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權威發聲!理財產品收益率超10%或全虧光!多少收益率剛剛好?

文 | T教授

很多人在做投資時,總是不由自主地盯著收益率兩眼冒金光,卻從未質疑它到底合不合理,等本金都收不回時才幡然醒悟、後悔莫及。

那麼,做理財投資,多少的收益率才算是剛剛好呢?今天,一位大人物指了條明路。

6月1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警示投資者稱,“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此話猶如一枚深水炸彈,立馬炸了鍋。

權威發聲!理財產品收益率超10%或全虧光!多少收益率剛剛好?

在這種場合,郭書記當然不會亂開腔,其實這句話是有事實依據可以支撐的。它也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理財投資時衡量收益和風險的一根校準線。

首先,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也才4%左右。

我們做理財投資時的收益,其實是有兩部分組成,即投資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當然,投資管理機構給的投資收益率是一個整體概念,並不會明確的標識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風險收益率又是多少。

不過,我們卻可以用無風險收益率來衡量理財機構和投資平臺給的收益率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譜?

那麼,怎麼衡量無風險收益率呢?

金融學教材上給的答案是央行利率或國債利率,但因我國官方利率和市場利率存在雙規制,官方給定的存款利率並無法反映真實的無風險收益率。

考慮到我國銀行短期資金拆借主要通過市場化的銀行間借貸市場來完成,所以,

這一市場主要的玩家——貨幣基金(借錢給銀行),給出的收益率才是真實的、市場化的無風險收益率。

其中,排名第一的貨幣基金——天弘基金(餘額寶)收益率大概在4%左右徘徊。

因此,4%也可以理解為中國的無風險收益率。

權威發聲!理財產品收益率超10%或全虧光!多少收益率剛剛好?

而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上線,也僅比餘額寶高1個點左右。

權威發聲!理財產品收益率超10%或全虧光!多少收益率剛剛好?

(中國銀行官網)

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做投資4-5%的收益率,是一個能讓我們吃得香、睡得穩的回報。

超過這一水平,就已經進入了風險區間,是真的要掂量下的。

所以,郭主席說“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是完全立得住腳的。

其次,8%以上就是在玩賭博,能不能賺到全靠運氣。

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的爆發,撐大了很多投資者的胃口,如我們打開某互金平臺官網,最低收益率都比銀行理財的主流收益率高出一兩個點,10%以上的收益也很常見。

權威發聲!理財產品收益率超10%或全虧光!多少收益率剛剛好?

(某互金平臺官網)

看多了這些宣傳,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才是理財的合理收益”認知。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郭主席的後半句話呢——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下面還用數據說話,

綜觀2008年至今近10年以來,我國主要資產的收益率,可以發現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均在10%以下。

其中,房地產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79%。

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均在5%-6%之間,上證50年化收益率也僅為7.19%。

風險最低的債券年化收益率為3%—5.25%。

由此可見,即使是風險投資,8%以上都是很難碰觸到的高位區間。

而在當前,防範金融風險被列為三大攻堅戰之首、貨幣收緊,市場債務違約不斷的背景下,買那些承諾超過10%收益的短期產品前,說實話,最好給自己預留一條萬一血本無歸的後路

(不能是上街拉橫幅哈,因為除了會被“關照”外拉也沒用)

還是那句話“你看中人家的收益,人家看中你的本金”。

現在連中國金融投資市場的大管家(郭樹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都忍不住發話了,所以,大家還是長點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