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熱愛德魯克,注重企業家精神,尋找能夠真正成長的企業,在安全邊際裡享受“波動的禮物”,張維用他的投資成功率證明他的“一擊即中”理論。

對於張維來說,有沒有風口不重要,他從來不仰賴於風口生存,而且在風口論興起之前,他已飛到平流層。

作者 | 諾亞財富品牌市場中心 小舟

《金牌投資人》是中國首檔聚焦投資人之間思想碰撞的高端對話節目。節目通過對話中國最優秀的投資人群體,讓普通投資者有機會了解一線投資人,分享他們的智慧觀點和投資建議,為投資提供重要經驗參考和前瞻視角。

《金牌投資人》第7期節目,讓我們走進基石資本董事長、管理合夥人——張維。

在騰訊視頻上搜索“金牌投資人 張維”,即可查看本期金牌投資人精彩內容。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

如果要從投資圈尋覓一位“哲學家”氣質的人,張維絕對可以被列為候選對象。

出生於60年代末,入行在千禧年之初,張維創立了中國最早的本土創投機構之一——基石資本。

短短17年的發展,該公司總規模已達500億,旗下管理基金逾60只,累計投資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實現流通/退出的公司有49家,成功率達44.55%;IPO或借殼/重組上市的有28家,上市公司形成率達25.45%。

在PE林立的深圳,基石規模僅次於深創投,無論是項目退出率還是上市公司形成率,其表現均位居行業領先水平。

因此,每一年創投界的重量級獎項中均能看到張維和基石資本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還蟬聯了三屆《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

而這些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他對近乎哲學式的思考,直抵本質問題:投資是什麼?投資看什麼?投資怎麼投?

投資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張維認為,看懂了的企業就要重倉

張維曾在基石資本2018年的年度致辭中分享了一個案例:

我在深圳機場看到這樣一幅圖,一個瓦格尼亞人,在剛果博約馬瀑布手持巨大尖銳的木籃,站在巨浪翻滾的激流中。他只有在適當位置使用恰當力量,湍急的河水才能順勢將魚推進去,而他也不會讓河水捲走。這是華為的廣告,這幅圖中有一句話“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這幅畫表達的意義與基石資本的打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基石從2001年成立至今僅投資了百餘家企業,在PE機構中,這個數字絕對算低產。而根據相關統計,2012年,基石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為4千萬,同時起步的其他機構,投資額僅在1千萬左右。到了2016年,基石資本的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已經上升至近1億元,其中70%的項目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元。

由此可見,基石資本的投資都是有的放矢,從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這是真正高手的玩法。查理·芒格曾經說,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而張維也是這樣思考投資:抓住主要矛盾,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他不追求平均發力,不追逐風口,而是集中投資,看好就下重注,甚至還可以通過控股,與投資的企業結成更緊密的聯繫。

在投資湖北迴天新材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股東多達300人,超過了證監會規定的200人。張維決定一次性收購這300人的股權,然後把大部分股權反售給27名管理人,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他甚至還親自出任董事長。

他說:

“最核心的是你如果真正把企業看明白了,你就應該重倉。這樣就是你跟企業家會結成一個緊密的關係,因為你不是一個百分之個位數的股權,而是一個百分之二十幾的股權。”

2009年,迴天新材成為創業板第一批上市公司,這筆投資最終也獲得了幾十倍的收益。

投資企業本質上就是投資企業家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張維非常注重被投企業的企業家精神

張維在投資上汲取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思想養料。

用他的話來說:

從投資的角度,如果長期來衡量一個企業的話,不僅僅是看產業結構,產業競爭格局,還要看企業組織、公司治理等,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自於企業高層對管理問題的認知。

通過財務數據可以計算出市盈率,可以算出估值,但是這些東西僅僅是表象,因為企業是活生生的,是社會中的一個組織,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要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它。

張維認為,投資企業,本質上就是投資企業家。而談到這個理論,基石投資的山河智能與山東六和是非常值得回味的案例。

2004年,政府宏觀調控,工程機械行業受影響較大,與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並稱長沙機械三駕馬車的山河智能,4倍估值也沒人敢投。張維及他的團隊對投資進行了分析:

