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竟有这样观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头,可能就在身边

中医诊治,都讲究辨证论治,寻找病因乃是药到病除的基本条件。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能刨根问底找寻到真正病因的医者,从古至今也不过寥寥。大多数医者,不过是延续着惯性思维,看到痈疽就认为病因在热毒、看到皮疹就总认为病因在风邪罢了。这种思维确实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错,但总显示出辨证时思维的惰性,不算是个顶级名医了。今天的文章,来看看真正的细致入微——

竟有这样观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头,可能就在身边


清初安徽名医崔默庵,医多神验,尤其“凡诊一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数问,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凡诊一病,必得其病因而后处方,如果未能弄清病因,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询问,绝不盲目处治。

有一青年新婚,不几天皮肤发疹,周身漫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无策。请崔默庵诊视,察六脉平和,仅稍微虚些,余无异常,一时难以查出病因,故而久久思之。因坐轿远道而来,就在病床前用餐。病人目框尽肿,以手掰开眼睛看他吃饭。崔问:“你想吃饭吗?”“甚想,怎奈医生不让我吃。”崔曰:“这病怎么会妨碍饮食昵?”遂让其进食,见他甚能吃饭,越发觉得不解。许久,见其房中家俱皆是新制,漆气熏人。顿时大悟,“吾得之矣”。立命将病人移至别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周身,不两天,肿消疹现,病人坦途。原来病由漆气中毒引发,“他医未识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此案十分精彩,多种医书都曾引用,强调审症求因,审因论治的重要性。张景岳说:“求所从来,方为至治”。是说探求疾病从何而来,因何而发,治其所因,才是最重要的治疗。古人对此有很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须治所以然,不治所以病不痊。”(《蠢子医》)“凡病久治不效者,宜问明受病之因,设法重治其因自愈。勿治见有之症也。”(《王氏医存》)郑钦安说: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医法圆通卷二》)

然而,病因有时是隐蔽的,需要医家详察细究,反复推敲,尤其注重问诊,从中发现线索,像崔默庵那样,“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数问……必得其因而后已。”孙思邈说:“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其治人疾病,必详问至数十语,必得其情而后已。”京城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说:“惟问乃能关于病人,故余诊病,问最留意。反复询究,每能使病者尽吐其情。”“医者望色切脉而知之,不如其自言之为尤真也。”(王仲奇语)

前贤这些论述说得十分直截了当,对我们认识“先其所因”“未诊先问,最为有准”之旨十分有益。下面举例证明。

竟有这样观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头,可能就在身边

1.生姜居然治喉痈

杨吉老,北宋著名医家。有一年,广州府通判杨立之返回楚州,忽然咽喉生疮红肿,溃破脓血如注,寝食俱废,病势甚是危急,群医束手无策。适值杨吉老亦来楚州,前往诊治。杨细察良久说道:“不须看脉,吾已知其病因。此疾殊非一般,须先吃生姜一斤,然后方可投药,否则必难治愈。”按说咽喉溃破流脓,疼痛难忍,当属火毒之症,而生姜辛辣性热,再吃无异于火上浇油,如何吃得?通判想杨吉老阅历精深,医术高明,当无戏言,遂吃起生姜来。初尝几片,并无加重,再吃下去反而觉得生姜味道甘甜而香,吃到半斤时,咽喉疼痛渐渐消失。食至一斤,开始感觉姜味辛辣,脓血竟止,不知不觉之间病已痊愈,甚以为奇。

第二天,通判设宴感谢吉老,席间询其缘由。杨答曰:“君在南方作官,必多食鹧鸪,此鸟好吃半夏,时间一久,半夏之毒侵及咽喉,故发喉痈。生姜专制半夏之毒,能清其病源,故而药到病除。”(宋·洪迈《夷坚志》)

按:此症若按临床表现,当属“烂喉痧”,应按热毒论治,无论如何也用不到辛辣的生姜。但吉老审因论治,知系中半夏之毒,生姜专制半夏之毒,故而径选之而无顾忌,所谓审因论治,“勿治见有之症也”。此非学验老到者难以识明。

2.生姜居然治喉痈

杨吉老,北宋著名医家。有一年,广州府通判杨立之返回楚州,忽然咽喉生疮红肿,溃破脓血如注,寝食俱废,病势甚是危急,群医束手无策。适值杨吉老亦来楚州,前往诊治。杨细察良久说道:“不须看脉,吾已知其病因。此疾殊非一般,须先吃生姜一斤,然后方可投药,否则必难治愈。”按说咽喉溃破流脓,疼痛难忍,当属火毒之症,而生姜辛辣性热,再吃无异于火上浇油,如何吃得?通判想杨吉老阅历精深,医术高明,当无戏言,遂吃起生姜来。初尝几片,并无加重,再吃下去反而觉得生姜味道甘甜而香,吃到半斤时,咽喉疼痛渐渐消失。食至一斤,开始感觉姜味辛辣,脓血竟止,不知不觉之间病已痊愈,甚以为奇。

第二天,通判设宴感谢吉老,席间询其缘由。杨答曰:“君在南方作官,必多食鹧鸪,此鸟好吃半夏,时间一久,半夏之毒侵及咽喉,故发喉痈。生姜专制半夏之毒,能清其病源,故而药到病除。”(宋·洪迈《夷坚志》)

按:此症若按临床表现,当属“烂喉痧”,应按热毒论治,无论如何也用不到辛辣的生姜。但吉老审因论治,知系中半夏之毒,生姜专制半夏之毒,故而径选之而无顾忌,所谓审因论治,“勿治见有之症也”。此非学验老到者难以识明。

好 · 书 · 推 · 荐

竟有这样观察入微辨病因之人!疾病源头,可能就在身边


《拍案称奇》

本书收集古今名医那些有深刻启示,过目不忘的好案,以方法独特、用药奇妙、思路新颖为亮点,令人读来不禁拍案称奇,从中获得新思路,新启迪。 本书技术含量高,信息丰富,可读性强。

(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存悌、卓同年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