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定国能在短时间内“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而后期却逐渐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仅仅是孙可望叛变这么简单

海天


李定国,生于1621年,在九岁时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收为义子,成为张献忠的四大养子之一,在张献忠不断转战的过程中,李定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1646年张献忠战死之后,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带领之下经四川进入云南,并以云南为基地继续发展力量,后联合南明永历王朝共同抗清。


李定国将军


两撅名王

1650年,李定国经由贵州出滇抗清,李定国在抗清斗争中取得了南明王朝最光辉的战绩——“两撅名王”。1652年,李定国收复了湖南一部,扫清了占领广西的清定南王孔有德的后方,最终孔有德被李定国的大军围困在桂林城中,其他清军救援不及,最终桂林城破,汉奸孔有德被逼上吊自尽,这让满清朝廷大为震撼。

李定国将军进军路线

为了稳定南方战局,清廷派遣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八旗军支援广西,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皇太极的侄子,此时被任命为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当尼堪进军到湖南衡州时,李定国已经从广西率军到此地阻击尼堪大军。

李定国在林中设伏,趁尼堪的八旗大军行经此地时发起攻击,猝不及防的清军来不及布阵即陷入重围,他组织将领进行突围,却陷入泥潭之中,最终力战而死。这是满清在整个南明战场上战死的最高将领,尼堪又是宗室,率领的又是精锐的八旗军队,此番被李定国击溃,而且主将尼堪还被死于阵中,这是1644年满清入关以来(甚至在入关之前)明军取得的最大战果的胜利,这让大半壁江山都已经落入清军之手的南明朝廷为之一振,举国臣民也为之兴奋,无疑,李定国此举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清的斗志和决心。

孙、李交恶

孙可望是张献忠的另一个养子,而且是养子之首,他特别有治国能力,在张献忠死后他和李定国一起带来大西军余部在云南休养生息,理政以孙可望为主,后来联合南明永历朝时向永历皇帝请封“秦王”,和南明朝廷隔阂较深。

但是孙可望为人比较小气,妒贤嫉能,在李定国接连取得大捷之后,孙可望更加嫉妒李定国,因为李定国是仅次于他的二号人物,李定国在国人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会威胁到孙可望的实际统治。于是,孙可望在李定国取得大胜之后,不但不支持李定国继续前进,反而釜底抽薪,不给李定国提供更多的后备军队和物资支援,导致李定国只能放弃刚刚收复的衡阳等地,而且还密谋想要剥夺李定国的军权。

后来,孙可望野心进一步膨胀,想要取南明永历帝而代之,永历帝命令李定国率军救援,于是李定国将永历帝接回昆明,而孙可望则率军队与李定国交战,想要夺回永历帝,最终双方交战,孙可望大败后投降了清朝。并将南明在云南等地的布防告知清军,有了孙可望这个内线,清军的进攻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最终,南明永历朝节节后退。

李定国自身因素

当然除了孙可望投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李定国在处理孙可望投降之后的形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孙可望投降之后,有很多南明部将比较摇摆,在明清之间观望,李定国本应该安抚他们,将他们争取过来,然而李定国却依然进攻他们,想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这无疑把这些摇摆的将领们推向了清朝,增长了对方的实力,也削弱了自己的实力。

在大西军中,除了孙可望、李定国之外,处于第三位的人物叫做刘文秀,也是张献忠的养子之一,在孙可望投降清朝之后,刘文秀是李定国能够依赖的重要人物。但是李定国此时对刘文秀也没有展现出博大的胸襟,孙可望投降后刘文秀在贵州、四川等地收复失地、部署前线防御,而李定国担心刘文秀在前线做大,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建议永历帝将刘文秀从前线召回,这样使得云南失去了缓冲地带和屏障,失败也更加接近。

虽然,孙可望的投降对南明影响很大,但是李定国自身也有问题,再加之清朝对南明已经有了足够大的优势,想要翻盘非常艰难。


天涯看点历史号


孙可望反叛投清并没带走多少人,好像是一二千人吧!影响有,但也没多大。

两蹶名王后,满清已经有意与南明议和,除江浙财赋税之地外七省不要了。可惜洪承畴建议修建五千里防线,待敌自变。

果然南明不负众望,又开始内斗了,晋蜀摩擦,刘文秀居然带兵攻打四川的明军,和吴三桂两面夹击,几乎让四川残留明军,损失殆尽!