1、宏觀調控在當時每隔幾年都要發生,雖然不能預見到這波調控什麼時候結束,但是能看到企業擁有較好的基本面;

2、公司創始人何清華教授是中南大學機械研究所所長,擁有非凡的企業家精神和對產業的情懷在其中,並且公司“液壓靜力壓樁機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因此,所以在眾多機構拒絕了之後,基石資本毅然投資了山河智能,2005年深交所推出中小板,2006年山河智能在中小板上市,2007年大牛市時解禁,給基石帶來的回報高達120倍。

這筆資金不僅幫助張維和他的團隊完成了寶貴的原始積累,還驗證了他的投資方法論:企業家的特質在投資中佔有重要因素。而這一點在山東六和的投資中展現得更為明顯。

當時全球養殖業都不掙錢,一家山東的本土飼料公司引發了張維的關注。這家由農業大學教授創立的公司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

1、在當時養殖戶還不懂養雞養豬的年代,它提出了服務營銷的超前概念.

2、管理層真正理解公司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早在 2003年就實現中層全部持股,管理層全部都讀完EMBA。

投資前六和集團營收只有14億元,淨利潤不足3000萬,投資之後,基石資本協助其籌劃公司重組上市,併為其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到2014年,新希望六和的營收高達700.12億元,淨利潤20.19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

張維認為,投資基本不用看宏觀經濟,不容易看懂,就算看懂了,用處也不大。如同日常生活中,人們不需要天天看著天氣預報才決定做什麼事,經濟增長指數和實際的企業經營行為的距離是很遙遠的。

因為,我們最後投的是活生生的企業和一個傑出的企業家團隊,與那些冷冰冰的宏觀數據關係不大。對於公司來說,只有管理能帶來基本面真正長期有效的改善,而不是靠經營一時和一個產品突破的成功。

自己造的降落傘自己要先跳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在投後管理上,張維設置規則幫助企業成長

對於張維來說,投資是一個知行合一的過程。

他曾分享一個故事:

二戰的時候蘇聯的傘兵經常死亡率很高,不是德軍的火力很猛,而是因為很多降落傘包沒有打開,跳下去就死了。蘇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批降落傘出來了之後,讓車間的廠長先跳,這個降落傘的質量很快就提高了。

他認為,僅僅權衡好成長性和估值關係並不能建立一個成功的組織,因為他們這樣的機構有天生的投資衝動,因為拿的是別人的錢。

耶魯大學一個傑出的機構管理者大衛·斯密森曾說,如果是管理人,出了較多的錢,可以保證站在投資人同樣的角度對待盈利和損失,這句話無比重要。其實我們這種機構最容易利用信息不對稱,利用投資者的錢進行冒險,因為大家明白,如果投對了可以拿獎金,投錯了可以悄悄換個單位。”張維解釋說。

他理解風險會從哪裡來。所以在投資上,他用設置好的規則,實現與LP的利益和風險共擔:

首先,他們股權是分散的,為團隊預留大量的股權。

其次,他們不允許合夥人選擇性跟投項目,必須跟客戶一樣買基金,基石管理人買基金的比例在10%或者20%之間。

張維說:

“這不是一個小比例,足以約束所有的合夥人關心公司所有的項目,即便不是他自己跟投的項目。我想這是解決信息不對稱、與客戶利益一致的做法。”

正因為有著對投資的本質思考,張維有著自己的投資方法論,踐行自己信仰的原則,加上在投資圈多年的精耕細作,只在自己看懂的領域下重注投資。對於張維來說,有沒有風口不重要,他從來不仰賴於風口生存,而且在風口論興起之前,他已飛到平流層。

對於基石,他說,如果我們稍微鬆懈,我們就可能成為一個平庸的公司。而他未來更重要的思考就是如何擺脫平庸。思考者對相同的事件有著彼此相同的看法,通常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這不可能取得優異結果,戰勝市場是不可能的。

本文內容節選自《金牌投資人》張維專訪,想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在騰訊視頻上搜索“金牌投資人 張維”獲取全部視頻內容~

下集預告:《金牌投資人》章蘇陽——投資泡沫中要知道水在哪裡,別去整天找汽的地方!

基石資本張維:投資就是在高價值區一擊即中|金牌投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