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话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明军先后在客场朝鲜和主场辽东迎战了巅峰时期的丰臣秀吉率领的日军以及崛起中的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洲八旗力量,当中相差不到20年,但为何明军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辽东主场却反而打不过满清了呢?乃至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一败涂地,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以败多胜少的战绩逐渐亡国。

至于其中缘故,就让我们今天来了解下吧。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话说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是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1592年 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20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鲜的战争。

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明朝集结辽东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万历援朝战争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不仅保卫了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 而朝鲜从亡国到复国,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明朝的国力也受到相当损耗。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回顾明军与日军作战的历史,不能不提起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名将戚继光。戚继光曾经在浙江训练出一支劲旅,为最终平息日本海盗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居功至伟,其后,他又奉命在北边的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使这些地方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他还著有《纪效新书》及《练兵实纪》等兵书,对后来的明军影响很大。而赴朝参战的明军,有北兵与南兵之分,北兵包括来自蓟、辽等镇的官兵,而南兵将士大部分是浙江人,由此看来,无论北兵与南兵,其都与戚继光有很深的渊源。

当时,援朝明军的装备为火器与冷兵器,具体而言,火器有、神炮、虎蹲炮、灭虏炮、百子铳、佛郎机、快枪、鸟枪、火箭等;冷兵器则有镰、钩、刀、镋钯、弓箭等。曾经任职经略的宋应昌认为“中国制倭长技,全恃火器。”而各类火器之中,火力最猛的是大炮,所以明军装备了大量火炮。例如炮身长二尺、重量达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每次可发射五钱重的铅弹一百枚,而属于重型炮的各类佛郎机,装配的铅弹从十两至一斤不等,这些火炮比起日军普遍使用的只能发射二钱铅弹的鸟铳,火力要强大得多。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可等到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崛起于辽东,面对生猛崛起的后金八旗,往常“天兵”般强大的明军,却是接连稀里哗啦:萨尔浒战役惨败,辽阳沈阳惨败,等到后金变成“清军”,明朝更是被破关南下各种猛揍,还给打出“恐八旗病”,一听人喊“辫子军来啦”,立刻脚底抹油跑得快。类似怂包场面,几乎史不绝书,后人说起来,都是各种叹息。

虽然输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实八旗军强得令好些明军害怕的一样东西,却恰是之前在朝鲜战争中明军自豪的优势:火器!

早在万历九年,努尔哈赤就连哄带骗弄了好些汉族工匠,还诱骗了不少明军中火器兵身份的逃兵过来,还长期大量用貂皮换硝石硫磺,就为研发火器。而隐藏了大半辈子的努尔哈赤,晚年之所以能下定决心,扯旗反了明朝,也更因看明白一个事情:明朝看上去很强大的火器优势,早就注水了!为啥说注水?先看明朝的火器生产。

大明的火器生产,中央有军器局和兵仗局,嘉靖年间起好些火器生产权又下放,辽东四川广东都有兵工厂。研发生产力量强,生产规模更极大。比如明朝在登州设炮厂,引进生产欧洲红夷炮,澳门来的葡萄牙工匠,来了就吓一跳,连呼欧洲没这阵仗。所以现代战争里的常规火器,水雷手雷机关枪,放明朝都有雏形,国外传入的先进火器,只要入了大明法眼,就能青出于蓝,鸟铳、鲁密铳、弗朗机、红夷炮,样样杀伤力都比原版强。以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的惊呼说:比我们(西班牙)造的更好,更有威力!