国家都己亡了,南明那群人还在自相残杀,自己攻打自己,不亡也难!

刘文秀因为遇孙可望打压,一气之下去鸡足山修行(鸡足山是南传佛教圣地,我家乡,有空去玩)。

后孙可望投清,刘文秀出山后又和李定国有了矛盾,一个要帝去贵阳一个留帝在昆明,因怕刘文秀的地位将凌驾于自己之上。李定国又建议昭宗召回刘文秀,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策。清廷正利用南明内讧、孙可望来降的时机调兵遣将准备大举进攻,李定国却心存芥蒂,把刘文秀和处于一线的将领调回大后方昆明,严重地削弱了前方指挥部署。这说明李定国在平定孙可望叛乱以后,对抗清大局缺乏全面考虑,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巩固自己在永历朝廷中的地位上面。

李定国缺乏广阔的胸怀,采取了一些歧视原属孙可望部下将士的错误做法,散失了在孙可望旧部队的军心,最后刘文秀郁闷而亡。

但李定国确实忠勇,在反清的战争中比郑成功更让人敬佩,郑成功有点海盗气息,本来和李定国约好一起夹击,郑成功为保留实力并不卖力作战,抢完东西走人。在南明气数已尽的情况下李定国孤掌难鸣。

三王内讧直接断了南明最后一线希望

整体社会资源,人力,物质资源都在满清那边,大厦将倾。

但若非叛徒泄密,李定国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蓉儿是妹纸




这事与孙可望当然有关系,可是要将责任尽数推给孙可望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在我看来,孙可望在这件事上的影响微乎其微。我这么说,绝不是在为孙可望作辩护之词,孙可望自是有责,可是李定国、南明朝廷又无辜乎?

将军定国,两蹶名王。

南明永历六年,在湖南战场阶段性的胜利以后,自永州东安南下攻袭据守广西桂林的孔有德,这孔有德何许人也?孔有德曾是明将毛文龙的部将,在毛文龙死后降于清朝,顺治年间被改封为定南王以攻略广西。孔有德吃败仗后,躲在桂林城里,如同困兽,最终选择自尽。因为桂林战役的获胜,李定国成功收复广西,南明得以壮其威势。

南明永历六年,李定国取得广西后,继续引兵谋图湖南,战事已然很顺利,李将军可谓是势如破竹。清朝急调敬谨王尼堪率军驰援湖南战场,结果是尼堪的头颅被李定国砍成两半。事实上,李定国早已经制定好战略以应对尼堪的援军,如果不是孙可望从中作梗,调走冯双鲤与马进忠,按照李定国的计划他们足以全歼这股清军。

李定国将军既有“定国”之名,也有“定国”之实,李定国曾经的“两蹶名王”,硬生生延续了南明的命运。



李定国从“两蹶名王,震动天下”到“兵败磨盘山”的背后:

李定国随着张献忠起义,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位好好学习的好学生,自学过许多兵法。在张献忠死后,孙可望主张投靠女真诸部,李定国则希望投靠南明以洗白自己,于是孙李的关系开始破裂,或者说他们的关系从来没好过,李定国在心里是看不起孙可望的。孙可望因为想继续掌控李定国部,于是只好同意投靠南明。当然,李定国也知道孙可望只是想从南明那里拿张“合法证书”继续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李定国选择了沉默,而他的沉默是对孙可望最好的纵容。

孙可望在名义上投靠南明以后,事实上却从没有遵从过南明的命令,因为他从没有事南明之心,甚至以兵权威吓南明朝廷给他封王,对此,李定国仍然选择沉默。不可否认,孙可望手里有兵,李定国有所忌惮是应该的,可是孙可望在宝庆战役以后几乎精锐殆尽,李定国仍然在纵容孙可望。直到永历帝亲自求李定国并且孙可望率军攻打永历帝所在的昆明的时候,李定国才终于决定要对付孙可望。只能说李定国会打战,却不会政治。



