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曹操也很想稱帝,但這兩個原因讓他望而卻步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公元155年7月18日出生於沛國譙(今安徽亳州)的一個官宦之家。雖挾天子以令諸侯,卻也讓名存實亡的漢王朝延續半個世紀。但到最後為什麼曹操都不稱帝?


曹操也很想稱帝,但這兩個原因讓他望而卻步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不想引起公憤

曹操實力是很強大,但也不能與天下人為敵。曹操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舉動,已經被人詬病,若直接廢掉漢獻帝,肯定引起公憤,群起而攻之。而且稱帝的話,內部也有可能出現動亂。因為雖然天下大亂,但儒家的忠,孝,仁,義還是當時的主要標準價值,曹操面對的敵人將是天下一群以忠,孝,仁,義為標準的士大夫,士大夫的地位在當時還是很高的
曹操也很想稱帝,但這兩個原因讓他望而卻步

沒有足夠的支持

曹操所倡導的是用人原則是:“用人不問出處,唯才是舉。”這樣雖然讓曹操獲得一批寒門人才,卻也傷害了士族的利益。更別說曹操還殺了孔融,禰衡這些在士族中的名人。當時的士族可是社會的主流,曹操稱帝的阻力還是很大的。
曹操也很想稱帝,但這兩個原因讓他望而卻步

而且還有袁術的前車之鑑,袁術稱帝成為天下共敵,最終命喪黃泉。

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