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上,忠义和奸邪始终在政治的战场上激斗着。老百姓们喜欢那些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大臣,而对那些残害忠良、祸乱朝政的奸佞嗤之以鼻。

事实上,这只是民间对古代官场的“简化”理解罢了,在很多时候,一些所谓奸臣,并非从一开始就包藏祸心的,而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允许他扮演一个忠臣的角色,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只好破釜沉舟,甚至,干脆造反。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主题:时势造忠奸。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在这里,忠臣,与奸臣相对,原指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忠臣的作为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具体到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言,不同的论断主体也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所以,有时并不能形成定论。

《晏子春秋》中景公问于晏子曰:

“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公不说(音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於君,不能与君陷於难。”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西汉时期享誉盛名的霍光,在汉武帝归西后把持了朝中权柄,可是,他并没有以权谋私,而是,继续对朝廷尽忠。在汉武帝的儿子昭帝驾崩后,霍光又拥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登上皇位,可惜,这位皇帝有点不着调,没有一点君主的样子。最终,霍光迫不得已只能在他继位不到一个月就将其废掉,改立汉武帝曾孙刘病,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刘病继位,虽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国之君,但是,大权始终被霍光握在手里,以至于,宣帝每逢与霍光碰面的时候,根本不敢直视这位权臣的眼睛,连说话都会流冷汗,从这就能看出,这个时候的宣帝对霍光的权势有多忌惮。

我们之前说过,霍光一心只为朝廷,十分忠义,可他的家人就没那么老实了。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由于汉宣帝在选皇后的时候没考虑霍家人的感受,并没有选择霍光之女,而是,挑选了民间女子许平君。霍光当然不会在意这种事,可是,他老婆却恼羞成怒,唆使医生在许皇后每日进服的滋补汤中下毒。许皇后刚刚生产身体虚弱,在服用了这幅毒药后没过多久就离世了。

霍光得知了此事,顿时大惊,在权衡再三后没有揭发这件事,反而,将此事压下来。汉宣帝并不清楚其中原由,只是安葬了发妻,随后,立霍光之女为皇后。后来,霍光病逝,霍光妻子当时的毒计败露,霍家人被迫无奈,只能走上造反一途。

最终,这起造反被朝廷镇压,宣帝下旨杀了霍光一家满门。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早在春秋时期,就曾有过楚国内乱,芈侣造反兵败,楚庄王诛杀芈氏一族,可还是留了一支旁脉,以便让香火得以继承。霍光一家谋反,按理说是应该格杀满门,但是,霍光毕竟是功臣,理应留下后人为他主持祭祀。汉宣帝将霍光一家杀尽,从这来看未免有些刻薄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霍光权势滔天,让皇帝为之忌惮。而且,霍家人有些仗势欺人,连皇后都敢毒害,所以,根本没把皇室看在眼里。霍光过世后,权柄自然回到了皇帝手中,这时,宣帝会算总账也在情理之中。可惜,霍光一生忠于职守,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却落得个香火断绝的下场。

可能是霍光给后人敲响了警钟,后世的权臣在权倾朝野后,有野心的通常会选择直接篡权,王莽就是此道的开创者。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虽说,这位被民间奉为“穿越者”的家伙建立了一个很失败的朝代,但是,他篡夺政权的举动算是开了先河,后来的许多有野心的权臣都开始惦记那件龙袍。

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北宋为止,朝廷里不断冒出权势滔天的篡位者。最开始曹丕篡汉,自己做起了皇帝,紧接着,司马炎又用同样的方式夺走了帝位,然而,司马家的晋朝最终又难逃刘裕的毒手。可以说,这段时间的天下基本是在这群野心家的手里“篡来篡去”,以至于,后来衍生了许多短命的皇朝。

可以说,一直持续到赵匡胤,这位最后的篡位者,在他登上龙椅后,天下这才算是暂时姓赵。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总的来说,这些篡位者都是成功者,至少在穿上黄袍那一刻是成功的,那么,野心家中失败者的下场呢?

恒温作为晋朝驸马,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答案。他曾灭亡成汉政权身负盛名,后来,不满足于自己的势力屡次北伐,建下彪炳战功。这位在朝廷里的地位非常高,权势极大,可是,因为他北伐失败声望受损,最终,被朝廷其他势力制衡,没有机会夺取皇权。

恒温死后,他的儿子坐不住了,起兵谋反建立恒楚皇权,可惜,折腾了没多久就被剿灭了。说起这件事的根本原因,那还是因为局势早就在恒温活着的时候倒向了其他地方。所以,没有天时,强行谋反的下场只会失败。最后,反观这些造反者,他们有了霍光这一先例,为了在滔天的权势下保全性命,他们只能铤而走险,索性将天下也揽到自己怀中。

这个人为造反开了一个好头,自此以后,2000多年间造反不断

不得不说,人在踏足官场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想做一个忠臣的,最后的结局只是形势所迫罢了。

『《晏子春秋》、《时势造忠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