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5年买房和19年买房能差多少钱?错过了最佳期,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赶齐这些差距?

遝遝遝女人


15年买房和19年买房的区别(很现实)

以中部地区三线城市洛阳为例,2015年洛阳市区房价均价在5000元左右,甚至部分区域还可以买得到4000多的楼盘。

但是截止到2018年底,洛阳市区房价均价已经到接近8000元的地步,洛龙区房价早已破万,涧西区也在9000元左右徘徊,可以说相比于2015年来说,短短5年时间说洛阳的房价翻了一番也不为过。

洛阳的例子其实在过去5年时间内很多城市都上演了,最近的就是三四线城市2017年和2018年房价的暴涨(也几乎翻了一番)。不得不说2015年买房的人在洛阳这样的城市(90平米为例)45万可以买一套房,如今只能付得起首付。

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年虽然一直都在喊地产业不好过,但是实际情况是老百姓更不好过。房价一直处于涨涨的趋势,唯一有希望下跌的年份(2015年和2016年)也因为棚改等政策因素干扰,房价跟着涨了一波。

房价上涨不是一般人能够补齐的,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几点愚见)

第一、有多少人的收入水平能够5年翻一番?很少的,就算是企业高管也很难实现收入水平5年翻一番的目标。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上班族,实际情况是有多少人工资水平5年都没有实质性的上涨了?这才是现实情况。

第二、现实告诉我们,对于房子这个特殊商品来说,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不说2008年前后了,就2015年前后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具备首付的资格的,但是错过了错过了。之前可以买90平米的,如今只能选择50平米;甚至说很多朋友因此失去了购房的资格,未来是不是会有,不知道,只能说很难了。

第三、在大城市千万不要拿工资收入水平跟房价对比,最后只能是自欺欺人。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主要指在大城市朋友),一直抱有房价会下降的想法,一直拿自己工资收入水平与房价进行对比,死磕!最后的结果是,至今还跟家人寄居在出租房内,孩子不得不放回老家由父母代养。

综上,房子这个特殊商品确实是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东西,在“三稳(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下,起码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走势基本被定性了。只是希望未来能够将房子这个特殊的商品给正常化,比如:取消预售等。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15年买房和19年买房能差多少钱?错过了最佳期,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赶齐这些差距?

坐标新乡,15年房子的均价大概在三千多元每平,记得那会未来城一期的房子还是四千出头每平,当时房子不算太好卖,到了18年房子均价已经四千多一平,现在未来城的房价应该有八千多每平,整整翻了一倍。

我再对比一下我身边同事买房的情况吧,一个同事在14年买的房子,大三室当时位置也不错,房价三千多一点每平,而且走的商贷,每月才还两千块钱的月供,再有两年房贷就还完了。另外一个同事去年买的房子,地方稍微偏僻一点,房价买的时候七千一平,首付二十万左右,贷款五十多万,三十年还完,差不多房贷就要还到退休了。

对比一下,相当于以后每个月后买房的同事每个月要有两千块钱的贷款,几乎快占据了收入的一半,而且买的房子没有先买的大。


豫北见闻


13年天津因结婚买的郊区40万总价

14年离开天津到了无锡工作。由于工作稳定。

15年在无锡二号线地铁旁5000+每平购买一套三居室,总价49万。(首付13个,月还1800+)

经过16—17赛季疯狂涨停结束后,哥们我身价直接暴涨翻倍。两套加起来首付才20多万,果断在17年以当时最高价出售天津房产,借钱还了剩余贷款后出售了,现金到手70多个。拿去理财了,一部分改善生活质量。

我家大女儿13年生的,15年因为生活质量不高,老婆怀孕也没敢要,抛了一套房产后结果17年身价暴涨,老天爷对我也不薄,又让老婆怀上了,那就生下来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17年无锡房子装修好

18年生了儿子,把妈妈接过来照顾宝宝,一家人快乐乐无边。

现在有儿有女,有车有房,作为一个农村出来80后,能在新一线城市站稳脚,我也知足了。把下一代教育好,为国家做出小小的贡献,知足了。



AAAAA义薄云天


我2007年来太原打工,共有3次买房经历。第一次,2010年买的小产权,分3次付款,定金5万,封顶10万,交房5万。买的84平米的,花了20万。14年才住进去。第二次买房,是为了圆媳妇一个大产权房子的梦,在北城区(老城区)2016年买的,7400多一平米,本土开发商115平米,共计87万,首付了30万,贷款57万,贷款利率4.8,月供2900多,2017年媳妇觉得还款压力大,提前还了17万,月供成了2100多。2018年交房,现在马上要搬进去住。2018年11月,由于太原城中村改造,我的小产权房被征收。补偿了我47万。正好南城(新城区)有房子开盘大开发商,添了10几万买了个128平米的。14600一平米,贷款131万。利率5.39月供7300。北城的房子现在市场价11000左右,南城的房子现价16500左右。


张瑜13233691351


今年二月份买的房子,深有感触,中原地区四线城市,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一六年年初买的房子,当时四千出头买的,位置旁边挨着市政府,绝对的新区中心位置,当时房贷利率九折,而且当地政府有农村户口买房补助,单身买房补助。现在二手房价格已经八九千了。而我买的房子,位置离市中心约十公里,周边配套还没完善,约七千五,房贷利率上浮30%,当地政府的补助全都取消了。

100平方的房子,16年买均价四千,四十万,贷款30年总价款约78万,19年买,均价七千五,七十五万,贷款30年总额约140万,一套全款买差价35万,贷款买差价62万。

