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竟有這樣觀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頭,可能就在身邊

中醫診治,都講究辨證論治,尋找病因乃是藥到病除的基本條件。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能刨根問底找尋到真正病因的醫者,從古至今也不過寥寥。大多數醫者,不過是延續著慣性思維,看到癰疽就認為病因在熱毒、看到皮疹就總認為病因在風邪罷了。這種思維確實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錯,但總顯示出辨證時思維的惰性,不算是個頂級名醫了。今天的文章,來看看真正的細緻入微——

竟有這樣觀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頭,可能就在身邊


清初安徽名醫崔默庵,醫多神驗,尤其“凡診一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對數日,沉思數問,反覆診視,必得其因而後已。”——凡診一病,必得其病因而後處方,如果未能弄清病因,必相對數日沉思,反覆診視詢問,絕不盲目處治。

有一青年新婚,不幾天皮膚髮疹,周身漫腫,頭面如鬥,諸醫束手無策。請崔默庵診視,察六脈平和,僅稍微虛些,餘無異常,一時難以查出病因,故而久久思之。因坐轎遠道而來,就在病床前用餐。病人目框盡腫,以手掰開眼睛看他吃飯。崔問:“你想吃飯嗎?”“甚想,怎奈醫生不讓我吃。”崔曰:“這病怎麼會妨礙飲食暱?”遂讓其進食,見他甚能吃飯,越發覺得不解。許久,見其房中傢俱皆是新制,漆氣燻人。頓時大悟,“吾得之矣”。立命將病人移至別室,以螃蟹數斤生搗,遍敷周身,不兩天,腫消疹現,病人坦途。原來病由漆氣中毒引發,“他醫未識耳”。(清·劉獻廷《廣陽雜記》)

此案十分精彩,多種醫書都曾引用,強調審症求因,審因論治的重要性。張景嶽說:“求所從來,方為至治”。是說探求疾病從何而來,因何而發,治其所因,才是最重要的治療。古人對此有很多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須治所以然,不治所以病不痊。”(《蠢子醫》)“凡病久治不效者,宜問明受病之因,設法重治其因自愈。勿治見有之症也。”(《王氏醫存》)鄭欽安說: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醫法圓通卷二》)

然而,病因有時是隱蔽的,需要醫家詳察細究,反覆推敲,尤其注重問診,從中發現線索,像崔默庵那樣,“苟不得其情,必相對數日,沉思數問……必得其因而後已。”孫思邈說:“未診先問,最為有準。”“其治人疾病,必詳問至數十語,必得其情而後已。”京城四大名醫之一蕭龍友說:“惟問乃能關於病人,故餘診病,問最留意。反覆詢究,每能使病者盡吐其情。”“醫者望色切脈而知之,不如其自言之為尤真也。”(王仲奇語)

前賢這些論述說得十分直截了當,對我們認識“先其所因”“未診先問,最為有準”之旨十分有益。下面舉例證明。

竟有這樣觀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頭,可能就在身邊

1.生薑居然治喉癰

楊吉老,北宋著名醫家。有一年,廣州府通判楊立之返回楚州,忽然咽喉生瘡紅腫,潰破膿血如注,寢食俱廢,病勢甚是危急,群醫束手無策。適值楊吉老亦來楚州,前往診治。楊細察良久說道:“不須看脈,吾已知其病因。此疾殊非一般,須先吃生薑一斤,然後方可投藥,否則必難治癒。”按說咽喉潰破流膿,疼痛難忍,當屬火毒之症,而生薑辛辣性熱,再吃無異於火上澆油,如何吃得?通判想楊吉老閱歷精深,醫術高明,當無戲言,遂吃起生薑來。初嘗幾片,並無加重,再吃下去反而覺得生薑味道甘甜而香,吃到半斤時,咽喉疼痛漸漸消失。食至一斤,開始感覺姜味辛辣,膿血竟止,不知不覺之間病已痊癒,甚以為奇。

第二天,通判設宴感謝吉老,席間詢其緣由。楊答曰:“君在南方作官,必多食鷓鴣,此鳥好吃半夏,時間一久,半夏之毒侵及咽喉,故發喉癰。生薑專制半夏之毒,能清其病源,故而藥到病除。”(宋·洪邁《夷堅志》)

按:此症若按臨床表現,當屬“爛喉痧”,應按熱毒論治,無論如何也用不到辛辣的生薑。但吉老審因論治,知系中半夏之毒,生薑專制半夏之毒,故而徑選之而無顧忌,所謂審因論治,“勿治見有之症也”。此非學驗老到者難以識明。

2.生薑居然治喉癰

楊吉老,北宋著名醫家。有一年,廣州府通判楊立之返回楚州,忽然咽喉生瘡紅腫,潰破膿血如注,寢食俱廢,病勢甚是危急,群醫束手無策。適值楊吉老亦來楚州,前往診治。楊細察良久說道:“不須看脈,吾已知其病因。此疾殊非一般,須先吃生薑一斤,然後方可投藥,否則必難治癒。”按說咽喉潰破流膿,疼痛難忍,當屬火毒之症,而生薑辛辣性熱,再吃無異於火上澆油,如何吃得?通判想楊吉老閱歷精深,醫術高明,當無戲言,遂吃起生薑來。初嘗幾片,並無加重,再吃下去反而覺得生薑味道甘甜而香,吃到半斤時,咽喉疼痛漸漸消失。食至一斤,開始感覺姜味辛辣,膿血竟止,不知不覺之間病已痊癒,甚以為奇。

第二天,通判設宴感謝吉老,席間詢其緣由。楊答曰:“君在南方作官,必多食鷓鴣,此鳥好吃半夏,時間一久,半夏之毒侵及咽喉,故發喉癰。生薑專制半夏之毒,能清其病源,故而藥到病除。”(宋·洪邁《夷堅志》)

按:此症若按臨床表現,當屬“爛喉痧”,應按熱毒論治,無論如何也用不到辛辣的生薑。但吉老審因論治,知系中半夏之毒,生薑專制半夏之毒,故而徑選之而無顧忌,所謂審因論治,“勿治見有之症也”。此非學驗老到者難以識明。

好 · 書 · 推 · 薦

竟有這樣觀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頭,可能就在身邊


《拍案稱奇》

本書收集古今名醫那些有深刻啟示,過目不忘的好案,以方法獨特、用藥奇妙、思路新穎為亮點,令人讀來不禁拍案稱奇,從中獲得新思路,新啟迪。 本書技術含量高,信息豐富,可讀性強。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拍案稱奇——奇方妙法治案賞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存悌、卓同年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