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清朝剛剛建立時統治者規定:自佈告下達後十天之內,各地人民一律剃髮,凡是不剃的,遲疑的,甚至上表章請示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視為亡命草寇,殺無赦!清政府委派的江南地方官員,到處帖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佈告,同時,派出八旗兵丁,帶著剃頭匠,挑著剃頭擔子,在大街小巷巡邏,一見到沒有剃髮的,就強行拉過來剃,稍一反抗,當場把頭砍下來,掛在剃頭擔特製的竿子上。那為什麼清朝統治者要求要把前面頭髮剃掉呢?有幾點原因下面來介紹一下。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其一,是因為滿族過去是遊獵民族,額前不留髮是為了避免騎馬奔跑時頭髮會遮住了視線,後面留了一條辮子是為在野外露宿時可以當作枕頭使用。薩滿教認為頭髮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頂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靈魂所在之處,因此髮辮更受到滿人的重視,滿人在額角用一條直線對齊兩邊後 把前面的頭髮剃掉,留下後面的頭髮編成辮子垂在腦後。這個習俗是沿襲滿族先民"靺鞨"而來的。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其二,清朝人把前面的頭髮剃掉留下不同時期長度粗細不等的辮子,除了不遮擋視線、對大自然的崇拜及薩滿教的影響,還有剛入關時的一種髮型說法:“金錢鼠尾”。“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也有人說,留的辮子細長,要能從銅錢孔中穿出,所以才那麼叫。總之就是腦門心留一小撮頭髮,然後梳一條小辮兒。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國人對辮子做些改良,頭頂留的頭髮有了一巴掌大,辮子也粗了許多。那時期外國人大量來華,對這種髮型稱為“豬尾巴”,成為外國人對中國男人的主要印象。到了清朝晚期髮型又有變化,留的頭髮更多了,男人們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為榮,很多人形容為“牛尾巴”,如同一般“辮子戲”中表現的那樣。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其三,還有一種說法是留辮子也代表了滿人的一種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頂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