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如果卡扎菲沒有選擇獨裁還會被推翻嗎?

獨裁併非現在就有,在我國古代這個詞最早見於《晉書》。而現代意義上的獨裁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有了明確的定義,作為一種政體,獨裁製則是以統治者自身利益為出發,統治權都集中在一人身上。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政府?而該政府與鄰國埃及一樣,都是軍官組織推翻國王的政府,一樣都是伊斯蘭教國家,同屬遜尼派,而大多數遜尼派教徙都在阿拉伯國家,而且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由政治強人領導,但是它們對待西方國家態度不同,卡扎菲反美,其他國家多數親美。

如果卡扎菲沒有選擇獨裁還會被推翻嗎?

卡扎菲統治利比亞多年,人民的生活沒有改善,往往掙扎在貧困線以下。利比亞所有的大企業,最賺錢的行當,全部被卡扎菲的親屬朋友所佔據。他們大發橫財,肆無忌憚的斂財,卻不用擔心任何的處罰,因為卡扎菲不但不管處罰他們,反而鼓勵他們,以換取政治上的支持。有人說,卡扎菲下臺後,利比亞日子還是不好,所以不應該推翻卡扎菲,還說,利比亞日子不好,是美國帶來的。從表面來看,卡扎菲被自己的人民推翻,卻是因為其持續42年的獨裁統治,尤其是,在其統治後期,經濟發展停滯,失業率高企。因此,才爆發了遊行示威,最後是武裝起義。伊拉克人民推翻卡扎菲後,高喊:利比亞自由了!但是,這只是表面,卡扎菲因為獨裁統治被推翻只是一個重要原因,但絕不是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獨裁統治只是美國及其西方人的觀點,與其說是因獨裁統治被推翻,不如說卡扎菲是因為捍衛利比亞主權和根本利益、不聽美國及其西方擺佈和操縱才招惹來了殺身之禍。

如果卡扎菲沒有選擇獨裁還會被推翻嗎?

卡扎菲主政42年,正面的消息說他生活簡樸,負面的說他奢侈。最後被反對派推翻,有點像一個人對一眾人。性格決定命運。一意孤行隨心所欲,重理想輕現實,致使他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始終處於不利地位。對於美國來說,卡扎菲一向強烈反對美國和西方各國,算得上是北約的一顆“眼中釘肉中刺”。在他們看來,在利比亞的影響下,其他非洲國家有可能會紛紛響應,擺脫西方國家,這是歐美等國不願意看到的。對於美國來說,一旦卡扎菲政府倒臺,美國可以扶植一個“親美派”的新領導人上臺,擴大美國在北非的利益。2011年2月利比亞風雲突變,內戰發生,美國公開要求卡扎菲下臺。3月,美聯合多國部隊對利實施軍事打擊並在利比亞上空設立“禁飛區”。隨即美國抽身將向北約移交對利比亞軍事行動指揮權。7月15日,美宣佈承認“國家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合法執政當局。卡扎菲逃亡後下落不明,最後死於戰亂之中。所以卡扎菲並沒有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不同的治國方式,按理不算獨裁,卡扎菲並不是被本國人民直接推翻,而且被西方國家推翻

如果卡扎菲沒有選擇獨裁還會被推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