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同亲侄儿争皇位多尔衮比朱棣厉害 还把侄媳妇霸为己有

历史上有的事真是惊人的相似。明初,太子朱标死后其子朱允炆继位,出现了他四叔燕王朱棣兴兵争皇位;清初也出现了大致相同的一幕:皇太极死了,按理应当由他的皇长子豪格继位,这时,出现了他十四叔多尔衮争皇位。

大致相同相近的是,朱棣是燕王;多尔衮是和硕睿亲王;朱棣兄弟排行第四;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争位的结局:朱棣逼死了侄儿如愿以偿当上永乐大帝;多尔衮逼迫侄儿豪格无法继位,还找借口将他杀死并霸占了侄媳妇,最后当上了等同皇帝的皇父摄政王。

同亲侄儿争皇位多尔衮比朱棣厉害 还把侄媳妇霸为己有

(多尔衮画像)

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争位的故事比较广为人知,他侄子朱允炆是文弱书生继位,好赖已经当了几年皇帝才被赶下台。而豪格正值壮年且人才出众,还久经战阵屡获军功,仅是有了继位欲望就被扼杀了。

史料介绍,爱新觉罗·豪格,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所生,满洲正蓝旗人。

豪格早年就跟从父亲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每仗都有战功。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22岁时被其祖父努尔哈赤封为和硕贝勒。四年后,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掌管户部。

崇德八年(1643 )农历八月初九,皇太极猝然驾崩。因为他生前没有来得及立下遗旨由谁继位,所以众宗室旗主都想争夺皇位。作为皇长子的豪格,一时成为众人拥立对象。

而此刻与豪格竞争皇位的主要对手,就是他的十四叔多尔衮。

当时的多尔衮因功劳最大,支持者众多,势力也颇大。豪格的优势是皇长子,而且他勇力超群,久经沙场,也屡建战功。按照皇家“立长”的规矩,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

但尽管豪格在争位中论功劳和能力都有优势,只是因为皇太极生前却没有立其为嗣的说法,成了他争位的短板。

史料记载,当时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继造访豪格的肃王府,表示拥戴他为新君。特别是努尔哈赤之侄、德高望重并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

同亲侄儿争皇位多尔衮比朱棣厉害 还把侄媳妇霸为己有

(豪格剧照)

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局面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也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然而,多尔衮和两白旗的头领对此则横眉冷对,坚决反对由豪格继位。他们主张由多尔衮登基继位。

精明的多尔衮心知肚明,如果自己强行继位,绝对不是最佳选择,豪格那方并非等闲之辈;豪格也知道,和桀骜不驯的十四叔多尔衮协商解决,根本没有可能。如诉诸武力解决,则会两败俱伤。

因皇太极突然死去而造成的争夺皇位大战,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到八月二十六,进行了半个多月,双方一直互不相让,盛京的宫廷里火药味很浓。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几乎都卷入了这场为夺皇位进行的争斗旋涡里。

群臣们都在艰难寻求出路,惟恐出现动乱,伤及正在兴旺的运势。

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的对立中,两大权势集团经过反复磋商,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军事力量代表。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他们提出了由其他皇子继承大统的新方案。

双方最后商定,让皇太极的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帝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朝中多数人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也稳住了其属下支持者的情绪。

这样的折中方案,最受害的是豪格,他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

同亲侄儿争皇位多尔衮比朱棣厉害 还把侄媳妇霸为己有

(豪格画像)

据传,当时支持豪格的人虽很多,但豪格属于有勇无谋、性格上又有些优柔寡断的人,所以不断错失良机,不仅没有得到皇位,还让多尔衮占了上风。还有一些朝臣害怕豪格与多尔衮争位会引起战争,为了避免战乱才选择了皇太极的九子小福临,但实际上幼帝继位,当家做主的成了多尔衮。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一肚子怨恨的豪格因为语言中伤摄政的多尔衮,被人告发,议罪被削爵。

清军入关之时,豪格仍随大军进入关内。清廷定都北京,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挟幼年顺治帝大封诸王,念及豪格跟从清军平定中原有功,为维持稳定,恢复了他原封和硕肃亲王爵位。这一年冬天,豪格领军进入山东,平定山东济宁满家洞土寇。

顺治三年,李自成的势力基本被消灭之后,多尔衮等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与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一起西征张献忠并大破张献忠的兵马,豪格率部射死了张献忠,攻破张献忠的一百三十多所营寨。

两年后,豪格大军班师回京。多尔衮深感豪格的存在是隐患,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等罪名将他被下狱,数月后,豪格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年仅40岁。

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还无耻地强迫豪格的侧福晋博尔济锦氏做他的妃子,又害怕此事贻笑后人,秘密布置大学士刚林在史档中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同亲侄儿争皇位多尔衮比朱棣厉害 还把侄媳妇霸为己有

(豪格福晋画像)

直到顺治八年福临亲政后,追罚已死的多尔衮,豪格才始得平反,重新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并立碑。

关于豪格的死因,除了史记的“卒于狱”,还有“自杀”或被多尔衮“谋杀”等不同版本。

野史传闻说:豪格征西凯旋回京,皇上派多尔衮迎于永定门外。豪格按例先往帐中拜谒皇叔多尔衮,不意帐中隐藏的伏兵四起,乱刀齐下。豪格的太监王忠扑在豪格身上挡刀,与豪格同被剁为肉酱。装殓时血肉不能分,只好同敛一棺。后世肃王府用太监,只许用,不准打骂,就是源于太监王忠同豪格一起殉难,且同葬一处。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