孙可望是怎么降清的呢?李定国成功策反了孙可望的三位部将冯双鲤、白文选、马维兴,孙可望被吓得背出冷汗,于是赶紧跑路,孙可望跑路的时候只带上家眷以及亲信两百多人,跑到湖南武冈的时候正式降清。可见,孙可望的降清并没有为清朝增加所谓的实力,南明也没有因此而实力有所降低,因此,孙可望的叛变对后期的战役影响其实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严重。

当然,孙可望的叛变确实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是动摇了南明将士的军心,毕竟孙可望曾经在名义上可是南明的风云人物。然后则是孙可望向洪承畴献上了云贵的山川地形图以及南明的军队情况,事实上这两份投名状对于清朝而言,或者说对于洪承畴而言,并不是重要到不可或缺,甚至说是可有可无,送来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更重要的是,李定国中了洪承畴的计谋,洪承畴可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了,真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啊,李定国并不是洪承畴的对手,李的兵败是迟早的事。



南明为什么知道孙可望不可靠还是不得不倚靠孙可望?因为南明自己已经没人可用了!为什么没人可用?南明自己的人被人家孙可望给挖走了,你说这事尴尬不尴尬?南明朝廷虽然危机重重,可是从明朝带过来的陋习仍然存在,那便是——文官屁事多,闲着没事整日窝里斗,各种争权夺利,在南明看不到多少希望了。同时,武将极度没有安全感,这也是从崇祯时期带过来,你今天还在前线作战,可能明天便会被召回来砍头了。这时,强势的孙可望站出来了,孙可望那可是让南明朝廷既忌惮且讨好的人物,有孙可望为他们遮风挡雨,何乐而不为?南明腐败落魄至此,文武统统不归心,难道是孙可望的责任吗?后方不全力支持并且一盘散沙,你让前方的将士怎么全心全意地努力打好仗打胜仗?

南明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腐烂的臭味,病入膏肓了,即使有个“老好人”李定国撑着,他又能撑多久?李定国拿什么来扶这摊烂泥?将孙可望推出来,不过是为了给他们的失败找说辞罢了,正如将亡国的责任推给女人那般,既可悲又可笑。


宁糊涂


西南两省之所以在李定国治下迅速瓦解,我觉得这跟李定国这个人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李定国战功卓著但是文韬确实差了点火候。他早年跟随张献忠,可能也没来得及接受教育,所以他文化程度并不高。

李定国在消灭孙可望势力后,自己主抓西南政务,以前他是战将,主要负责对外作战,这个是他专业,毕竟他也是刀光血影走出来的。可是忽然让他去治理天下,这个好像有点勉强他,这不是他擅长的。这是孙可望的强项,孙可望虽然心思不好,但是他治理天下确实有一套,可能跟孙可望有点文化有关。

所以李定国从接受南明政权后几乎每天是忙的晕头转向,累又受了还没把事情办好。这个主要是他排挤刘文秀,刘文秀作为张献忠四义子。刘文秀在大是大非上基本上都是站在李定国这一边,如果不是刘文秀的支持,李定国和永历帝从安龙跑出来是进不了昆明城,当时昆明还是孙可望势力范围。当时刘文秀在昆明城内,在刘文秀的斡旋下,李定国等人才顺利入城。本来刘文秀这个人按说可信吧,不知道李定国是因为孙可望的反目的影响,还是他怕刘文秀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力。他当政期间是排挤刘文秀,一代战神刘文秀最后忧病而死,至死还不忘南明政权的安危。

第二李定国运用小人马吉祥,马吉祥在孙可望想取代永历帝时投靠孙可望,这个人有奶便是娘。连永历帝都讨厌这个人,但是李定国非但没治他罪,反而继续用他。李定国是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偏要用。

第三他排挤原孙可望人马,一样的军队两样的待遇,他重用自己嫡系,排挤原孙可望旧部。这个我不能说李定国做错了,但是他做的不合时宜,而且没理由。当时满清虎视眈眈,而贵州一带关卡都是孙旧部在驻守,你排挤他们不是把他们退往满清吗?后来事实也果然如此。

