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名過其實的明朝火器


名過其實的明朝火器

網友對於明朝火器往往過於高估,包括滿族作家馬伯庸都在《帝國最後的榮耀》中也認為如果不是清朝崛起打斷了明朝的火器進程,大明及其繼承者的火器將不會畏懼西方列強,是否如此呢?

明朝的火器技術按一些明朝野典亂籍記載,那是非常的先進,比如火龍出水,到現在也沒一個國家能夠製造出來,這已經達到了超越目前地球科技的水平,到目前為止,沒任何國家能用4束竄天猴推動一個大筒子在水面飛行2公里遠,而明朝的一部野典亂籍中則明確指出,這樣設計的火龍出水能在水面1~3尺高度飛行4裡遠!!!這已遠遠超過了黑火藥的能力!!!

名過其實的明朝火器

近代西方軍用火箭中,以黑火藥為動力的火箭,射程最遠的康格里夫火箭按拋物線飛行也只有1公里射程,而火龍出水連流線構造都不具備,卻能象飛魚導彈一樣在水面1~3尺高度飛行4裡射程遠,這足夠讓全球震驚了,這還不算,不但現在誰也造不出有這樣射程的黑火藥動力火箭,也沒任何國家能讓這樣一支大型火箭僅靠4束竄天猴就平穩的飛行在水面上,都是點火後立即翻滾式亂竄上天落水的下場,毫無方向性與穩定性可言,更不用提什麼命中了。此外這類火器的記載僅見幾本野典亂籍,而方正史典籍中則從未有過這類極其先進的奇異火器的裝備使用記錄,因此記載火龍出水一類的傳說中火器的野典亂籍無一不被認為是後世的編造或當時的意淫小說,根本不足信。

名過其實的明朝火器

那麼現實中的明朝火器到底是什麼模樣呢???根據明朝的一些具有官方性質的兵書與火器典籍所著,明朝的實用火器也是異常的先進,明朝多本正規典籍中,明朝的火器如大發熕,紅夷大炮威力無比,賽過原子彈!!!多見:震數十里,遠一二十里,可洞裂石城,一彈斃數千人!!!這等先進武器簡直堪稱世界第1大牛B。但同樣是明朝的一些關方性質的火器典籍中卻又有明朝火器純是垃圾破爛的記錄,如1623年明人焦勖參考西方技術書籍編著的《火攻掣要》中說:中國火器“鑄造無法,其大器不過神威發熕,滅虜虎蹲,小器不過三眼快槍。此皆身短,受藥不多,放彈不遠,且無照準而難中的。銃塘外寬內窄,不圓不淨,兼以彈不合口,發彈不迅不直,且無猛力。頭重無耳,則轉動不活,尾薄體輕,裝藥太緊,即顛倒炸裂。”“中土火器不及紅夷巨銃萬一”!!!這不簡直就是一堆破爛嘛!!!不過這些咒罵明朝火器純是廢物破爛的典籍多出明末,都提到了一種“神器”名曰紅夷大炮。而明朝在後來是仿造了紅夷大炮的,那麼明書所記載的“震數十里,遠一二十里,可洞裂石城,一彈斃數千人”之賽過原子彈的神器必是紅夷大炮無疑了!!!

明朝這些胡謅出來的東西,當時不但能寫進武經兵書,並還能正兒八經的寫在奏摺裡呈獻給大明皇帝過目,比如什麼什麼《西洋神器既是其益宜盡其用疏》(徐光啟),《西洋神器疏》(徐光啟),《制勝務須西銃疏》(李之藻),《戰守惟西洋火器第一議》(韓雲)之類!!!而明朝雖然起初不願意購買仿造西洋的紅夷大炮,但後來隨著關外戰事吃緊,有了滅國之險,最終還是決議引進了紅夷大炮,不但直接購買並還有仿製,並且皇帝還親自觀看過葡萄牙兵現場施放紅夷炮,自然是能知道紅夷炮別說10裡以上20裡以上的射程,就連3裡射程恐怕也沒有,除非大明皇帝與那些明朝臣子們都蠢到了連10裡20裡有多遠都不知道,搞不清楚3裡不到與10裡20裡區別的地步!!!但是大明並沒有任何人因為上奏朝廷,胡謅紅夷大炮“震數十里”,“能毒人於二十里外”,而獲欺君之罪。這充分的說明了,明朝當時的風氣就是滿嘴跑火車,有一說十,整個就是意淫無罪,胡吹誇大有理。官方的記錄尚且如此胡謅,那民間的野典亂籍胡吹個火龍出水出來就更正常不過了。

