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唐家洞,西南三十五里,在牛心石下,巖洞玲瓏內有流泉涓涓不絕稱邑境福地。 -----摘自康熙版黃縣誌。

在山東龍口與招遠的交界處有一座甕頂山,招遠舊志中稱為虛空山,意為內部是空的。甕頂山得名是因其山勢宛如一口巨大的瓷甕倒扣在那裡。山北麓半山腰巨石之間遮掩著一處巖洞,因古洞位於唐家洞村西南,故稱其為唐家洞。傳說唐家洞通往西面幾十裡以外的渤海灣,舊時曾有人擎18支大蜡燭進入洞探險,燃盡尚未走到頭。往昔常有羊誤入洞中,其結果是全無蹤影,因此遊人不敢輕易問津。那麼,唐家洞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小編曾三次探訪唐家洞。事實證明,唐家洞不純粹是一個傳說,確實存在,但沒有人能知道它究竟在那裡,只說在甕頂山半山腰那堆亂石當中,或許是指那其中的某一個洞來講,只是將其狠狠地放大了N倍,因為作為民間傳說,為了使景物更加生動與傳奇,自然是需要大膽的想象和誇張。當然也不能排除故弄玄虛,增加神秘感。因為亂石羅疊中,也就是當地百姓所說的亂石堆中確實掩映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洞。有說此洞通往渤海,有說有牛掉盡洞內,不見影,百姓恐慌,將洞口填堵了。也有說那是一個水洞,這與傳說中的內有泉水是相吻的。你想造山運動,將那些五花八門的巨石隨意地堆砌在那裡,之間難免產生一些巨形的空間。玲瓏生竅。形成了一連相竄的洞穴。別有洞天。

第二次上甕頂山,除了探訪那些連環洞,嚮導又帶小編探訪了其中二個山洞。第一個洞隱藏在半山坡的一道石縫中。呈南北狀,似一條巷道,裡面高達十餘米,長近四十米。盡頭前上方呈一線天狀。裡面寬敞,只是入洞時需要胸背緊貼巖壁倒著滑入一米多深洞內,其中愈往走愈窄,且成上升狀。兩旁巖壁緊迫。此洞實際是一塊巨大的石板狀岩石緊挨山體而成。就像一扇木門緊挨在牆上,底部形成一孔洞一樣,估計這岩石板早先是與山體是一體的,後由於水的浸蝕,慢慢演變而成洞。此洞之特徵和規模在膠東必較罕見。

此外向導又帶我們看了另外一個洞,名叫客屋。此屋酷似一間屋大小,洞口方正。在一條山溝的頂部。洞深7.5米,洞高1.8米。旁有風化成小窗似洞口,後壁有數個小孔洞疑為小動物居屋。據老人講,此洞與上面介紹的洞解放前皆為百姓的避難場所。

經走訪與探險,唐家洞到底有沒有的答案就必較清楚了。唐家洞是存在的,或許非指某具體的洞,因為那裡有許多洞,也非通渤海,但也是相當有趣的。由此可見我們周圍的那怕一些不起眼的小山也可能是帶有一定仙氣的。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些仙氣通常隱藏在民間,或許有些舊志並沒記載,但它同樣具有一定的尋幽探險價值。假若下次還去的話,不妨從頭到尾走走那長長位於甕頂山半山腰的亂石堆,興許還會發現什麼秘密。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洞口掩藏在一片亂石堆中,灌木掩映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嚮導老哥帶我尋找唐家洞洞口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同行的老哥在洞口前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洞內什麼也看不見,這是相機閃光燈在閃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洞內就是一個迷宮,亂石交錯,四通八達

膠東這個傳說中通往渤海灣的天然山洞,實踐證明並不只是傳說!

這裡有一個小窗,可以看到洞外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