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

-陌依尋-



其實朱䴉的滅絕是在遠東地區同步發生的,不僅僅是日本,原本分佈有朱䴉的俄羅斯、朝鮮半島的朱䴉種群也絕跡了。就是在咱們中國,在80年代發現秦嶺裡那個7只的小種群之前,我們也以為中國的朱䴉早在60年代就滅絕了。


以日本朱䴉種群滅絕的個例來看的話,主要就是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朱䴉適宜生活的環境是溼地地帶,在人口稠密的東亞地區,稻田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溼地,成為朱䴉的主要覓食場所。為了保護作物不被朱䴉破壞(其實朱䴉是來找小魚小螺的,但是覓食的過程中總會踩歪、破壞一些水稻苗),日本人長期把它作為害鳥看待,尤其是日本開化以來,放開了對野生動物的捕獵禁令,體型大、又經常出現在稻田的朱䴉,就成了很多人的捕獵目標。而隨著農藥和化肥的大規模使用,稻田也受到了汙染,這裡生活的朱䴉的食物裡也富集了有毒物質,尤其是著名的DDT,會導致鳥蛋蛋殼變軟無法孵化;此外,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也需要砍伐不少的樹木,朱䴉築巢的場所也變少了。



實際上日本政府在戰後就發現了朱䴉種群快速下降的勢頭,通過大量調研之後發現,野外環境十分惡劣,已經沒有了野外保護的條件,於是只能走人工繁殖的路子,但是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一開始給朱䴉餵食海水魚,但是海水魚體內的線蟲寄生到朱䴉體內,導致死亡;後來給朱䴉餵食泥鰍,結果泥鰍生長的水體被汙染,導致朱䴉死亡;籠子太小導致朱䴉撞擊死亡……反正是各種死亡,到最後,只剩下5只野生和1只人工繁育的朱䴉,這6只卻怎麼也不交配,這個物種眼看就要完蛋了。(在當時,無論是中國、俄羅斯還是朝鮮半島,都再也沒發現過朱䴉的蹤跡,大家都認為全世界就這6只朱䴉還倖存了)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我國學者在秦嶺發現了7只野生朱䴉,並在原地進行保護,最終發展到現在1300多隻野生種群,1100多隻人工種群的,朱䴉大家族日益人丁興旺。而日本也在第一時間和我國合作保護朱䴉,也從中國引進了朱䴉並野外放飛,重建了日本朱䴉種群。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能借朱䴉這個事來指責日本人在野外保護這個方面做的不如我們好。先汙染後治理,先瀕危後保護,是許多國家都走過的老路,我們中國的這7只朱䴉,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環保工作搞得比日本好,而是因為我們中國太大了,在國內其他地區的朱䴉滅絕之後,還能幸運的在秦嶺裡保存下這點火種。我們應該吸取日本的教訓,但不應該沾沾自喜盲目自大。


一個男人在流浪


是什麼原因造成朱䴉在日本滅絕?

其實不只是在日本,朱䴉從經廣泛分佈在中國俄羅斯,朝鮮半島和日本。


朱䴉的興盛

早在16到17世紀,朱䴉在日本被稱為“害鳥”(害田之鳥)而被驅逐,20世紀以來,朱䴉的數量急劇下降,1963年以後,俄羅斯一直沒有朱䴉的報道,中國當時最後一隻記錄是1964年。到1981年,接近20年都沒有朱䴉的報道,朝鮮半島最後一隻朱䴉的記錄是1979年“三八線”軍事區。而日本1934年還有100只,1980年只有五隻了,日本政府把野外朱䴉全部捕獲,想要人工繁殖,但是不熟悉朱䴉得習性,加上技術不成熟,5只朱䴉全部死亡。

朱䴉衰退的原因

①環境汙染

上個世紀隨著農藥的大量使用,使朱䴉體內ddt大量富集,出現軟卵殼和無受精卵等情況。

②人類捕獵

因為朱䴉居住在人類附近,且不怕人,喜歡鳴叫,所以認為捕殺的數量也不少。

③食物

因為人類的發展,許多水田溼地消失,朱䴉的食物資源減少

朱䴉在日本的復活

中國政府在甘肅發現野生朱䴉,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朱䴉,使朱䴉的數量得到提升,2003年最後一隻朱䴉在日本死亡,2008年中國送給日本朱䴉200 只,日本在佐渡島也陸續放飛。