實際上,經過百年戰爭和歐洲抗土戰爭洗禮,歐洲的火器水平便超越了東方,無論槍、炮都與東方形成了代差。明末時瞿式耜通過僱傭葡萄牙火槍兵,在桂林之戰中以數百人打退上萬清軍就是極高的證明。

而且,根據現代最新研究,清朝的火器水平,無論是列裝率還是火器技術水平,都在清初就超越了明朝,並不像某些網友所說的清朝火器倒退。

既然明代的奏章和當年明月的“三段擊”“三眼加特林”都屬於放衛星神論,既然大明火器並不如大清。是不是就說明,元清吧的魂歸漢唐等人,冷兵器吧的米南德等人,上竄下跳,瘋狂叫囂的,大明火器一無是處費拉不堪,大清火器賽高重視科技是真實的呢?

大部分網友總是喜歡走極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很多人發現明朝沒自己想象的那麼無敵,馬上感覺自己受到欺騙,改投清粉洋奴的懷抱,一點都不考慮客觀因素,沒有辯證思維,這樣是非常不好的。

明朝一開始是非常重視火器的,朱元璋設立神機營,在短短二十年不到就相較元代火器有了質的提升。然而隨著和平日久,大規模的戰爭減少,火器的研發逐漸減緩,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歐洲呢?土耳其攪動得整個地中海一片戰火,哈布斯堡、瓦盧瓦、奧斯曼三家生死血戰,無數小國捲入其間,稍有不慎就是亡國滅族之禍。如此激烈的戰爭產生的巨大需求,引發火器高速發展,也不足為奇。

明朝在屯門、西草灣之戰擊敗葡萄牙人後,立刻注意到葡萄牙火器的先進性,大規模仿製,對本國火器進行了更新換代,這就是明朝對於發展火器的積極心態的體現。在此戰之後,明朝的火槍火炮技術和車營的作戰體系,又得以上一個臺階。而到了壬辰戰爭時,明軍發現日本已經從歐洲商人處獲得更新一代的火器技術,在火槍上已經某些方面超過己方後,又提起了重視,對自己的火器進行了再次的換代。明末亦有西法黨注重引入歐洲火器,可惜因為當時明代官僚機構已經腐朽以及資金缺乏等原因,推廣率比起以往越來越差。

至於清朝呢,清朝當然在康雍乾三朝也是很重視火器發展的,對外部亦步亦趨,只不過趨的是誰呢?

說來有趣,正是我們瞧不起的印度阿三。

清朝在與西北準噶爾部的作戰中,被準噶爾兇猛的火器打擊,多次受挫。火器水平趕不上一個遊牧部落深刻地挫敗了清朝皇帝的自尊心,於是大規模發展火器,模仿準噶爾的火器制式。

這些火器來自何方呢?著名的“贊巴拉克”火槍與“沙圖納爾”駱駝炮,正是來自南亞的印度莫臥兒王朝。

使用著偉大印度火器的清朝無敵天兵,在清緬戰爭中被緬甸人手持的歐式火器沉重吊打。不過乾隆皇帝考慮到緬甸對大清的威脅遠不如準部,已經懶得理會這些了。

乾隆之後,清朝四境安寧,火器發展幾乎徹底停滯。到了鴉片戰爭時,清朝的火炮表現令人長笑脫頤。

在1835年,關天培為改善虎門炮臺的防禦態勢,新造大炮四十門。在試放檢驗新炮性能時,竟然炸膛10門!另有5門新炮存在其他問題。關天培在檢驗炸裂的火炮時發現:“碎鐵渣滓過多,膛內高低不平,更有孔眼”,其中有一孔洞,能“貯水四碗”!

總體上說,明朝火器雖不及歐洲,但畢竟也在亦步亦趨。清朝三百年,中國火器才落後西方若干個代差,到了鴉片戰爭時連火器純粹的技術水平都比不上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時代,至於偷工減料,訓練水平低下更不用說,所以才在百年恥辱中有無數令人發笑又長恨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