可自从张居正过世,万历皇帝亲政起,这件事就水了。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大明这套生产体制,有个大毛病:部门极多,相互制约也多。隆庆年间起铁腕阁老坐镇,朝廷下决心拨专款,自然能开足马力出成果。可等到万历帝亲政,这位皇帝出名的事,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虽说大事不耽误,但军工生产却真耽搁。比如号称“又远又毒”的鲁密铳,万历二十五年就研发成功,可造了十几个样品就没了下文。后来的鹰扬铳炮,万历皇帝拍板拨款,但一牵涉建造过程里谁说了算,又是各种吵,最后发明者赵士桢实在被吵得受不了,主动上书求停工。以赵士桢感慨说:开发一个新武器,却是群狼争肉,工部、户部、兵部为利益猛掐。万历皇帝最后活个稀泥,好好的先进武器,也就扯皮扯没。

同样扯皮的,就是明军的火器训练。火器这武器再厉害,要用好也要有训练保障。隆庆至张居正改革时期,明军火器战力强,一大原因就是火器训练抓的牢,典型代表是戚继光,除了日常有操练,隔几年还有大型军事演习,横扫天下的杀伤力,就是摸爬滚打练出来的。但到了万历中后期,这事也就不靠谱。好些军队人员都缺编,训练更缺乏,边军原先固定的“团操”等训练,基本都是多年不搞。所谓强大火器,基本就是摆样子,真上战场就抓瞎。

最扯淡的是,随着万历中后期财政危机加剧,明朝的军费也常年一缩再缩,火器产量大减,质量也糊弄。军器局发的火器,好些都粗制滥造,以至于一些军队,拿到朝廷发的火器,都是先倒手卖掉——换钱请工匠自己造好的。如此扯皮带扯淡,明军的战斗力,也就大幅度下降。以提督学校御史周师旦愤怒批评:不但好些火器兵,连基本的发射号令都听不懂。基层的指挥军官,竟也连正常的队形排列都不会。所谓军事训练,只能“袭其形似”,也就是空摆样子。

等到努尔哈赤真个扯旗造反,明朝调九万人马大举讨伐时,火器装备却严重不足,还要靠蓟辽总督汪可受在山海关加班加点临时赶造。更要命的,是火器使用人员的问题。以户部郎中冯汝京的呼吁:其中五千多火器兵,竟是从没用过火器,还得临时加班加点现练。 接下来,就是明朝与努尔哈赤后金政权之间,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照史料的说法,是努尔哈赤指挥镇定,以少胜多,大败兵力装备绝对优势的明军精锐。但仅看看火器装备就知道:明朝临时抱佛脚,结果被努尔哈赤踢了窝心脚。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而作为晚明强悍的对手,八旗军的真实火器水平,又是啥样?

从萨尔浒之战惨败起,急了眼的明军,军工产业火速开动,之后三年里,上万件新式火器和九万多斤火药发往辽东前线,但无奈明军战场表现太差,大多火器也全都被八旗缴获。如此运输队般送上门的大礼,努尔哈赤也不敢怠慢,而且一直处心积虑,到辽沈大战时,八旗却已有了技战术水平极高的火器部队。比如萨尔浒战役时,八旗用来做掩体的松木战车,到了天启年间的辽沈战役时,竟升级成了火器战车,射术精良的八旗火枪兵以战车为掩体,一边冲锋一边射击,特别是浑河野战,面对明军擅长火器的川浙军团,更是造成极大杀伤。也正是这场数万八旗死磕万余明军的浑河大血战上,伤亡惨重的八旗军,更是靠了刚被收编的沈阳明军炮队开火,这才打开了明军防线,最终取得惨胜。

而比起强悍的川浙军团来,接下来的辽阳大战更证明,注水的明军火器部队,比起八旗军来,差距有多大:八旗军兵临辽阳时,明军经略袁应泰还打算绝地反击,以三层火器兵打头阵猛轰,不料八旗军来个针锋相对,也以自家的火器兵对轰。双方一顿对杀,明军杀气腾腾的火器部队,就活了七人跑回来。

到了后来,后金在皇太极的主张下正式改国号为清,满清的火器生产水平更是突飞猛进。以崇祯晚期辽东巡抚黎玉田的痛苦总结说:酋(清军)铸百炮而有余,我(明军)铸十炮而无力。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也。

到了明朝晚期,明军为何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主场却打不过满清?

于是乎,原本拥有着卓越火器开发眼光和世界顶级技术、更有完备火器生产线的大明朝,就这样在火器环节,从战术到生产,被老对手满清远远甩开,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歇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