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宋末降將(1)——直擊南宋命門的劉整


1260年,從鄂州前線擊退忽必烈後回到臨安的賈似道,得掌朝政大權。在宋理宗的支持下,趁著忽必烈無力南顧之時,開始大力整治內政。通過“打算法”賈似道向南宋已近糜爛的軍務開刀,軍中幾位大佬先後受到牽連。

1261年六月,聽說賈似道準備對自己動手,感覺已經走投無路的南宋潼川安撫副使、知瀘州劉整,聯繫在四川鎮守的蒙古漢軍將領劉黑馬,率部下官吏27人,瀘州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忽必烈。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劉整畫像

劉整,原是金國京兆樊川人,移居鄧州。金末時投奔南宋,成為荊湖制置使孟珙手下將領。以英勇善戰與擅長練兵著稱。隨四川宣撫使李曾伯入蜀後,在對蒙作戰中屢立戰功。1260年正月,在鄂州防衛戰中,賈似道採納劉整的計謀,趁著忽必烈大軍北撤時,追殺蒙古殿後士兵170人,這是多年來,南宋面對蒙古軍隊,在野外追擊戰中所獲得的難得勝跡。戰後,劉整因功升為潼川路安撫副使兼知瀘州。

很多人把劉整的投降歸罪於賈似道,認為是賈似道聯合俞興與呂文德,排擠、打壓武將導致的惡果。但是,如果不是心裡有鬼,劉整也不會做出叛降的舉動。

此時剛自立為汗的忽必烈還立足未穩,面對南宋根本不敢輕啟戰事,還特地派出郝經出使南宋,希望以和談方式來避免自己陷於南北夾攻的危險境地。在這種非戰爭狀態下,作為武將的劉整卻降得理直氣壯,實在是一種最為可恥的降敵行為。

劉整因此成為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也是宋元(蒙)襄樊之戰爆發以前唯一投降的宋將。

應該承認,在南宋的武將中,來自金國的劉整屬於一個能征善戰之輩。這也是南宋朝廷上下,面對這些“歸正”的北地漢人態度糾結的最大原因。這些人不像擅守不擅攻的宋軍,是南宋野戰部隊的主要兵源。但最不好管的也是這些人,金國已經滅亡,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投靠蒙古還是南宋,心態都是一樣的。所謂的漢民族氣節或者是認同感,這個時候還沒產生出來。於是,生存與利益使成了首先選擇的標準。

這些對南宋在根本上缺少認同感的“歸正人”,一旦受到排斥,第一個反應就是反叛,沒有任何的情感障礙。宋國,只是他們託身寄居的一個地方而矣。

劉整,正是寄生於南宋的北地軍人的典型代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投降後的劉整被授行夔府路中書省兼安撫使,並佩虎符。但此時的忽必烈還沒空去管劉整。在忽必烈平定山東李璮與漠北阿里不哥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南方時,劉整憑著其對南宋沿江“上下數千裡間,要害阨塞,深淺遠近緩急之勢,備禦屯戰之宜,舟騎糧草之數,纖悉不遺”,而開始獲得忽必烈的器重。此時的劉整,當屬忽必烈集團中最為熟知南宋兵事的將領。

劉整為忽必烈獻上了“擱置川蜀,先攻襄樊”,實施中間突破,浮漢入江,直趨臨安的攻宋策略。這個策略不僅堅定了忽必烈的攻宋決心,也促使其對宋戰略進行重大調整。1266年九月(宋鹹淳四年),忽必烈開始將主要兵力集中於襄陽這個戰略重點。

在劉整“急攻緩取”的建議下,忽必烈軍先是利用呂文德貪圖貨利的弱點,成功地在樊城外的鹿門山置榷場,並以此為據點迅速建立起第一個堡壘——鹿門堡。接著又是河口堡,再從萬山到鹿門開始修築長圍,築峴山、虎頭山為一字城。同時修築了牛首、安陽、古城、紅巖、沙河等十餘處城堡,終於切斷了宋軍的東西南北之援,使襄樊陷入重重圍困之中。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宋朝南遷後,之所以能守住半壁江山百餘年,在軍事上依靠的主要是兩大優:一是守城築寨的能力,北軍一向擅長野戰,但城池的攻防戰中面對南宋,並未有太多優勢;另一方面是南宋的水軍,無論是金國,還是此時的蒙元,其水軍實力都無法與南宋相比。憑著這兩大優勢,加上江淮縱橫的水路,忽必烈此時想要攻滅南宋,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由此,劉整除了獻策圍困襄樊之外,還極力提議忽必烈擴建水軍。這兩個手段,可以說是直擊南宋的兩個死穴。

1270年,在忽必烈的授意下,劉整開始苦練水軍。即使是雨天也不歇,在兵營內畫地為船練兵。在水軍的建設上,忽必烈給予了劉整絕對的信任與支持,要錢要錢,要人給人,要船給船。劉整最後訓出了七萬水軍,所擁有的戰船不下5000艘。

劉整又在流經襄樊的漢水中築建實心臺,臺上設置弩砲,臺下放石囤五個,用來遏制宋軍的船隻。這些舉措在圍困襄樊的數年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新上任的京湖制置使李庭,為了對付劉整,對其實施離間計。他用金印牙符授予劉整漢軍都元帥、盧龍軍節度使、加封燕郡王,讓永寧一僧人送予劉整。印符和書信被元軍截獲後,忽必烈還是選擇了相信劉整。1272年十一月時,劉整已經官至河南行省參政、諸翼漢軍都元帥、兼統水軍四萬戶。此時劉整的官職在軍隊裡未必是最有實權的,但絕對是忽必烈屬下水軍第一統帥。

然而,這種信任並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劉整得意的人生,在1273年二月,呂文煥獻出襄陽降元之後,便嘎然而止。

得到呂文煥的忽必烈,立刻將對劉整的信任與依賴全部交給了呂文煥,並將與呂文煥有私仇的劉整調離正面戰場,與合丹、塔出、董文炳一起到淮西,行淮西樞密院事。後又成為淮西行省的左丞。名義上行省左丞只比行省左丞相略低一級,但已經沒有了實權,其管轄的漢軍被一分為二,劉整與阿里海牙各統一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個南宋將領,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門

在忽必烈所制定的攻宋策略中,面對南宋的三路戰場,四川與兩淮只能從側翼佯攻,作為牽制宋軍的救援。主要的軍事進攻全部放在中路荊襄一帶。1274年七月,在元軍發動全面的攻宋之戰中,左路軍由中書右丞博羅歡為帥,從棗陽南下,參知政事董文炳從正陽隨行,劉整率步騎為前導。其主要任務就是為右路的二十萬主力作輔助。

急欲建立不世之功的劉整,渡江後便欲搶攻宋軍,希望能在右路軍之前攻取臨安。但受到統帥伯顏與博羅歡的阻止。劉整隻好率兵轉而攻打無為軍(今安徽無為),久攻不克的劉整,聽說呂文煥部隨著伯顏大軍成功拿下鄂州城時,失聲道:“首帥止之,顧使我成功後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

劉整就此氣絕於無為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