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原来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是这种语气,孩子才会听话!

经常在公共场合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因为调皮或是不小心做错了事,比如把汤洒在衣服上这种小事,此时家长会大吼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看看你的衣服,你是不想要了吧?”

这时孩子的头往往会埋进脖子里并开始抽泣,紧接着家长还是以高声命令着孩子:“还不赶紧过来,让我给你擦擦。”孩子慢慢地移动,家长看不下去了,便一把将孩子拎过来,边给孩子擦污渍边继续指责。而孩子会因为妈妈不好的态度而心有抵触,情绪更加失控,可能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哭得更凶,二是暴力抵抗。

原来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是这种语气,孩子才会听话!

而我们吼的目的是什么呢?想以此震慑住孩子?让孩子哭泣?想必这些都是最终目的。可能我们是想以高音量先将孩子震慑住,但因此也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你会发现孩子的错误下次还是会犯,而且性格会变得胆怯许多。

其实,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低声说话“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评

当你真的需要批评孩子的时候,用低声调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时,其实他内心已经下意识地胆怯了。当我们再以吼的方式指责他的时候,他的心中就只有充满恐惧了。而放低音调,可以让孩子认真倾听我们在说些什么,同时也因为我们相对平静的表达方式会令其保持稳定的情绪,让他理解自己的所错之处,并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原来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是这种语气,孩子才会听话!

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

记得看第三季《妈妈是超人》的时候,节目组问了嗯哼一个问题,”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妈妈会发脾气?“嗯哼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说:"我妈妈从来不对我发脾气。“听完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佩服霍思燕,竟然没有对自己的孩子发过火。但惊讶之余,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育儿效果“甚好。她每次都会耐心地和嗯哼解释,而嗯哼也是属于吃软不吃硬,在妈妈柔和的语调中,渐渐地稳定情绪将道理都听进去了。他们两个人都深爱着彼此,看着对方的时候,眼里都有星辰。

原来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是这种语气,孩子才会听话!

“戒吼”从今天开始

遇事不冷静,开口就大声吼骂的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都需要戒掉一冲动就想吼孩子的坏习惯。

1、当孩子犯错时,你可以提醒他但不要大声吼叫。

2、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给他一个哭泣的时间。

3、待孩子和自己情绪稳定时,耐心和他说明情况。

我们指责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错误,因此我们需要为了这个目标而找准对策,才是明智的选择。

原来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是这种语气,孩子才会听话!

各位宝爸宝妈,你们遇事会大声吼叫吗?孩子的反应是?你觉得这样做好吗?欢迎留言于我们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