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同樣是輔助勾踐的功臣,二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大?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聽過,越國被吳國打敗,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養精蓄銳,在范蠡和文種的輔助下,幾年後,有心人天不負。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佳話!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句話出自范蠡之口,原本范蠡的這句話揭示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君臣關係,但是他的好朋友文種卻不信,最後的下場實在是慘不忍睹。
同樣是輔助勾踐的功臣,二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大?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戶人,出身貧寒,微時“佯狂、倜儻、負 俗”,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36年,約於公元前448年終,幾近百歲的高壽,讓不少人驚歎,范蠡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作為好友的文種則沒有范蠡 那麼好的運氣。文種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他本是楚人後定居在越國,春秋末期出名的謀略家,比起范蠡的人生雖說精彩程度大打 折扣,但是這兩人在一起時的故事也是很精彩的。

范蠡和文種是中國君臣關係的一種縮影,竭盡全力輔佐君王,范蠡選擇在越國最強盛的時候離開,而文種不聽信范蠡之言,依舊選擇待在勾踐身 邊,最後不被勾踐所容,被勾踐賜死。其實,文種應該是范蠡的伯樂,在《三國演義》裡劉備到南陽臥龍崗三請諸葛亮出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段故事被稱作“三顧茅廬”。其實歷史上還有“文種三請范蠡”的佳話。
同樣是輔助勾踐的功臣,二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大?


兩人都是楚人,只不過范蠡出身貧寒,微時“佯狂、倜儻、負俗”,一直是鄉人眼裡的一個狂人,而志向遠大的文種此時也不被楚王所重用,但 他出入於市井街巷、山野鄉村,就是想體察民情,拜訪賢者,當他聽說城南三戶裡範公村的范蠡是奇才但一直未被任用時,便有了要見這位高人 一面的想法。第一次沒有見到范蠡,文種第二天又繼續登門拜訪卻依舊吃了閉門羹,第三次才見到范蠡,而兩人一相見就像相識多年的老友一樣親密,一見鍾情,成為好友。後來兩人一同投奔了越王勾踐,輔佐他做事。

范蠡和文種,一個擅長軍事一個擅長民事,於是二人分工明確,一場復國大戲就此展開了。因為文種與勾踐同過甘苦,在心裡有一種凌駕於他人 之上的優越感,收買太宰和獻美人計都是文種的主意,後世多認為美人計是范蠡的計策,其實不然,范蠡只是這一計劃的實施者。越國從上到下的所有東西都是文種打理的,文種自恃功高,更有功高蓋主的情況,范蠡早就警告過文種,勾踐這種人是不能一同富貴的,文種不聽,最後就被賜死。
同樣是輔助勾踐的功臣,二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大?

范蠡和文種都很有才華,一起輔助了越王勾踐復國滅吳立下顯赫功勞,但兩個人的下場卻天差萬別,就是因為兩人的人生態度截然不同。文種比范蠡更懂得君王之道,深明功高蓋主之理,能毅然地在事業巔峰時急流勇退,並終身不談政事,轉而為商,大獲成功,達到人生的另一個巔峰,被後人尊問“商聖”。反觀文種卻放不下身上的功名,抱著賭徒般的心理執意為相,最終落得個被逼自殺的下場。這就是典型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范蠡的人生態度是低調務實,闊達大度,視功名利祿為浮雲,既可以急流勇退識真臞,也可以三散家財;文種不善變通,固執死忠,居功自傲,放不下到手的功名利祿,擺脫不了塵世之人的世俗想法,故下場也很世俗。可以說范蠡已經是出世的境界了,而文種卻還停留在入世的地步。
同樣是輔助勾踐的功臣,二人的結局為何相差那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