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9年的樓市會如何發展?

樹底下吃西瓜


2018年,在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等調控的影響下,全國樓市先揚後抑;2019年初,各地紛紛對樓市進行微調,央媽降準釋放1.5萬億元,媒體、專家紛紛預測樓市趨勢。

對於2019年樓市,瘋狂太原人認為會有以下幾個點:

1、穩

從D媒、住建部、經濟工作會議等釋放出的消息來看,2019年全國範圍內樓市將“以穩為主”,太原也不會例外,還記得去年5月被住建部約談的事情吧。

穩,包括“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2、分化

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漲,三四線城市則在棚改結束後,房價穩重下降。

環一線城市、珠三角、長三角城市房價大概率會上漲,人口淨流入量多的城市,經濟發展有兩點,是對樓市有利支撐。

3、鬆綁

上面說了,2019年初各地紛紛微調放鬆調控,去年12月的大會上提出了“因城施策、千城千策、一城一策”,就是讓地方ZF負責,只要房價能在可控範圍內,也即是說在“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微調樓市調控。

在菏澤打響取消限售第一槍的時候,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就指出:太原才是第一個取消限售的城市。隨後,廣州、珠海都開始微調,近日青島也部分取消限價。如果樓市繼續蕭條,太原會不會也因城施策,漸進式、間接式、滴灌式、甚至繼續只做不說的放鬆調控,我認為非常有可能。

4、租賃

相關部門多次提到“長效機制”,發展公租房、廉租房,完善租賃制度將成為2019年樓市主要任務。2019年,預計會在租賃住房、保障住房方面加大推進力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需求,緩解住房難的問題。

認同我的觀點,點擊文章下面的贊,關注“瘋狂太原人”!


瘋狂太原人


2019年房地產可能出現的三個趨勢:

第一,從調控政策來看,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目標下,全國樓市整體從緊的基調不會改變,但試探性放鬆或逐步出現。

穩字當頭,一直都是這兩年樓市調控的目標。針對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住建部已經定調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筆者看來,可以簡單用3個短句來概括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即房住不炒是前提,因城施策是手段,房價穩定是目標。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投機炒房空間只會壓縮,不會放鬆。不過,隨著房價的逐步穩定,短期的限購、限價、限貸等措施或許會在適當的時候慢慢退出。

可能有購房者會問了,一旦調控措施退出,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筆者認為,這些限制性手段本身就是應急性措施,就是為了短期內快速抑制樓市溫度,如今房價整體已經平穩,甚至出現了下行跡象,同時部分城市也面臨著土地財政的壓力,所以調整或者直接退出是有較大可能出現。但是,筆者認為,在調控政策的高壓態勢之下,盲目跟風退出顯然不可能,前提只能是本地房價已經沒有了繼續攀升的可能,或者有長效機制對接可能退出的短期調控手段。

第二,從市場結構來看,新房市場會趨於穩定,二手房市場出現波動的概率較高,但整體形勢利好剛需。

筆者認為,2019年新房市場要比二手房市場穩定的多,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受各項成本約束,只要還有購房者願意買房,開發商都不可能大幅度降價,但是為了提高銷售業績,首付分期、特價房、一口價等折扣方式依然還會普遍出現。其次,對二手房市場而言,更能反應市場的真實變化,無論是房產中介還是炒房客、個人業主都會根據市場冷熱程度進行價格的浮動,達到雙方都滿意的心理價位。

近日有媒體報道,上海某學區房掛牌兩個月,降價200萬元仍舊無人問津。因此,筆者認為,在樓市調控從緊的情況下,對急於出手的囤房客來說,在月供和斷供的雙重壓力下,降價拋售或是一種可能。筆者認為,如果市場持續走低,為了活躍市場,房貸利率下調的城市或會增多。總而言之,無論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整體形勢是利好剛需的,這也給糾結觀望還是買房的購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第三,從趨勢特徵來看,樓市走向調整和競爭並存階段,城市之間會有競爭,房企之間會有分化。

筆者認為,2019年房地產市場依然處於調整期,但在調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競爭因素。一方面,城市之間的樓市環境會繼續分化,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改善,一線城市則面臨著一定上漲壓力,而承接一線和三四線城市購房需求的二線城市,搶人大戰則依然會進行,房價繼續下行的可能性不大,而三四線城市在棚改等紅利減弱的情況下,再想複製過去兩年的瘋狂模式顯然已經不可能。

此外,房企之間的規模化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現金流依然會是房企的生命線,資金鍊或成為擺在不少中小房企和囤房客面前的大考驗。根據統計,僅2018年就有超40%的上市房企高管離職,有10多家房企宣告破產。因此,在筆者看來,樓市已經拉起了適者生存的大幕,在樓市迴歸理性的道路上,2019年大幅度鬆綁顯然不可能出現,深度調整依然會是顯著特徵。



