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1深度丨2月銀行處罰全梳理:誰被罰金額最大,誰違規行為最多?

悄然無息的,2月份已經結束,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均在居家隔離和遠程辦公中度過了一個特殊的工作月,但金融機構的監管者們沒有休息,鋪天蓋地的罰單仍然持續著。

今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整個2月份銀行業的處罰並進行歸納整理。監管行為仍以罰款為主,以披露日期為標準,整個2月份,記者一共統計到66條銀行罰款信息,其中以農商行為主的區域性銀行機構46條,全國性銀行及其分支行20條。

大量銀行機構納入被執行人,而工行衡陽江東支行、招行寧波象山支行則納入失信被執行人;此外還有部分銀行機構被列為經營異常機構。其中,建行松原開發區支行和華融湘江銀行汩羅支行未在期限內公示年報,農行包頭新都支行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浦發銀行濟南解放路支行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4家股份行總行被罰 民生最高被罰2360萬

在20條全國性銀行被罰的信息中,有四家銀行總行被處罰,分別為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和民生銀行。從罰款規模上看,民生銀行被罰2360萬,為罰款金額最高,其次是中信銀行被罰2020萬,光大銀行被罰1820萬,平安銀行被罰720萬。

從被處罰原因看,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的違規行為一樣,均是“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存客戶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違反了《反洗錢法》的相關規定,分別被罰2360萬和1820萬。

該條監管信息中,除了機構被處罰,不少個人也因之被罰,光大銀行法律合規部、信用卡中心、運營管理部等8人各被罰2.5萬,3.5萬不等,民生銀行個人最高被罰7萬。可見監管對此類違規行為之重視程度。

違規行為最多:中信銀行大面積涉房業務違規

中信銀行此番收到鉅額罰單中,監管披露的違規行為最多,均集中於違規運用資金、業務審查不合規等,其中大量涉及房地產業務,共計18條違規行為中,12條與房地產相關

中信銀行此次披露的涉房違規業務包括,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入房地產開發公司;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未對融資人交易材料合理性進行必要的審查,資金被用於繳納土地競買保證金;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性質融資;簽署抽屜協議互投涉房信貸資產騰挪信貸規模;理財資金違規投向未上市房地產企業股權;理財資金被挪用於支付土地出讓價款;違規向資本金不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併購貸款真實性審核不足,借款人變相用於置換項目公司繳納的土地出讓價款;理財資金實際用於置換項目前期股東支付的土地出讓金;違規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融資;違規向四證不全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

平安銀行被罰的違規行為也不在少數,披露了15條之多,僅次於中信銀行,其主要集中於汽車消費貸款和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現金分期業務、個人代理保險等業務上的不合規行為。

農商行重災區:虛報涉農小微 內部管控混亂

農商行是2月份罰單的重災區,56條區域銀行機構的處罰信息中,約50條為農村商業銀行摘得,數家農商行多次被罰。

一直以來,農村商業銀行數量多、管理混亂、股權關係複雜都是較為突出的問題,也是監管重點關注的領域。據記者統計梳理,農商行被處罰的原因中,非常普遍的違規行為集中於內部管理問題,比如,山東臨沂河東農商、貴州遵義農商銀行、山東陽穀農商銀行的被罰原因中,均涉及“員工行為管理嚴重不到位,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等表述。山西臨猗農商因為股東持股超比例被罰25萬。

亦有省農聯社因此遭殃,江西省農村信用聯合社因為對全省農村商業銀行監管不到位,信息系統報表數據管理不到位被罰50萬;黑龍江省的農聯社也因變相審批農合機構發放銀(社)團貸款被罰款50萬。

此外,農村商業銀行的另一類普遍違規行為是虛報涉農、小微貸款,江西新建農商銀行、江西灣裡農商銀行、江西進賢農商銀行、江西安義農商銀行均因為虛報涉農、小微企業貸款被罰款30萬,相關責任人受到警告。

與全國性銀行相似,2月份的監管信息中,大量農商行在徵信管理、反洗錢業務、支付結算業務和金融統計信息報送等方面普遍存在違規行為。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信支行2月18日出具了14條處罰決定,對轄區內農村商業銀行和農信社等機構予以罰款,均是因為該原因。

大行的地方支行們被罰原因則五花八門,其中大量也涉及房地產業務。工行濰坊分行因掩蓋資產質量,向項目資本金不實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罰款70萬;建行恆臺支行因固定資產貸款資金支付不符合規定,罰款35萬;農行聊城興華支行因發放不符合條件的個人貸款,未落實授信條件發放貸款、貸後檢查嚴重不盡職,罰款50萬。交行亳州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被罰20萬,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因為開展二手房網上資金託管業務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恆豐銀行蘇州分行因為貸款或貼現資金轉存銀票保證金、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被罰55萬。

最“委屈”:非法所得1336元 被罰20萬

2月份的處罰信息中心,有兩家外資行被處罰,共涉及3條處罰信息,東亞銀行廣州分行為非銀行債務人辦理資金類劃轉外債還本付息,違反辦理外債資金收付,責令改正,沒收非法所得1336元,罰款20萬;此外,東亞銀行深圳分行因為固定資產貸款調查不盡職導致資金被挪用,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不盡職,導致資金被挪用,被罰款70萬。

另一家被處罰的外資行是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上海分行,因為擅自變更董事、監事,被罰款2萬;因為欠交存款準備金,被罰20萬。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