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

孩子學習不理想有些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學習不夠努力,或者孩子不夠聰明、天賦不足?

智商研究顯示:智商低於90高於130佔所有學生的2%。在一個40人的班級裡按照2%的比例很難找出一兩位智商低於90高於130的學生。也就是說全班孩子的智商基本相同。孩子的學習成績差異,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就是學習習慣。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才是步向成功的鑰匙。其中專注力不夠是孩子不良學習習慣的罪魁禍首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中國也有一句老話:“三歲定八十。”也說明了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及早抓起。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孩子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對家長的依賴性特別強。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判斷是非的標準,所以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很多家長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有的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達不到其要求,就嚴厲懲罰,甚至打罵孩子,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過於溺愛,使孩子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性格。 根據蘇霍姆林斯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六到十二歲(即小學階段)正處於心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學會為人處事,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家長應該負擔起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任。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培養做事專注的習慣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種專注的習慣,才有可能在日後對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幹擾。剛才有家長說,孩子上課經常開小差,做作業時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玩橡皮,每天作業常常要捱到九點十點鐘才勉強完成。主要原因就是做事不夠專注。培養孩子專注的習慣中低年級最為重要的。目前從中低年級的課堂上來看,有的學生上課聽講的專注程度能達到40分鐘,孩子上課的思維始終圍著教學內容轉。這樣的學生只能佔到一個班的20%。有的孩子只能聽10分鐘,還不是連續的,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學生在寫字做題時有的能始終如一地專注地寫,有的則常常不是東瞅西望,就是停筆發呆,快的孩子十分鐘完成任務,慢的一個小時也不誇張,差異性較大。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呢?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建議一: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或做作業時,家裡一定要保持安靜。儘量不要去打擾他。

建議二: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這一點太重要了!現在很多家長包括中高年級的家長對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晚上寫到9點、10點的現象十分頭疼,不一定是老師留的作業多,主要是孩子養成了磨磨蹭蹭的壞習慣。因此中低年級的孩子在起步階段家長就一定要把握住,現在你用心培養孩子好習慣,將來你就會脫離陪寫,陪讀的苦海。現階段家長應該陪寫,但要講究方法,現在的陪是為了將來的不陪。家長首先根據孩子的作業量和他商量完成的時間,要嚴格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地完成作業。讀、寫的作業可穿插著完成。如果孩子的作業量超過了孩子注意力穩定的時間,應該讓孩子分割作業,一部分一部分地來完成,這樣不僅有利於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夠使孩子的學習有張有弛,提高學習效率。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中途休息,長時間地讓孩子做作業,甚至在孩子的旁邊嘮叨沒完,容易使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力自然也不能集中。另外孩子在寫作業時堅決杜絕他邊寫邊玩,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一會又吃東西,一會又和父母講話。如果你現在狠不下來心杜絕,將來有你愁的。

教子有方: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

建議三: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比較專業的注意力練習就是玩“圈字遊戲”。這種遊戲可以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廣度、穩定、分配和轉移四個方面的品質。例如,在下面給出的數字中,把4後面第二個數字全部打圈。為了提高孩子玩這種遊戲的興趣,父母也可以準備兩張一樣的圖表,與孩子一起玩,並計時計分數,這樣孩子就會比較喜歡玩這種遊戲,注意力也就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讀書複述、經常讓孩子重複剛才媽媽說的話,講講老師上課時說的要點等等這些都是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我上課時常常停下來問:我剛才問了什麼問題?有些孩子真的答不上來。連問題都沒聽清楚,怎麼回答。可想而知,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我認為學會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會學習,會聽課,這將是她一輩子受用的財富。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家庭教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