樓事紀


【指掌房產】

2019年房產價格會漲還是會降。

隨著購房者的購買日趨理智,以及房地產開發商樓盤的開發進度,以及農村以及外來人口的進入,樓盤的價格預計會在平穩的過程中略有小幅度上調。

購房需求,結婚購房,學區房等剛需購房者佔很大部分,改善型購房,投資型購房,也佔據一部分。

之前預測在沒有放開二胎政策的情況下,前提是房子還是用來住的,市場大,漲價,前提是有需求,當需求大於供方的時候房子會降價,反之必定會降價,當獨生子女長大之後,結婚,雙方父母都有2-3套房子,雙方父母留給子女就會有4-6套房子,那時候誰還會去買房。

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以及三胎政策,鼓勵多生,後期的供需關係又會發生改變。

只有後期發生城市人口想農村流動的時候,房價可能會停止上升。那時候,農村的宅基地就是寶貝了,那可是有土地證的。現在想投資,去農村拿地吧!





指掌房產


“穩”將是2019年樓市的主旋律。從中央政府層面來看,“房住不炒”這個基調不會變,況且“房產稅”及“取消預售”這兩大殺器還未正式亮相,有底牌;地方政府通過這兩年棚改“降槓桿”,債務危機已在慢慢緩解,這會兒可不敢造次;貨幣層面上,房地產這個超發貨幣的蓄水池依然得有,因為今兒個央行又放水了,如果不引流到房地產這池子裡,漫出來肯定會引發通脹;金融層面上銀行等機構的資金對中小開發商依然趨緊,排名靠前的大房企就另當別論了,要不就是在自加風險;消費者層面上一二線全面解限不可能、三四線韭菜割了一茬正處在修復期,這次放水後市場起浪應該不會太大。所以,在上述情況之下,博弈的哪一方都不願意看到房價下跌,更不出現跌落30%直至爆倉。那麼2019的房市大概率是“橫盤”或穩中有升。

最後的結論:該買房的還得買,怎麼買?查我以往的問答,有建議。





深藍0029


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馬雲做淘寶的也進軍房地產

保利做軍火的也進軍房地產

中航做飛機的也進軍房地產

招商做銀行的也進軍房地產

中鐵做鐵路的也進軍房地產

小米做手機的也進軍房地產

茅臺做酒的也也進軍房地產

京東做電商的也進軍房地產

順豐做快遞的也進軍房地產

平安做保險的也進軍房地產

華為做手機的也進軍房地產

您應該知道……

2019年房價也許你想不到,但是可以說明,一手成交量會陸續上漲,就比如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因為我做這裡的,所以比較瞭解這邊的市場。



那誰你很迷人


買房子首先要懂得看時機,時機就是機會,抓住了就買賺了,錯過了就買虧了,剛需買房要注意什麼,首先得看房價趨勢,自從2016年10月以來,全國樓市都陷入了空前的調控當中,並且房價調控一直持續至今,僅僅2018年上半年就全國調控就達到300次。2018年上半年樓市不太平靜,開年之初二線城市陸陸續續掀開了人才大戰,到了三四月份,就連北京上海也開加入進來,房價也開始了新一波的上漲,就在此時,新房房價倒掛這種異常詭異的樓市狀態也出現了,搖號搶房也開始陸續出現,西安、杭州先後都出現了“搖號搶房”的情況。

面對房價異常,“房住不炒”的政策被再次提及,到了18年6月份之後,房價總算是開始穩定下來,從全國二手房成交量來看,確實出現了成交量下跌的情況。可能很多人會說了,房價下跌不是看新房麼,怎麼看二手房。其實在房地產交易市場,二手房佔比高達60%-70%,新房交易佔比只佔了30%左右,所以看商品房成交量主要看二手房。剛需的福音!2019年是買房“好時機”?你看懂房價了嗎。

一、2018年下半年房價進一步趨於穩定。在“房住不炒”的主導思想下,房價不可能再出現大幅上漲,房地產市場雖然被乘稱作市場,但是歸根結底是依據政策來導向的,如今很明顯,不可能讓房價繼續吞噬居民購買力,就普通人而言,現在只要是有房貸的,大多數人房貸就佔了其月收入的40%-50%左右,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因為房價的上漲,使得房地產擠壓了實體產業很大的生存空間,所以,為了長久發展,房地產需要的是穩定。

房價穩定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方面是要繼續建立“房價調控的長效機制”,房價調控要繼續深入推行,不能允許房價上漲,如果房產泡沫越做越大,結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也不允許房價大幅度下跌,房價下跌同樣不利於樓市穩定,如果出現了房價大幅下跌,很多人的房產將會出現負資產的情況,一方面揹負著巨大的負資產,另一方面還要月月還按揭貸款,這樣誰都不想,這種心理不能萌發。所以調控其實具有兩面性:既不允許房價大幅上漲,也不允許房價大幅下跌,只要房價在一定範圍內小幅度波動是可以允許的。

