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总计组织起22场大型战役,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身伤亡也达到了322万多人,可以说是以极为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军队的铁血男儿们以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捍卫中华大地的同时,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彰显民族尊严的同时,将日本侵略者送上不归路。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1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这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中日双方共投入约100万军队,也使得这场战争成为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战役持续了3个多月,日军公开的数据是死伤4万多人,而中国军队损失达到30多万人,从此宣告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至12月13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淞沪会战失利后,被迫进行的一场保卫南京的战役。国民革命军当时兵力严重不足,与日军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攻克,守军牺牲惨重,最终时任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奉蒋介石命下令守军撤退。国军各部属之间没有统一指挥,混乱不堪,为日军大肆屠杀。之后,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日军部队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至11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太原会战,是中国第2战区国民革命军与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展开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包括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多场战役。战役持续了2个多月,日军投入14万,中国军队投入28万,日军最终伤亡3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10万多人,以中国军队失利告终,宣示着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的结束。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21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徐州会战,是中日军队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最为知名战役为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1万多人,激励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徐州会战的重要意义在于拖延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为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至6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兰封会战,是徐州会战之后,国民革命军队豫东兵团在河南省兰封地区对日军第14师团的一次进攻作战。这次会战中,蒋军嫡系将领竟然临阵脱逃,以致使未能够完成对孤军深入日军的围歼作战计划。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武汉会战,是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和日军进行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战役历时4个半月,以武汉失守而告终,中国军队伤亡到40多万,日军损失也达到了25万多人。这次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的战略企图,抗日战争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7、随枣会战(19395月15日至20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随枣会战,是国民革命军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部队的交战。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开始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革命军奋力反抗,在本身付出极大伤亡的情况下,击毙日军达到1.3万人,最终将破坏了日军预定的战略计划。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至10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为第一次长沙战役、湘北会战,是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日本总计投入10万兵力,中国军队投入24万,最终日军伤亡2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3万多人。这次会战,日军的预期战略目标未能实现,被迫撤军,中国军队的抗战精神大大受鼓舞。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至1940年10月30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桂南会战,是中国军队在广西南宁等地区与日军展开的作战。日军攻占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革命军调动起10个精锐师,对日军广西进行增援。中国军队在之后的昆仑关大战中获得胜利,日军第21旅团被击溃,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打死。日本军队进攻广东的作战计划就此被打乱,战略部署部分被动。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至6月18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枣宜会战,是国民革命军第5战区部队与驻武汉的日本第11军之间的作战,最终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这次会战,日军伤亡1.1万余人,中国军队更是损失惨重,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战场上壮烈殉国。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至2月7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豫南会战,是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正面战场留有少数兵力,将主力转向两翼,对日军发起攻击。日军最终伤亡9千多人,攻占城市也被收复。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锦江作战、宜春会战,是由日军发动的针对赣北国民革命军主力的一场进攻战。日本第33、34师团本是联合想对赣北中国军队进行大力度的扫荡,却是因为配合失误进入中国军队包围圈,致使被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15万5千多人。战役最终让日本军队大大受挫,大涨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13、晋南会战(1941年5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晋南会战,又称为中条山战役,是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在山西范围内的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这是一场极为耻辱的战役。历时一个多月的交战,中国军队被俘虏3万5千多人,阵亡4万2千多人,而日军根据中方所公布的数据有9千多人,按日方数据来说死亡的只有673人, 给予北方抗战所造成恶劣后果可想而知。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至10月1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第二次长沙会战,又称第二次长沙战役,是中国第九战区国民革命军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历时一个月的战斗中,日军被击毙3万多人,飞机杯击落6架,汽艇被击沉9艘,损失极为惨重的同时,日军的战略部署也别破坏殆尽。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年23日至1942年1月6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第三次长沙会战,又称第三次长沙战役,是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国民革命军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本第11军投入6万多人,对30万中国军队进行牵制性进攻, 日军最终遭到中国军队合围,伤亡达到5万多人。这是珍珠港事件后,盟军首次取得了胜利之战,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至7月28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浙赣会战,又被称作浙赣战役,是日军为摧毁中国浙赣两省军队机场对第3战区国民革命军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从结局上来看,日本虽然伤亡1.7万多人,却基本上实现预定目标,达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至6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鄂西会战,是日本第11军针对中国第6战区国民革命军发起的一次进攻战。战役历时近一个月,中国军队投入10个军,日本投入5个师团,最终中国军队战死2万多人,日军被歼灭4千多人。日本军队沿长江向上游进攻计划被挫败,中国军队取得小小的胜利。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至12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日军与国民革命军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日军投入7个师团约10万人,国民革命军则是集中16个军43个师约21万人,最终中国军队损失6万多人,日本军队损失达到1万多人。常德会战, 被称作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时人称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至5月25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豫中会战,又称豫湘桂会战,是日军为打通平汉线对第一战区国民革命军发动的战争。日军方面投入14.8万人,坦克装甲车691辆,中国军队投入8个集团军约30万军队,结果因为中国军队指挥失误,而致使洛阳被日军攻占,中国军队伤亡达到3万多人,日军伤亡达到3千多人,是中国军队在日本投降前与日本军交锋中的一次大惨败。

20、长衡会战(1944年5月至8月)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长衡会战,又称湖南会战,是由中国军队发起的针对日军的一次会战。其中5月27日至6月18日发生在长沙及湘北地区的战役,又被称作为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最终未能够完成战略意图,可以说彻底地失败。

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至12月10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桂柳会战,是日军为为打通由平汉路经湘、桂两省至越南的陆路交通线,催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的战役。这次战役中,第四战区国民革命军未能够发挥优势,针对日军进行很好的防御,致使桂林和柳州相继被日军攻占。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

盘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22场大型会战,胜利来之不易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芷江作战,是中国军队与争夺芷江空军基地的日军进行的战争。中日军队总计投入兵力28万多人,最终中国军队伤亡2万多人,日军伤亡2.7万多人,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由此从防御转入反攻阶段。这也是抗战中中日军队之间的最后一场大会战。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