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德军第6集团军的第二次覆灭是何原因?

战略论


德军第6集团军形成于1939年10月,最初的番号是第10集团军,司令是沃尔特·赖歇瑙。作为德军的精锐部队,第6集团军在波兰战役、比利时和法国战役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2年6月,保卢斯接替因病去世的赖歇瑙,成为第6集团军的最高指挥官,并加入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布劳行动”,旨在获得阿塞拜疆巴库地区的油田,并占领斯大林格勒。

8月23日,第6集团军抵达斯大林格勒郊外。接下来,他们会同第4装甲军,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并数次发起进攻,并曾打进城市。但是,德军进入了城市却没能占领城市。

虽然第6集团军装备优良,但在狭窄的城市巷战中,坦克不但难以发挥作用,反而成为最容易摧毁的目标。苏军的顽强抵抗,为其赢得了时间。与此同时,苏军50万军队的集结已悄悄完成。

11月19日,苏军的“天王星行动”正式打响,德军第6集团军被包围,两翼遭遇猛烈攻击。已苦战数月,加上严寒的冬季,第6集团军不但伤亡惨重,食物、药品和其他军需物资也奇缺。

面对苏军的包围、德军失败的救援,保卢斯深感大势已去,这时苏军又开出了优厚的投降条件:包括符合标准的食品及医疗救治、德军士兵的个人财物不用上交、保留军装及军服上的一切装饰、荣誉等等。

保卢斯致电希特勒,称部队已弹尽粮绝,每天都有士兵冻死饿死病死,1.8万伤员也急需救助,请求获准投降。希特勒的回答是,提拔了一批官员,包括擢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然后要求他们,建立起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心守住阵地。

希特勒还特地强调,在普鲁士的军事史上,还没有一个元帅被敌人活捉过。读到电报的保卢斯对助手说,这个元帅头衔,是希特勒的死亡邀请。他深知希特勒宁可他自杀,但是他并不准备这样做。

1943年1月31日清晨,刚刚醒来的保卢斯成为苏军的俘虏。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6集团军死亡人数高达18万,受伤和被俘的人数超过15万,算是全军覆灭。

1943年3月,德国重新组建了第6集团军,由卡尔·霍利德担任指挥官,被派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作战。最后,第6集团军在雅西奇西瑙战役中再次被摧毁。


世界真的很大


德国第六集团军,德军中精锐的精锐,总兵力33万人,编织相当庞大和第九集团军人数相当,拥有500辆坦克,指挥官保卢斯元帅。前指挥官赖歇瑙。

保卢斯巴巴罗斯的主要制订者长期在总参担任要职,在接管第六集团军前,在一线带兵的最高职务是旅长(多年前),也不知道这叫什么带兵经验。而在第六集团军最危急的时刻,饥寒交迫,而保卢斯喝得都是牛奶,两三天还要洗个热水澡,舒服😌

可以说第六集团军的辉煌主要是在赖歇瑙时代!1941年10月,赖歇瑙在基辅会战中大放异彩,在全面获得基辅会战胜利之后,他指挥第六集团军向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方向突进,分别在10月24日至11月2日夺取了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和库尔斯克等城市。

而后赖歇瑙被希特勒任命为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保卢斯接替他成为第六集团军的司令,可以说所托非人,保卢斯的上任改变了第六集团军的命运。

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对苏入侵的“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从他前期做参谋时看,其实是很优秀的,他与古德里安,隆美尔都共过事,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回忆录中给予高评价的都不是很多,而保卢斯在他们的回忆录中评价都不差。保罗斯是一员非常优秀的参谋但是保卢斯不适合直接带兵。

11月19日天王星行动开始了,11月20日,突破了德军的南翼。坚守在市区内的苏军乘势发动攻势。11月23日,南北两路苏军会师,第六集团军的22个师27万兵力落入苏军包围圈。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保卢斯性格上犹豫体现出来了,唯唯诺诺地在乎希特勒的命令,多次无视曼施坦因的突围建议。更加矛盾的是,他听从了希特勒不突围的命令,却没有听从希特勒不准投降的安排,任凭手下三十万官兵在天寒地冻的斯大林格勒城下,逐渐地凋零。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也就是1943年,被包围三个月的保卢斯,在刚被希特勒提升为陆军元帅以后,便向苏联投降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第六集团军有9万多人被关进了苏军战俘营。他们当中只有约6000人回到了德国。当然作为二战被俘的唯一元帅保卢斯在苏联一直过得不错,还在黑海渡过假。

日后,重组的第六集团军在44年年底的罗马尼亚,雅西会战中全军覆没。苏军集合优势兵力于主突方向,在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同时发展进攻,而德国已无力回天。






鲜衣怒马云飞扬


德军第六集团军第一次覆灭,就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当时第六集团军兵力达到50万,其中德军有35万左右,他们是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剩下的都是轴国军队。他们负责德军两翼保护,恰恰是因为他们,在苏军天王星计划反制中一触即溃,将城中主力的30多万德军抛弃,最终导致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而全军覆没。



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灭后,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在国内重新编组了第六集团军。新组建的第六集团军被编入“南方集团军群”一直在东线与苏军作战,其中最后一次,也就是最大规模一次战役就是维也纳战役。



1945年3月至4月期间苏军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左翼为粉碎匈牙利西部德军并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而实施的进攻战役。苏军当面守军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陆军上将沃勒),辖第8集团军、“巴尔克”集团军级集群(匈牙利第3集团军、德军新第6集团军)。当时希特勒不顾参谋总长古德里安的反对,将本来用于柏林战役的一支坦克师与若干步兵师调至奥地利,间接的又削弱了日后柏林战役德军有生力量。



苏军在解放匈牙利后,很快兵临维也纳城下。4月5—13日,在维也纳近接近地和市内进行了激战。守卫该城的德军第六集团军有1个机械化师、8个坦克师(其实都是虚号,坦克不到百辆)、另约15个本地人组成的独立营。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4月5日一整天内未能粉碎德军的抵抗,进展不大。4月6日,该方面军同时从数个方向——近卫第4集团军从东南,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以及近卫第9集团军一部从西南、西面和西北——实施突击。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46集团军沿多瑙河左岸向施托克劳进攻。



在夺取维也纳的战斗中,近卫坦克军被调到初见战果的近卫第9集团军地带。 4月6日,苏军突入维也纳市郊,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号召市民坚守岗位,帮助苏联军人,防止德军破坏城市。4月9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重申苏联政府坚决履行关于奥地利独立的莫斯科宣言。13日苏军击溃全部德军占领了维也纳。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以及第六集团军残部,逃亡至巴尔干地带。此刻他们仅剩下不到10辆坦克,以及几万残兵败将。1945年柏林战役后,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最终像苏军投降!

第六集团军是一个战场悲惨代名词。德第六集团军实际巅峰时期有50万军队,其中德军35万左右。然而在战争结束后,第六集团军实际只有1万多人回到了德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