每日開卷


朱䴉的拉丁文學名是Nipponia nippon,翻譯成中文是“日本·日本”。這種鳥曾經廣泛分佈於日本、中國、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但如今,原產自日本的朱䴉已經全部滅絕,目前日本國內的朱䴉都是從中國大陸引入並繁殖的。

在距今100多年前,朱䴉在日本還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鳥類。可經過短短一個多世紀,這種鳥便在日本銷聲匿跡。日本的朱䴉是人類活動導致物種(亞種)滅絕的一個典型案例。導致朱䴉在日本滅絕的原因主要是棲息地喪失、過度捕殺和環境汙染。

從棲息地喪失方面看,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人口快速增加。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對帶土地和糧食需求,日本將大面積的溼地、森林改造成農田(主要是水田)。而朱䴉這種鳥對棲息地的要求比較高。朱䴉日常在水邊漫步捕食,繁殖季節卻是在樹上築巢的。也就是說,這種鳥並不是單純的溼地鳥類或者森林鳥類,而是需要生活在溼地和林地的邊沿。它們棲息地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元素。當溼地被改造成農田,朱䴉不得不來到水田裡尋找小魚和田螺等軟體動物。水田裡能夠找到的食物本身就不豐富,農民們還會不斷驅趕它們,因為朱䴉覓食時會踩壞水稻的秧苗(畢竟它們是身高80釐米左右的大鳥)。隨著農業生產技術不斷髮展,部分水田被改為旱田,朱䴉的覓食場所進一步減少。與此同時,明治維新後為了擴建田地、村落、工廠開始了對山林的開墾。特別是太平洋戰爭打響之後,日本為了補充燃料不足砍伐了大片的森林,朱䴉能夠選擇的、位於溼地邊緣的、能夠支撐直徑60釐米的巢穴的大樹數量驟減。如果說,溼地的破壞導致了朱䴉的食物的減少,那麼溼地周邊山林的破壞就是對朱䴉的繁衍造成了直接影響。

下圖為朱䴉↓ 來源:orientalbirdimages

從過度捕殺方面看,日本在江戶時期(17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社會等級森嚴,當時日本的貴族中流行一種娛樂活動,叫做“鷹狩”,也就是放飛獵鷹捕捉獵物。文獻中記載,朱䴉曾經是鷹狩的主要獵物之一。不過,真正的對於朱䴉的過度捕殺開始於明治維新之後。明治維新廢除了貴族階級的特權,大量平民百姓也加入到獵殺野生動物的行列中。這一時期,火槍開始廣泛普及,獵殺的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同時,市場貿易發展,對於朱䴉羽毛(製作飾品)、肉(食用、藥用)的需求也刺激了獵殺的積極性。大量的朱䴉在這一時期遭到捕殺。

從環境汙染角度看,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工業、農業雖然高度發展,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卻不強。1950年代開始,日本斷斷續續地發生了多次水俁病公害,水俁病是食用被有機汞汙染的水產品(魚、海帶)等等而造成的嚴重病變。這反應出當時日本的河流水質已經遭到十分嚴重的汙染。朱䴉作為一種生活在河流和溼地周邊,以小魚小蝦餵食的鳥類,同樣未能倖免。當時日本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展開對朱䴉的救助,但在人工精心餵養下的雛鳥卻接連發生因內臟大出血、腸胃炎、肺炎而死亡的情況。對屍體進行解剖之後發現,雛鳥的體內有大量的有機汞。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朱䴉尚且如此,在自然環境中的朱䴉所受到的環境汙染的波及也就不難想象了。除了工業廢水造成的汙染之外,農業農藥的使用也對朱䴉造成了威脅。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農藥DDT,它是一種殺蟲劑,這種物質富集在昆蟲體內,再被朱䴉取食,會導致朱䴉的蛋殼變薄變軟,親鳥孵蛋時就很可能將蛋壓壞,這對朱䴉的繁衍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下圖為朱䴉↓ 來源:orientalbirdimages

2003年,最後一隻日本原產的朱䴉死去,宣告了朱䴉在日本的本土滅絕。雖然中國大陸和日本的朱䴉其實屬於同一個物種,但是科學研究表明,由於長期的分離進化,日本的朱䴉確實具有一些獨特的遺傳特性。遺憾的是,在人們能夠仔細展開研究之前,日本的朱䴉便已經消失了。如今,日本將朱䴉從中國重新引入,相繼成功實現了朱䴉的人工飼養和繁殖,目前朱䴉的種群正在不斷擴大中。


夕霧


多好看的鳥,幸虧秦嶺還有七隻。否則就完全絕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