而且我个人觉得李定国也没理由,我们知道孙可望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他在南伐失败后是很狼狈的,只带着几百人逃走。他路过的所有他属地的城池都对他闭门不了,更有甚者还派出追兵来追杀。所以从这点来说孙旧部在大是大非上看的很清楚,他们都站在了国家立场上,并没有跟随孙可望。所以李定国对于孙旧部不信任完全是没有理由,也是错误的做法。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李定国毕竟不是神,他毕竟能力有限,而且治理国家也不是他所长,再者一个国家的灭亡因素很多,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左右的


高宗1986


李定国的失败当然不可能只是孙可望的缘故,孙可望投降清廷只是原因之一。

首先从当时的实力对比上看。清廷占据了整个黄河中下游以及东南富庶之区,实力对比上实在是过于悬殊,以当时永历政权以一隅抗全国,除非有惊天动地之变化,实难矣!

第二,我看了李定国“两蹶名王”的事迹。这两场战役确实突出了李定国的兵才。在斩杀孔有德的时候,先作出攻击沅州和宝庆的态势,将孔有德军的主力吸引出去,而自己“乘间袭桂林,桂林城守兵少,檄三镇赴援,未至而陷,有德死之”。而尼堪的死是李定国设下了诱敌之计,而尼堪轻敌冒进,扔下大军,轻骑追击,中伏而死。“轻骑逐北,遇伏没于阵”,这两场仗打得确实是干脆利落,南明军队的士气大为提高,但是对清军的有生力量杀伤是有限的。随着清军对永历政权的重视,大量调兵至前线,这仗就难打了。据王夫之的《永历实录》载:“肇庆城小而坚,清将许尔显死守不下,围三月不克,师渐老,援兵大至,定国乃退,自平乐屯永安州”。就在这“两蹶名王”后,李定国的军队已经显示出了颓势。说起来还是实力不对称的问题。



第三,南明自身内讧不止。李定国和孙可望两人在归附南明的时候,就已经交恶了。至于交恶之原因,是由于两人目的志向不同,据《永历实录》记载,李定国不仅看兵书,还“读《通鉴纲目》,略通大义”,所以“不乐为盗”,但是“以幼鞠于献忠,莫能自拔”。所以,李定国“思自洗濯归正”。但是孙可望目的可就没那么单纯了,“可望之欲归附也,意假王命自尊”,两人由于志向不同,就结下了梁子。“定国揣知其奸,亦姑因之以自达”。两人在这个时候已经貌合神离了。




而在战场上,孙可望就因为一己之私拆李定国的台,就比如说李定国干掉尼堪,进军湖南之时,孙可望就让冯双礼和马进忠退兵,想把李定国坑死。“不欲定国至成功,而思陷之败死,密令双鲤退至宝庆”,而且“秘不遣一人报定国,以误之”。幸好李定国反应快“方待进忠、双鲤,不至,颇疑怵”,派骑兵侦查,“言二将已走湘乡,定国大惊,遂收兵走邵阳,敌亦不敢追”。而后果就是“湖南复陷”。在以后,两人更是直接刀兵相向,这个我就不再赘言了。



第四,就是孙可望的降清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了。带来的恶劣后果有二:第一、孙可望的降清带来了示范性效应“诸将吏兵民见可望北降,知虚实险易尽输于敌,皆摇摇无固志”。第二,孙可望在降清的后,“尽图山川迂曲及诸将情形、兵食多寡献之”,事实证明在孙可望归降以后,清军果断对南明军发动了总攻,虽然李定国奋力抵抗,但已经是大势已去了。

综上四点,我觉得才是李定国不能功成之原因。


论史


当然不是仅仅一个因素了,即使孙可望没有叛变,也会最后败退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当时清朝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国土,在全国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统治集团,实力不断上升。

