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重溫經典原著《西遊記》,細品西遊世界人生——孫悟空出世

《西遊記》第一回中,介紹完西遊世界體系之後,緊接著寫了孫悟空的來歷。

一、孫悟空孕育的溫床——仙石特點

這塊仙石高是三丈六尺五寸,二丈四尺圍圓,換算過來,大概是高12米,周長8米。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吳承恩先生寫的高是三丈六尺五寸——數字正好是365——正好迎合一年365天,周長二丈四尺圍圓——數字正好是24——正合二十四節氣。意思是仙石每天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滋潤。

仙石上還有九竅八孔,這也正合了九宮八卦。

這塊孕育孫悟空的仙石,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每天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滋潤,久而久之,有了靈性,仙石內孕育出了一個仙胎,一日迸裂開,產出一石卵,風吹日曬,化作一石猴,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慢慢學會了爬走。

可以看出,孫悟空是同天下分為四大部洲之時,一起應運而生,只是懷胎的時間太久而已,出生之後也如嬰兒一般,牙牙學語

重溫經典原著《西遊記》,細品西遊世界人生——孫悟空出世

二、孫悟空出世驚動天宮,當時玉皇大帝是作何反應?

玉皇大帝當時在靈霄寶殿正在聚集仙卿高層進行開會看到遠處金光赤焰,即刻命令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查看情況

千里眼、順風耳彙報了情況之後,玉皇大帝安撫眾仙卿說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這句話是安撫眾仙卿,也是平緩自己剛才緊張的心情,心想自己剛才真是過度憂慮了,完全沒有必要,只是下界的一個石猴而已,自己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歷練了2億多年,怎麼會因為這麼一個石猴,而大動干戈。

一句“不足為異”,使得玉皇大帝錯失了將孫悟空扼殺在搖籃之中的機會。

下界的金光赤焰,已經照射到靈霄寶殿,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提示與警告,卻被玉皇大帝忽略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完全不當回事兒。

玉皇大帝真是不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玉皇大帝當時完全可以派個手下仙官,盯緊點兒這個石猴的動向,可是玉皇大帝完全沒有當回事,或許他以為這樣是小題大做,神經過敏,有失帝王風範。

事後證明這是完全有必要的,正是這個石猴出世的孫悟空捅破了天,讓西方佛教得以趁機東傳。

重溫經典原著《西遊記》,細品西遊世界人生——孫悟空出世

三、孫悟空接下來做了什麼呢?

孫悟空作為石猴,首先在花果山找到了自己的組織——猴群,融入猴群的圈子。

猴群來到瀑布前,聲稱“誰能鑽進瀑布,尋個源頭,還不傷身體出來的,便拜他為王。”

一個探尋水簾瀑布後面情況的機會,讓孫悟空得以勇敢的闖了一把,並且成功征服了一眾猴群,得稱“美猴王”,還得以入住水簾洞

重溫經典原著《西遊記》,細品西遊世界人生——孫悟空出世

四、孫悟空的不一般

按說在花果山稱王,已經是最高的待遇了,孫悟空在玩樂幾年之後,卻不由得暗自神傷。

群猴尋問之後得知,孫悟空所憂傷的竟是:“一旦身亡,便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

這個想法,是這些猴子世世代代不曾有過的憂慮,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生老病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是不可以扭轉改變的既定事實,這是一種宿命論的想法。

即便有幾個年長的猴子知道一些佛仙神的事情,也只是停留在聽說過,從未有過要付諸行動的想法。

但通臂猿猴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了孫悟空,孫悟空卻沒有放棄這個機會,立馬付諸行動,組織猴子製作了一個木筏,吃過歡送宴,便立即踏上遠渡重洋,求仙問道之路。

重溫經典原著《西遊記》,細品西遊世界人生——孫悟空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