,不過期限只有三個月。雖然如今時間已到,最終結果也還沒出來,但在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即將開始的背景下,釋放繼續“休戰”的利好信號,可見達成共識的時候或許不遠了。當然,對進口車企和消費者來說,這也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黃光裕出獄傳聞攪動市場,騰訊又要回購股份 | 財經日日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