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宋末降将(1)——直击南宋命门的刘整


1260年,从鄂州前线击退忽必烈后回到临安的贾似道,得掌朝政大权。在宋理宗的支持下,趁着忽必烈无力南顾之时,开始大力整治内政。通过“打算法”贾似道向南宋已近糜烂的军务开刀,军中几位大佬先后受到牵连。

1261年六月,听说贾似道准备对自己动手,感觉已经走投无路的南宋潼川安抚副使、知泸州刘整,联系在四川镇守的蒙古汉军将领刘黑马,率部下官吏27人,泸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忽必烈。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刘整画像

刘整,原是金国京兆樊川人,移居邓州。金末时投奔南宋,成为荆湖制置使孟珙手下将领。以英勇善战与擅长练兵著称。随四川宣抚使李曾伯入蜀后,在对蒙作战中屡立战功。1260年正月,在鄂州防卫战中,贾似道采纳刘整的计谋,趁着忽必烈大军北撤时,追杀蒙古殿后士兵170人,这是多年来,南宋面对蒙古军队,在野外追击战中所获得的难得胜迹。战后,刘整因功升为潼川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

很多人把刘整的投降归罪于贾似道,认为是贾似道联合俞兴与吕文德,排挤、打压武将导致的恶果。但是,如果不是心里有鬼,刘整也不会做出叛降的举动。

此时刚自立为汗的忽必烈还立足未稳,面对南宋根本不敢轻启战事,还特地派出郝经出使南宋,希望以和谈方式来避免自己陷于南北夹攻的危险境地。在这种非战争状态下,作为武将的刘整却降得理直气壮,实在是一种最为可耻的降敌行为。

刘整因此成为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也是宋元(蒙)襄樊之战爆发以前唯一投降的宋将。

应该承认,在南宋的武将中,来自金国的刘整属于一个能征善战之辈。这也是南宋朝廷上下,面对这些“归正”的北地汉人态度纠结的最大原因。这些人不像擅守不擅攻的宋军,是南宋野战部队的主要兵源。但最不好管的也是这些人,金国已经灭亡,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投靠蒙古还是南宋,心态都是一样的。所谓的汉民族气节或者是认同感,这个时候还没产生出来。于是,生存与利益使成了首先选择的标准。

这些对南宋在根本上缺少认同感的“归正人”,一旦受到排斥,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叛,没有任何的情感障碍。宋国,只是他们托身寄居的一个地方而矣。

刘整,正是寄生于南宋的北地军人的典型代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投降后的刘整被授行夔府路中书省兼安抚使,并佩虎符。但此时的忽必烈还没空去管刘整。在忽必烈平定山东李璮与漠北阿里不哥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时,刘整凭着其对南宋沿江“上下数千里间,要害阨塞,深浅远近缓急之势,备御屯战之宜,舟骑粮草之数,纤悉不遗”,而开始获得忽必烈的器重。此时的刘整,当属忽必烈集团中最为熟知南宋兵事的将领。

刘整为忽必烈献上了“搁置川蜀,先攻襄樊”,实施中间突破,浮汉入江,直趋临安的攻宋策略。这个策略不仅坚定了忽必烈的攻宋决心,也促使其对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1266年九月(宋咸淳四年),忽必烈开始将主要兵力集中于襄阳这个战略重点。

在刘整“急攻缓取”的建议下,忽必烈军先是利用吕文德贪图货利的弱点,成功地在樊城外的鹿门山置榷场,并以此为据点迅速建立起第一个堡垒——鹿门堡。接着又是河口堡,再从万山到鹿门开始修筑长围,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同时修筑了牛首、安阳、古城、红岩、沙河等十余处城堡,终于切断了宋军的东西南北之援,使襄樊陷入重重围困之中。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宋朝南迁后,之所以能守住半壁江山百余年,在军事上依靠的主要是两大优:一是守城筑寨的能力,北军一向擅长野战,但城池的攻防战中面对南宋,并未有太多优势;另一方面是南宋的水军,无论是金国,还是此时的蒙元,其水军实力都无法与南宋相比。凭着这两大优势,加上江淮纵横的水路,忽必烈此时想要攻灭南宋,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由此,刘整除了献策围困襄樊之外,还极力提议忽必烈扩建水军。这两个手段,可以说是直击南宋的两个死穴。

1270年,在忽必烈的授意下,刘整开始苦练水军。即使是雨天也不歇,在兵营内画地为船练兵。在水军的建设上,忽必烈给予了刘整绝对的信任与支持,要钱要钱,要人给人,要船给船。刘整最后训出了七万水军,所拥有的战船不下5000艘。

刘整又在流经襄樊的汉水中筑建实心台,台上设置弩砲,台下放石囤五个,用来遏制宋军的船只。这些举措在围困襄樊的数年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新上任的京湖制置使李庭,为了对付刘整,对其实施离间计。他用金印牙符授予刘整汉军都元帅、卢龙军节度使、加封燕郡王,让永宁一僧人送予刘整。印符和书信被元军截获后,忽必烈还是选择了相信刘整。1272年十一月时,刘整已经官至河南行省参政、诸翼汉军都元帅、兼统水军四万户。此时刘整的官职在军队里未必是最有实权的,但绝对是忽必烈属下水军第一统帅。

然而,这种信任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刘整得意的人生,在1273年二月,吕文焕献出襄阳降元之后,便嘎然而止。

得到吕文焕的忽必烈,立刻将对刘整的信任与依赖全部交给了吕文焕,并将与吕文焕有私仇的刘整调离正面战场,与合丹、塔出、董文炳一起到淮西,行淮西枢密院事。后又成为淮西行省的左丞。名义上行省左丞只比行省左丞相略低一级,但已经没有了实权,其管辖的汉军被一分为二,刘整与阿里海牙各统一部。

他是投降忽必烈的第一个南宋将领,此人完全戳中了南宋的命门

在忽必烈所制定的攻宋策略中,面对南宋的三路战场,四川与两淮只能从侧翼佯攻,作为牵制宋军的救援。主要的军事进攻全部放在中路荆襄一带。1274年七月,在元军发动全面的攻宋之战中,左路军由中书右丞博罗欢为帅,从枣阳南下,参知政事董文炳从正阳随行,刘整率步骑为前导。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右路的二十万主力作辅助。

急欲建立不世之功的刘整,渡江后便欲抢攻宋军,希望能在右路军之前攻取临安。但受到统帅伯颜与博罗欢的阻止。刘整只好率兵转而攻打无为军(今安徽无为),久攻不克的刘整,听说吕文焕部随着伯颜大军成功拿下鄂州城时,失声道:“首帅止之,顾使我成功后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

刘整就此气绝于无为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