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最近,“手足口”這三個字又鋪天蓋地衝入各位家長的眼球了。前兩天神農君發了一篇《死亡人數從1人上升至13人,手足口病正式進入爆發期!》。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於是,家長們集體慌了……一看到寶寶發燒,嘴巴長個小水皰什麼的,馬上嚇得不要不要滴。

且慢!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感冒了,也是會發燒啊;嘴巴長紅點點了,也有可能是口腔潰瘍或“皰疹性咽峽炎”啊。媽媽們知道怎樣區分這幾個十分相似的病嗎?來來來,趕緊來聽兒科醫生袁曉紅怎麼說吧!

手足口 & 皰疹性咽頰炎

是一對「表兄弟」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傳染性疾病,5 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

它們是一對「表兄弟」,都是出自同一個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腸道病毒。

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皰疹性咽頰炎的病毒,有很多是重疊的,所以在症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又有所區別。

手足口 VS 皰疹性咽頰炎

怎麼辨別?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1. 從皰疹的位置鑑別:

相同處: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感染後,口腔的咽部和軟顎都會長皰疹。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不同處: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軟顎有皰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也會長有透明小水泡,

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2. 從症狀上鑑別

相同處: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不同處: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是先發熱再發現皰疹,突然性的高熱不退,體溫在 39~40 ℃ 左右,發熱時還可能伴有抽搐,隨後就診時發現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顯,吃東西哭鬧難受。發熱時間會持續 3~5 天。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大多數的手足口是先發出疹再發熱(有的也會無熱),一般是中低熱,體溫不高於38.3℃,咽痛症狀比較輕,甚至有的孩子沒有咽痛症狀,發熱 1~2 天就恢復正常。

皰疹性咽頰炎 VS 普通感冒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與普通感冒區別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那怎麼區別呢?

★ 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病後表現為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疲倦、食慾減退、發熱,體溫38℃左右。

★ 皰疹性咽峽炎就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多表現為突然高熱,伴嚴重咽痛、吞嚥困難、唾液分泌增多、食慾減退、乏力等。

哪種更可怕?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普通感冒大家都很熟悉,神農君就不多說了。皰疹性咽頰炎來得更兇猛,會讓家長慌了陣腳,但從併發症來說,手足口要更危險。

皰疹咽峽炎極少出現嚴重併發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卻有 1% 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 3 歲以下的孩子,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有的時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發現孩子手腳長水泡後,更需要密切觀察孩子有沒有重症表現。

皰疹性咽頰炎的

家庭護理方法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1. 合理飲食

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過熱、過酸、過辣的食品,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多補充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2. 多通風、多飲水

對高熱寶寶,保持周圍環境通風和安靜有助其散熱和降低代謝率,多飲水有利於出汗而散熱。先行物理降溫(如洗溫水澡等),若效果欠佳,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退熱藥。若寶寶吞嚥不適、不肯進食,可給予補充液體,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 口腔護理

因寶寶口腔黏膜、舌部發生皰疹或潰瘍,會造成吞嚥疼痛,影響飲食,所以保持口腔清潔,做好口腔舒適護理尤其重要。每天用淡鹽水給寶寶漱口幾次,另外,也可口服維生素B促進潰瘍癒合。

寶寶用過的餐具一定要沸水消毒,以防發生口腔感染。

4. 觀察寶寶情況

隨時測量寶寶體溫,年齡較小的寶寶只會以哭鬧錶示自己很不爽,爸爸媽媽要留心觀察其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寶寶的不適,及早就診。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普通感冒?一文教你分清楚!

總之嘛,不論是皰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後期都會出現口腔內皰疹破潰階段。此階段意味病情得以控制,正在康復,但是寶寶的反應最為強烈,因為進食喝水極為困難。此時,爸爸媽媽應該有充分耐心,儘可能鼓勵他們進食涼的流食,避免味道刺激,少量多次,度過“最艱難”時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