买房要趁早啊


半边风雨半边晴


16年时候,我们这个不到四线的小城市房产市场还在低迷期。上班年的时候准备买房子。首先看的是二手,在开发区一个6层的顶楼小复式,装修好一直没住过,带着所有的家具,89平吧好像。28W。首付不到8W,每个月还款1000多吧。

还有一处呢,离学校近,但是上班远,也是顶楼。最主要的是小产权。16W多吧。

经过跟家里的斗争之后,没赢!买了这个小产权的顶楼。原因,上学近。。。。

18年,开发区的房子涨到了60多万。而我买的这个房子价格就没变过。然后一直看着猛涨的房价叹息后悔。

就别说15年、16年买房子的人了,17年买房子的至少也得增值10-20W之间。

工资有多少?每个月的工资哪怕1W多,我错过的也要经过3年的时间才能补齐,前提还得是不吃不喝,不生病。最重要的是还要保证每个月工资都得10000+。

算了,错过了就错过了。后悔没啥用。只能叹息自己没那命。。。

不多说了,让我先去哭一会!!!!


城市A小哥


确实深有感悟,做标二线城市无锡,2015年的时候,工作5年,那时候的无锡房价还是很低的,最顶尖的高层也不过1.3万,当时想想太贵了,觉得还房贷有点吃不消,于是退而求其次买了地段稍差的,八千元左右,随后2016,2107年无锡房价开始暴涨(曾经达到全国涨幅第一名),到目前2019年3月,当时我买的房子已经差不多1万七八,无锡现在最顶尖的楼盘已经突破3万2,现在真想拍大腿,当时为什么不多买一套,(2016年初的时候曾经去看过几个二手房,中间由于几万块钱就作罢了)你想想如果按照当时的房价,我买上一套1万2,130平的房子,现在估计房价应该在2万7左右,至少赚了195万元,按照无锡平均工资6千元左右,我大概可以少奋斗26年,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最初的股市,还有现在房市,不是我们每有机会,而是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打篮球的GULiLi


坐标山东五线小城市,15年比较好的小区大概5000/平,19年同小区价位大概10000/平,房价翻了一番,但普通家庭的人均收入并没有涨,贷款买房,现在还款压力要比五年前大多了;其实买刚需房子还是要果断,举两个身边简单的例子吧:朋友甲,结婚差不多有十年,结婚之前没买房子,结婚以后老觉得现在买比结婚之前买的贵,就一直在犹豫等降价,眼瞅着房价从3000多涨到了快10000,现在还在老家住着,两口子都在城区上班,天天来回奔波,孩子在乡镇上学,学习跟不上节奏;朋友乙,当时更换贷款方式时都建议他们换一套三室的,因为孩子多,早晚都得换,但没采纳意见,现在涨价涨到100多万一套,想换力不从心,不换又住不开,很糟心;在当地,现在年轻人买房子似乎成了一个如鲠在喉的问题,不买娶不上媳妇,买了又负担不起,当地结婚都偏早,00年的女孩都已经结婚了,很多没结婚的80后即使现在买了房希望也很渺茫,毕竟30多岁抢不过20多岁的。


静夜思


房地产首先要看位置,其次还是位置,再次亦然是位置。

如果是北京的核心区和三四线城市的核心区,这个问题的结果差距很大。我们先来看北京,我就是2015年年底在北京买的房。好像过了一年左右,房子基本已经翻番。到了2019年,尽管在调控之下,房价有所回调,但是基本上价格是原来的一倍左右了。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在北京花五百万买的房子,现在即使到不了一千万,九百万也是有了。如果是要给三线城市,当时房价是五六千元,现在恐怕也涨到了一万元。也就是说,五十万买的房子,现在涨到了一百万元。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赶上这个差距呢?以北京为例。如果市区内的房子涨了五百万,那么如果你月薪4万,年薪50万,需要十年不吃不喝攒够。如果你月薪一万,年薪12万,那么需要不吃不喝40年攒够。也就是从你毕业到退休不吃不喝所有的收入才能攒够。这就是选择时机有多重要,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希望你能把握住。


康小小有话说


首先,买房这个事情不能这么理解,尤其是第一个问题,15年和19年买房差多少钱?

拿成都举例(我也只对成都熟悉,其他区域和城市我没信心说的对),15年成都整体均价在1万出头,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均价10380元/㎡左右,而目前成都市(主城区)已经达到均价(备案)17877元/㎡,之间差价已达到近7500元/㎡,而这7500元的差价,不能只看价格提升,还要考虑购买力,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贬值等因素,差距是肯定有的,但是未必会很大;

其次针对不同区域的价格也有不同涨幅,比如成都的天府新区,该区域15年和19年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几乎差距在10000元/㎡左右,个别区域的差价由于限价政策的原因前后差价在3000-5000元/㎡不等,由此可见这中间的另一个因素:政策,也是非常重要;

对于追赶差距的问题不见得是需要付出多少钱或存款,个人认为更多是应该在于心态和意识

说一个我身边人的情况:

从10年毕业至今,未购任何产业,汽车也没买,一直在“享受生活”,基本月光,不是因为买不起,此人一直未有购置房产或投资自己的任何想法,总是游离在生活和事业的边缘,前两年有意识想下手,但是由于资格(限购政策)的原因,购置房产的可能性直接被推迟了2年,年前听说要买车,被我“好言相劝”退了定;

如此这般的情况确实让作为朋友的我非常担心,但是个人的意识没有达到,有再多的钱都是无法追赶如题主这样的意识。

望有用

我是爱说大白话的亞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