第二,南明皇帝的被杀,使李定国和部将的士气被严重打压,等于没有了主心骨。

第三,清朝已经平定或打压了大部分地区,李定国属于孤军奋战的境地。

第四,久经战乱,很多百姓思安盼定,不愿意再无休止的战争了,逐渐失去了群众的支持。

第五,经过长期作战,部队消耗过大,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实力不断下降。

第六,各叛军归降清廷,清朝任用汉臣,动摇了汉人的抵抗意志。

综上所述,各种因素都预示着李定国的最终败退。


津城沐雨


李定国,字鸿远,号一纯,是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手下的大将,并被张收为养子,为人识大体,讲忠义,文韬武略,作战勇敢,在军中有“万人敌”、“小尉迟”之美誉。

孙可旺(后改为孙可望),字茂堂、号莲山,从小跟张献忠长大,被张收为义子,位列诸子之首,他作战勇猛凶悍,为人狡诈而机变,在军中有“一堵墙”之称号。

公元1644年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封孙为平东将军和监军,封李为安西将军。张中箭死后,由孙接班,李是仅次于孙的二号人物。率部进入云南,时清军人关,中原百姓涂炭,身为义军首领的李定国在民族危难之际,捐弃前嫌,说服孙可旺与南明朝庭合作,屡立战功。亲自率部众,一战逼死四大汉奸降王之首的满清定南王孔有德,再战击毙满清理政三王之一的敬谨亲王尼堪,两战杀死满清两位王爷,使清庭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南明媾和之议。此乃“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由来。定国也因此被南明永历皇帝封为晋王。这引起了乱世投机流氓、人渣孙可望的不满和忌恨,生怕危及自己主帅的地位,尽管李顾全大局,处处忍让,但孙竟丧心病狂率部偷袭李,李被迫还击,击败孙,孙气急败坏再次调兵十四万围攻李,李以不满三万兵力再次击败孙,但李也损失不小,祸起萧墙,真的很恐怖。孙狗急跳墙向洪承畴投降,把云贵虚实及兵力部署全告诉清军,并做向导引清军大举进攻云贵,淸三路进攻,李势单兵败,被迫向南撤退,撤前精心策划了震动天下的磨盘山战役,拟一举歼灭走狗吴三桂的清军主力,但由于叛徒告密而功败垂成。

此役是云贵会战以来的最大恶战,李部下三分之二的将士战死,清军也死伤惨重,十八名将军都统被击毙。李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果敢的斗志在此役中再次体现,迫使清军不敢再骄横穷追。虽败犹荣。

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永历帝被清军吴三桂捕获,用弓弦勒死,李闻噩耗,捶胸大哭,部众在障蛮之地,死伤过半,手下大将白文选等人又被清军诱降,李忧郁成疾,一病而逝。死后其部众散落在缅北山区,形成现在的果敢族。至今云南人仍视李为滇中楷模,尊为“雨神”,蔡锷云南起义时以李为榜样。李是一位民族英雄,而孙可望是彻头彻尾的民族败类,永历帝为首的南明小朝庭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重症患者。结论由大家下。

我因悟空邀答题,结论却要读者下,此属无礼,但也无奈,大圣且体谅则个。


武丁仗剑决云霓


李定国后期兵败,孙可望叛变是重要因素。本来南明永历政权割据云贵,李主外,孙主内,两人同心,局面还撑得住。孙可望一降,虚实尽被敌知,胜负天平肯定倾斜了。但李的军事能力不应被抹杀,李虽败但未亡,而且李一直是在打劣势仗,败中取胜是最难的事,李能保持这样的战绩足以证明其军事能力在当时首屈一指,使李遇明主携强兵,则建奴何足道哉!


Robrt590


做人要学李晋王,郑延平王,不可学孙可望,吴三桂。



锦衣卫千户


所有人忽视了一点就是内政方面的能力是主要在孙可望

另一方面孙在迎接永历之前就是首领,哪怕是民意上的

实际上孙可望在迎接永历联合永历朝廷是犹豫的,但是以李定国为首的一定要联合南明,核心就是不愿意在孙之下

你们要干掉孙可以,但是偏偏迎来的永历朝廷就是猪队友,李定国和永历朝廷既没有取代孙可望的内政人才,永历朝廷还将内斗的劣习带到了大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