二、2019年剛需可以上車了嗎?樓市指聞認為,在2019年房價不大可能出現太大的波動,調控使然,現狀使然。房價上漲的黃金時期或許已經過去,在未來房價只能隨著區域發展和城市發展緩慢上漲,從大概率來看,不太可能出現以往的房價猛漲和暴跌現象。

在未來,房價上漲只能依賴於3個因素:第一是城市發展,目前我國城市化率只有60%左右(就像任志強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城市化道路其實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農村人口越來越多的擠向城市,城市資源也就越來越豐富,人口多需要的房子就多,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住所,所以房價會隨著城市化進程而出現一定上漲,這是可以預見的。第二個是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了自然房價上漲,在前30年裡,沿海一線城市經濟發展快,大量人湧入,造就了不少黃金地段,房價一路高歌。第三個是產業轉移,從現在來看,業內人士普遍不看好三四線樓市,因為沒有產業的支撐,房價出現了虛高的情況,但是隨著產業轉移的發生,一些三線城市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機會,房價伴隨著產業發展具有一定上漲契機。

三、2019年或許是剛需上車的好時機。從以上分析的房價趨勢來看,確實如此,因為是剛需早晚都得買房,都得上車,俗語說得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在如今顯得異常重要,首先在於“齊家”,家都沒有,怎麼娶妻生子呢?借用任志強的一句話說“剛需買房,宜早不宜遲,因為早晚都得買房,剛需不需要過多關注房價問題,不管房價漲跌,都需要買房的。”


房產全方位


2019年的樓市會進入下行通道。房價上漲的論調違反客觀規律,世界上就沒有永遠不變的市場行情。支配樓市價格下行的因素是:一、剛需一族的心智成熟了,人們已經不想為了一個窩把一家人的六個錢包拿來做首付,再把自己壓給銀行做房奴了。二、二手房交易的冷淡直接影響了炒房人的入市情緒,眼見得炒房的營利空間沒有了,誰還去做接盤俠?三、以前炒房人加槓桿買房,所購房產賣不出去,資金收不回來,造成資金鍊斷裂,為了避免斷供,必須降價出售。所以,不管銀行再怎麼降準向市場增發貨幣,政府就是取消了調控,也不會燃燒起人們購樓的熱情,樓市價格下行趨勢是誰也沒辦法挽救的。


或是或非562


按照現在房地產發展週期趨勢來看,房價三年以內是不會有太大的波動,炒房的不要妄想再有暴漲行情出現。

剛需傷不起,安居樂業 一是從經濟層面分析,全民炒房,一心做實業的人少了,導致實體經濟不景氣,國家一定會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不然會重蹈日本房市崩盤的過去。

二是貨幣化安置政策要逐步退出,意味著現金投放量少了,房市資金偏緊,棚戶區改造必將開發出大量住房,房地產商自己也會開發出大量房子,增加房市供應,量多價跌。

三是房產稅推出的預期,以及2-3年後推出的政策威懾,註定房地產業的冬天一定是漫長的。

四是國家也不會讓房地產繼續綁架經濟發展,會有一定措施去房地產化,限購限售政策不會放鬆,2018年10月底,連發兩篇文章,強調限購政策不會半途而廢。

五是房產也是商品,沒有隻漲不跌,房產也不例外,當供給遠超過需求的時候,價錢必定下跌。前幾日,專家說北京的房產都有20%的空置,現在中國房地產已經供過於求了,今後供給依舊會源源不斷的增加,一旦遠遠超過的需求,房價遠遠超過價值時,誰去願意買房子呢? 五是房價透支了祖孫三代的消費能力,還耗盡了樊綱鼓吹的六個紅包,影響了全社會的消費升級,連吃個榨菜、方便麵都是消費升級,同時也恰恰說明,房市到了強弩之末。 樊綱的六個紅包助您買房。

六是2018年底美聯儲預計還會加息1次,加息引起全球資本回流美國,預計央行可能會跟進加息,從而成為壓垮房地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才會恢復到房子的基本功能只是住。

以上因素決定著本次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頂部,2019年房價回會進入下降通道,全面下行,在房產稅推出前不會再升!


愛在雨季


剛好前兩天寫過一篇2019年樓市預測的文章,貼到這裡以作參考吧。

想要詳細閱讀的也可以進入我的頭條主頁查看。


沈斯基


不談一線二線三線,個人認為未來發展會呈現幾個趨勢:

1、2019城市中心區域,核心區域,由於其位置的不可複製性,房價會企穩,原因很簡單,交通資源、商業資源、教育資源等各種資源在區域內集中;

2、周邊交通便利區域值得考慮,尤其是軌道交通發達的區域,原因是交通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連通中心區域更加便利;

3、抑或會呈現出部分優質“養老房”市場增長(但不一定是價格增長),你有沒有發現城市周邊“過冬房”“避暑房”需求增加,購買和求租增加,毋庸置疑,人民生活要求還是在提高,如果這些度假地產在軌道交通發展中有所規劃,必然會帶動需求的流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